所謂“記憶文學”,顯然是事先為其可能矯飾的記憶做好了充分的輿論準備。記憶以文學的名義散布謊言,這只能是一種更加冠冕堂皇因而也更加無恥的謊言。
少年時代讀盧梭的《懺悔錄》,很是被其“真誠”表象所迷惑。如今想來,盧梭的種種假惺惺的懺悔,實在是矯情得很。他與其說是在懺悔,不如說是在自我夸耀。毫無疑問,盧梭開啟了自傳寫作之自炫自戀的惡劣風氣。
盧梭的傳記尚且如此,那些號稱“還原真面目”的種種名人傳記,更是變著法子給傳主臉上涂脂抹粉。有的涂得巧妙,就成了高級文學化妝師——傳記作家;有的涂得拙劣,就成了地攤文學寫手,靠販賣道聽途說的奇聞逸事招徠好奇的讀者。而自傳或回憶錄則無非是一種自我粉飾,名人自傳更是公開的謊言。以前看魯迅的“自傳”,只有寥寥幾段文字,像一份履歷,心里就很是奇怪,難道老頭子連個自傳也不會寫?現(xiàn)在總算明白了,這種簡略得像備忘錄似的“自傳”,是試圖將記憶中的自我修飾的成分降到最低點,因而反倒有更高的可信度。
記憶是最靠不住的,名人的記憶尤其靠不住。俗話說,貴人多忘事,并非沒有道理。名人閱世甚多,如果不去有意無意地忘掉那些不愉快的記憶,他的日子簡直就沒法過。況且,在書寫過程中,寫作者還有各種各樣的現(xiàn)實利益的考量,這也將扭曲記憶的真貌。只有意識到記憶的有限性和不可靠性,才有可能真正寫好回憶錄。對記憶的限制,方給真實性留下空間,這是對記憶的必要的尊重。如果一個人聲稱自己說出了全部的真實,那他要么是自負到了昏聵的程度,要么就是成心說謊。
近年來,傳記文學熱浪滾滾。從美國總統(tǒng)的自傳,到國內名人的自傳,甚至連名人家屬也紛紛充當起傳記作家來。而且,有人還給了這種回憶性的寫作一個更花哨、更具欺騙性的名稱,叫做“記憶文學”。“記憶”,而且“文學”,這個煞費苦心的文字游戲究竟要耍些什么花樣呢?
眾所周知,文學需要虛構、需要修飾。所謂“記憶文學”,顯然是事先為其可能矯飾的記憶做好了充分的輿論準備。記憶以文學的名義散布謊言,這只能是一種更加冠冕堂皇因而也更加無恥的謊言。雖然這些作者們都信誓旦旦地保證自己的寫作的可靠性,但讀者有權而且有必要持質疑態(tài)度。更為重要的是,記憶本身的鐵的規(guī)律將有權判定這些“記憶文學”的性質可疑。
一般而言,少年時代讀點名人傳記或名人回憶錄之類的書,多少還是有點益處的事。少年人自己的人格尚未發(fā)育成熟,需要通過觀看別人的成長經歷來完成自我的人格建構。在這樣一種功能實現(xiàn)之后,這一類書基本上就是一堆印刷垃圾。如果一個人長期有對名人傳記的狂熱愛好,這只能證明此人的個人人格和精神的發(fā)育不良。一個民族的閱讀狀況也同樣如此。如果這只是出版商所設計的有利于圖書推銷的方案,尚可以理解,但讀者倘若信以為真,勢必培養(yǎng)出一個整個族群對謊言的習以為常的惡習。面對這一怪異的泛濫成災的“記憶文學”風潮,文學批評有義務戳穿它的假面。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jiyi/jiyizhixun/14085.html
相關閱讀:6成年輕手機用戶記憶力下降
學習和記憶的機制
純橄欖油能防止老人記憶力下降
科學家找到記憶超常訣竅 不靠天賦靠技巧
少看電視多看書改善記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