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和學生們談起閱讀的好處,總是情不自禁地提起企業(yè)家卡內(nèi)基的生平故事?▋(nèi)基是許多美國人崇拜的偶像,因為他在世時是舉
世聞名的億萬富翁,卻將自己的大部分財產(chǎn)捐出來做慈善事業(yè)。他認為財富不應(yīng)當傳給自己的后代,因為他相信一個人致富之后首先必須
回報社會,這才是民主制度下應(yīng)有的倫理精神。他生前一共捐出350695653元的巨額美金(以今天的幣值來說,數(shù)目還要大得多),臨終
前還立下遺言,要把剩余的三千萬美金全部捐出。但在這篇文章里我要強調(diào)的是,卡內(nèi)基之所以具有如此慷慨的人生態(tài)度,實與他一生不
斷努力閱讀的心得有密切的關(guān)聯(lián)。閱讀使他受益一生,因而他也希望別人能得到同樣的閱讀機會。最顯著的例子就是:僅僅在美國境內(nèi),
卡內(nèi)基就出資建立了三千座圖書館。此外,其他國家——如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也都有他捐建的圖書館。足見他對閱
讀的重視。
從許多方面看來,卡內(nèi)基確實是一個標準的“自我造就的人”(self-made man),這實與他出身下層家庭有關(guān)。他出生于19世紀的蘇
格蘭,父親是紡織業(yè)的工人,每日所賺的工資極低。后來終因生活太過艱難,舉家移居美國。他們在紐約登岸時,卡內(nèi)基已是十三歲的少
年。當時人地生疏,全家人生存極其不易,因此年紀輕輕的卡內(nèi)基只好在紡織廠里當小幫工,一星期賺美金1.20元。然而,聰明的卡內(nèi)基
卻憑借自己的努力,很快就適應(yīng)了美國的生活和文化環(huán)境。他的成功秘訣就是開始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nèi)基突然如饑似渴地迷上了讀
書,每天做工之余,除了吃飯睡覺以外,可以說都在啃書,所以二十歲不到就已經(jīng)讀完了幾百部經(jīng)典作品。追根究底,卡內(nèi)基的閱讀習慣
主要歸功于一位嗜書的榮民詹姆斯·安德森上校的啟發(fā)。安德森家中藏有四百部左右的書籍,他當時很同情附近失學的青年工人,于是每
星期六晚特地開放自己的圖書館,讓那些不幸的年輕人能到他家來借書、看書。當時卡內(nèi)基每周必到,每回都借出不少書。
從此之后,卡內(nèi)基每日不忘讀書。十六歲時當上電報傳播員,業(yè)余時還勤讀莎士比亞作品,且迷上了戲劇,因而對戲劇演出開始有深
入的研究——這與日后他在紐約市建立的那個聞名全球的卡內(nèi)基音樂廳是有密切關(guān)系的。后來,在南北戰(zhàn)爭期間,他逐漸運用各方面的潛
能和知識,慢慢建立起自己的事業(yè)基礎(chǔ),終于致富而變成鋼鐵大王。然而,即使在他成為世界第二富豪之后(首富為洛克菲勒),他仍以
追求人文知識和精神理想為他人生的第一要務(wù),至于金錢則只要夠用即可,其余均可以捐獻。他曾在自己的座右銘中這樣寫道:
人活著不只需要面包。我親眼看見有些百萬富翁因缺乏人文精神的滋養(yǎng)而面臨人性的饑餓;相反,有些所謂的窮人卻在精神上十分富
有,遠非百萬富翁可及。由此可知,是一個人的精神使他的身體變得富有。一個只擁有金錢而別無所有的人乃為世上最可憐的人……因此
我想把自己提升到更高的理想層面。我希望盡自己的能力幫助別人獲得心靈的啟發(fā)和愉悅,幫助他們發(fā)展精神上的東西,當然也希望能實
