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記憶內容,記憶可分為形象記憶、情景記憶、語義記憶、情緒記憶和動作記憶。
形象記憶是以過去感知過的事物的形象(記憶表象)為內容的記憶,具有鮮明的"直觀性"。通常人以視覺和聽覺的形象記憶為主,也存在著某些觸覺、嗅覺和味覺的形象記憶。形象記憶與人的形象思維密切聯(lián)系。
情景記憶是以曾經(jīng)經(jīng)歷的、發(fā)生在特定時間和地點的事件(情景)為內容的記憶,同個人生活中的特定事件及某個特定的時間和地點密切關聯(lián),并以個人的經(jīng)歷為參照,具有很強的場合依賴性,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干擾。
語義記憶是個人以概念、公式、定理、規(guī)則等各種有組織的知識為內容的記憶,又稱為語詞邏輯記憶。語義記憶的內容反映了事物的內涵、意義、性質和規(guī)律,與人的抽象思維聯(lián)系密切。由于語義記憶借助于語詞對記憶的信息內容作了最合理的編碼,因此它不易受各種因素的干擾,比較穩(wěn)定,提取也比較迅速。
情緒記憶是以曾經(jīng)體驗過的情緒或情感為內容的記憶。特別是那些強烈的、對個人有重大意義的情緒和情感體驗保持的時間長久并容易被再喚起。積極愉快的情緒記憶能夠激勵人的行為,提高行為的效率,而消極不愉快的情緒記憶則具有降低行為效率的作用。
運動記憶也稱動作記憶,是以過去經(jīng)歷的身體的運動狀態(tài)或動作形象為內容的記憶。運動記憶是以人對自己或他人的運動動作的知覺以及對圖案中的動作姿勢的知覺所形成的動作表象為前提的。運動記憶中的信息保持和提取都較容易,也不容易遺忘。
根據(jù)記憶保持時間長短,記憶可分為感覺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
感覺記憶是指當外界感覺刺激停止以后頭腦中仍能夠保持瞬間映像的記憶。比如在一首歌曲演奏完畢后感覺有余音繚繞。感覺記憶中的信息完全依據(jù)它所具有的物理特征編碼,有鮮明的形象性。感覺記憶在瞬間能夠儲存較多信息,但保持時間非常短暫,一般不超過2秒鐘,其中一部分信息受到注意或模式識別而進入短時記憶系統(tǒng),如果信息極為強烈深刻,也會一次性直接進入長時記憶系統(tǒng),未被注意的那部分信息則會很快減弱消失。
短時記憶是指信息保持在1分鐘以內的記憶。其"痕跡"較淺;保持時間較短(5--20秒,最長也不超過1分鐘);記憶容量也有限(一般為7加減2個項目)。但如果人在主觀上對材料加以組織、再編碼,將若干單位聯(lián)合成有意義的、較大的意義單元或"組塊"(Chunk)那么在短時記憶中的信息容量可以擴大。短時記憶是感覺記憶和長時記憶的中間階段,圍繞著當前的認識活動進行工作,其信息主要來自感覺記憶,也有來自長時記憶系統(tǒng)的。短時記憶中的信息經(jīng)過復述方能轉入長時記憶系統(tǒng)長久保持。
長時記憶是指信息在頭腦中長久保持的記憶,又稱為永久性記憶。其信息主要來自于對短時記憶信息的加工復述,也有一些是感知中印象特別深刻的內容一次性直接進入長時記憶系統(tǒng)而被儲存起來的。長時記憶的功能主要是備用性的,長時記憶中的信息通常處于一種潛伏狀態(tài),只在需要使用時才被提取到短時記憶中,用完后又被放回到長時記憶中儲存起來。長時記憶的容量無限,是一個龐大的信息庫,其中的信息是以意義編碼為主的,按信息的意義加以整理、歸類儲存和提取。對材料的組織程度越高,就越容易被提取,記憶效果也最好。
感覺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是記憶系統(tǒng)中的三個不同的信息加工階段,它們之間不是非此即彼的關系,而是既相互區(qū)別又相互聯(lián)系,密切配合對信息進行加工處理的記憶系統(tǒng)。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jiyishu/11499.html
相關閱讀:協(xié)同記憶法
拉動你的阿莉阿尼線
記憶的特征
記憶的起源與發(fā)展
人腦記憶力是怎么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