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種適合于自己的輔助性動作,利于記憶活動的進行。
東德的略澤爾感悟到:記憶中的走動可以激勵接收過程,使之更加活躍,從而產(chǎn)生既增強接收能力又提高記憶效率的雙重效應。他還在《記憶力訓練》一書中向讀者介紹了馬克思喜歡在記憶中走動的例子:馬克思的女婿寫道:“可以說,他在自己書房里踱步就是在工作;只是為了把在踱步中想到的東西記錄下來他才在桌前稍微坐一坐。在門與窗之間的地毯上踏出了一條痕跡,恰似穿過草地的一條小路。”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少年時,每當要記住拉丁文的詞尾變化或希臘文法時,總是在適合于自己集中注意力的環(huán)境——圓桌和墻壁之間來回踱步,并不時地叩打著圓桌或墻壁。他認為,適合于自己的環(huán)境加上身體輕快的節(jié)奏,能在記憶時沉浸在快感中。
演講藝術高超的西賽羅在演講時不看講稿,演講前也是靠踱步來促激記憶的。
平穩(wěn)的踱步,可以使記憶活動有條不紊地進行,緊要的時候更加從容不迫。世界上不少名人如貝多芬、托爾斯泰、黑格爾、蒙哥馬利元帥等等,在從事創(chuàng)作或制定戰(zhàn)略時,也都養(yǎng)成了在書房里踱步的習慣,以此來促進記憶思維活動從容不迫地進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jiyifa/16395.html
相關閱讀:語音聯(lián)想
進行違背常理聯(lián)想的三種方法
提高記憶能力的常用記憶法
對初學者學習記憶的一些建議
王峰記憶法的記憶方法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