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高科技產(chǎn)業(yè)所面對的競爭非常劇烈,產(chǎn)品的生命周期也越來越短,所以大家都在拼速度,交期要更短、產(chǎn)品推出要比別人早、服務要快、改善要更快…,什么都要快,搞得很多從業(yè)人員日以繼夜、壓力奇大,甚至,很多人連家庭生活都出現(xiàn)了狀況。
最近就有一位企業(yè)老板,他對臺灣高科技產(chǎn)業(yè)的朋友提出這么一個問題:"你們的成功,是建筑在很多的不幸上,你們經(jīng)營的價值在那里?"
這個問題實在很值得深入思考,不過,我想除了臺灣的高科技產(chǎn)業(yè)之外,其它各行各業(yè),不妨也探討探討:"我們的成功是不是建筑在很多的不幸上?如果是的話,那么,我們經(jīng)營的價值到底在那里?"
雖然每個人所要的不盡相同,但是,"追求幸福"應該是我們共同的方向,身為主管的我們?nèi)绱,部屬、員工、消費者、社會大眾也是如此,企業(yè)主又何嘗不是呢?
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都不一樣,剛剛提到的這位企業(yè)老板,他所追求的就很特別,他的公司是醫(yī)療用品制造商,規(guī)模并不大,知名度也不很高,但是,工廠里竟然設了幾條清一色雇用弱智員工的生產(chǎn)線。
我們知道,生產(chǎn)都必須與訂單密切搭配,才不致于造成庫存、資金積壓;我們也知道,每筆訂單都有交貨的期限,如果交貨延遲,可能遭受罰款或被取消訂單,也可能影響客戶日后的下單,甚至從此被拒絕往來,因此,生產(chǎn)進度的掌控就很重要。
但是,弱智員工的生產(chǎn)進度可不太容易掌控,除了他們的作業(yè)和學習效率比一般員工低之外,經(jīng)常還有很多一般人想象不到的狀況,會讓他們的工作停擺。
比如說,有一天早上,一位員工一直低著頭站在飲水機前,也未取用水,話也不說,就是不讓開;管理干部不能"指責"他,也不能"命令"他,更不能"強行"拉開他,因為,這么做,不但無法收到效果,還可能讓狀況更惡化,干部就只能耐心地關心他、了解他、疏導他,直到他的情緒化解開來,才會回到工作崗位;這段時間,他的工作當然都停擺了,別人也受到他的影響,干部還必須把其它工作擺一邊。
付出這么多,還要冒那么多風險,這位老板為什么要這么做呢?我們來聽聽他怎么說。
他說,這些員工每次領到薪水的時候,他們的表情真是讓人感動,薪水對他們的意義是:"透過自己的勞力所得的一份報酬,讓自己感到在這個世界上有貢獻、有價值。"對他們而言,這不是金錢可以衡量的價值。至于薪水怎么支配使用,他們倒沒什么概念,就只知道交給父母,享受"回饋"父母的喜悅。
他又說,家里有弱智子女的父母,通常心理壓力很大,一方面要費心照顧子女,沒什么自己的生活,另一方面,又擔心自己百年之后,誰來照顧子女。但是,他們的子女來公司上班之后,有很多員工的父母告訴他,一早起床,孩子就殷切地想要早點到公司上班,到了公司,和同事有說有笑,這樣的情景看在眼里,內(nèi)心就由衷地感謝公司提供這份"工作"機會。
這位老板深有所感地說,讓弱智的人也能有一份工作,主要的意義是"讓他們能夠參與社會生活",這比只給他們錢、照顧他們的生活起居,對他們的幫助更大;公司有能力這么做,看來像是在付出、在奉獻,其實,他和參與其中的同仁,心里所感受到的踏實,比什么都珍貴。
我從"NLP"的角度來觀察這位老板,他確實有很深度的幸福感,這種幸福感經(jīng)常還會感染別人,有一位任職于某單位的陳小姐對我說,她曾經(jīng)接待過很多友邦工商考察官員到這家公司參觀,她經(jīng)?吹胶芏噘F賓看到現(xiàn)場后,感動得不禁掉下淚來。
企業(yè)界的主管,大家都在"追求幸福",但是,很多人卻不能真正感到"幸福",有些人花了大半輩子的時間,到頭來卻只覺得失落,甚至后悔,如果能夠早點關心自己的"終極幸福",是不是就可能避免這樣的遺憾呢?
"追求幸福",葛瑞葛利o貝特森(GregoryBateson)的"邏輯層次(LogicalLevel)",就頗值得我們參考。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nlp/14016.html
相關閱讀:NLP策略的目的
心靈成長的學習如何轉(zhuǎn)化為生產(chǎn)力
啟動量子NLP工具通過有效的目標設定實現(xiàn)你的夢想
[原創(chuàng)]NLP,人生轉(zhuǎn)折點
ABC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