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老師曾經說: 要想成功,最需要的就是"學習"!
■要想抓住機遇,就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
"如果能夠回到你現在這個年齡,讓我付多少個億我都愿意。"還在我二十多歲的時候,一家大企業(yè)的老板曾經不無感慨地對我這樣說。"如果能夠功成名就,成為有錢人,我倒是求之不得呢。"當時我在心里還這樣想過。然而,現在剛剛跨過人生轉折點,我才終于明白那位老板當時的心境。
他享受了整個人生的過程,成功和名譽等等,不過是人生中的一份贈品而已。即便沒有成功,或者就算是回到原點,也有很多事情值得他去一一挑戰(zhàn)。
松下幸之助常說:"所謂青春,就是一顆年輕的心。"二十幾歲,在任何人眼中都是那么年輕的年齡,僅此一點便具有好幾億的價值。二十幾歲,前途不可限量,正因為如此,便蘊藏了種種可能。
"有朝一日我也要做老總!""至少也要做到部長!""在公司努把力,將來要開自己的公司。"新進公司之初,你不也曾模模糊糊地懷有這種或大或小的野心嗎?
只要繼續(xù)做好手頭的工作,它終究會把自己帶向某個未來。運氣好的話,也許很快便會出人頭地。正因為這樣,就不能坐等餡兒餅從天而降,而應該行動起來創(chuàng)造機會。
我想要說的就是:要時刻做好準備,迎接你大顯身手的良機。機遇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均等的。但是,事實上,有人能夠抓住了機遇,而有的人卻只能眼瞪瞪地看著機遇從自己面前跑掉,甚至有人已經錯失良機而依舊渾然不覺。
這種區(qū)別在哪里?在于一個人有沒有做到萬事俱備。
重復強調一下:機遇會非常公平地來到每個人的面前,只有那些準備充分的人才能應聲拿下。"現在還沒準備好,等等我。"這樣,就會錯失第一次機會,而寄希望于下一次的機會;而當下一次機會到來,自己還是沒有準備好的話,便又不得不放棄了事。
抓住機遇的人,在很早的階段,即第一次機會來臨之際,就已經將機遇牢牢把握在手,這就是成功人士與非成功人士的不同之處。
■二十幾歲的人生充滿可能性,想成功就一定要學習
過去,我曾經和大企業(yè)的人事部長們一起主持過關于人事教育的研究會。對于公司的晉升提拔問題做過調查之后發(fā)現:最成功的是那些二十幾歲起就已經得到提拔的人。
同期進公司的人成百上千,從第一次遴選到最終敲定,進入董事會的堪稱鳳毛麟角。這種場合下完全別指望有復活賽之類。
職員的世界冷 酷無情,公司規(guī)模越大,給職員的機會就越是只有一次。二十幾歲,每個人都充滿了可能。然而,那也是一個未知的世界,可能性是否真的存在?根本無人知曉。而 兩三年時間一過,便會涇渭分明。一望便知"他可以做到這一步。""而他就這樣兒了。"所謂"二十幾歲的人充滿了可能性"常常只是意味著起點相同而已,而如 何擴展這種可能性則完全在于個人的努力。換言之,就是因"學習"情況不同而迥異。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jiyi/jiyizhixun/22701.html
相關閱讀:乾隆皇帝是個超強記憶力天才
大腦最愛5種滋補食物
拍照可能會影響人的記憶力
科學家首次解答人腦如何存儲和恢復陳舊記憶
老人提高記憶力的幾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