際幫助勞苦的工人……讓他們也嘗到人生中的甜蜜和光明。我想這就是財富的最大用處了。
不斷的閱讀把卡內(nèi)基引向了寫作的道路,他的后半生大多過著淡泊的“半作家”生活。平日他盡量遠離城市(雖然他在最繁華的紐約
第五街上有座公寓),除了出外處理慈善事務(wù),大部分的時間他都退隱在老家蘇格蘭的一座別墅里。在那兒,他把許多時間都花在閱讀和
寫作上。早期他曾出版過一本題為《勝利的民主制度》的書,該書從一個移民者的眼光稱贊美國民主制度的好處,同時也批評英國“封建
”制度的弊端。后來,他干脆全心寫作,又先后出版了七本書,尤以《財富的福音》最為著名——在那本書中,卡內(nèi)基說明了財富的用處
,以及富人對公共社會的重大責任。他再次強調(diào),一個人絕不可把金錢當做偶像。所謂“福音”就是把金錢化為公共利益的“福音”。
我是20世紀60年代末移民到美國之后才開始對卡內(nèi)基的生平感興趣的。當時我們住在普林斯頓城里,校園里有座卡內(nèi)基湖,那湖三英
里長,八百英尺寬,風景十分優(yōu)美。據(jù)說這是卡內(nèi)基先生于1906年贈給普林斯頓大學的一座十分昂貴的人工湖。從一開始我就喜歡上了那
座湖——我想,如果沒有那座湖,普大校園將失去它的真正魅力。那些年,我們經(jīng)常在湖邊散步和野餐,冬天時則在冰凍的湖上溜冰。而
且,每年暑假一到,我們就搬去湖邊。春糜岩恋辖z·錢伯林的家)。錢伯林夫人把她的家命名為,“望點”,亦即望卡內(nèi)基湖的主要
景點之意。每天清晨和黃昏我都坐在“望點”的陽臺上讀書,一面閱讀一面欣賞湖上風光,有著仿佛神仙似的體驗。我最喜歡從陽臺上看
那湖的對岸,看見對面樹林忽隱忽現(xiàn),似遠似近,不覺詩意頓生,有時還會不知不覺地對著那湖朗誦起詩歌來。其中有一首詩是錢伯林教
我的當?shù)亓餍星,題為:Tammany:
卡內(nèi)基,卡內(nèi)基
他給了我們一個湖
現(xiàn)在你可以聽見水浪的聲音……
雖說“可以聽見水浪的聲音”,其實是夸大其詞。在那湖上劃船,只會感到一種“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的靜穆氣氛。在船上,你似
乎聽不見水浪的聲音,只是聽任小船隨意漂流,渡過茫茫一大片的水面。記得,在普大做學生的時候,我最喜歡搭起陽傘,在船上悠閑地
閱讀詩歌。
我想,當年(正好是一百年前)卡內(nèi)基之所以贈送這個人工湖給普大,大概就是為了讓后人能享受這種美妙而富有詩意的感覺吧!其
實,當時普大校長威爾遜即后來的美國第二十八任總統(tǒng),最希望卡內(nèi)基能捐贈一座龐大的建筑給學校,但卡內(nèi)基卻選擇贈送一座人工湖。
據(jù)說,校長十分失望,還向卡內(nèi)基埋怨道:“我們需要面包,你卻給了我們蛋糕。”
我經(jīng)常想起這個面包和蛋糕的比喻,覺得這個比喻意味深長。在卡內(nèi)基的一生中,他賺得了非常多的金錢,卻以為“人活著不只需要
面包”。雖然他經(jīng)常贈給別人面包,但他更注重靈魂的“蛋糕”,否則今天的美國也不會有那么美麗壯觀的卡內(nèi)基音樂廳和卡內(nèi)基湖——
還有那不斷給人們提供閱讀機會的三千座卡內(nèi)基圖書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jiyi/jiyizhixun/21868.html
相關(guān)閱讀:拍照可能會影響人的記憶力
乾隆皇帝是個超強記憶力天才
老人提高記憶力的幾種方法
科學家首次解答人腦如何存儲和恢復(fù)陳舊記憶
大腦最愛5種滋補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