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NLP與領導第32講:自我疆界(七)--探索自己的“自性層次”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NLP學院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羅伯特o迪爾茲(RobertDilts)所談的"神經邏輯層次(Neuro-LogicalLevel)",緊接在信念、價值層次(Belief)之后,就是"自我意識層次"(Identity)及"靈性層次"(Spiritual)。我實施這項技巧的經驗,察覺東西方在這方面的經驗及用語有差別,個案容易混雜;因而,我就從固有文明中,追求較合適中國人的分類方式,我發(fā)現,我們中國傳統(tǒng)的儒、釋、道三家的智能,豈但非常豐盛,既適合中國人,也很值得與世界分享。

  所以,我就在我提出的"自我疆界"中,重新歸類,舍棄"自我意識層次(Identity)"及"靈性層次(Spiritual)"的名稱,改以"自性層次"及"做作層次"為名。

 。谄邆層次:"自性層次"

  "自性層次"就是我們不假外求的自我形象、使命跟性質;它是每個人原來就各自領有的,和有沒有宗教信仰無關;對自我認同來說,它比前面幾個層次更加深層。

  "自性"一詞佛家也用,我之所以采取,并非基于佛教信仰,而是由于"自性"這兩個字(每個人"自己"特有的"性子"),切實非常適合代表這個層次。

 。"自性層次"與不假外求的"使命"
  以我的經驗,發(fā)現我所幫助的個案,每個人都有其奇特、從深層內在展露出來的"使命"感,它是一種貫串自己全部性命的主軸,要是偏離它,就會失去"意義感",久了就沒有"熱情"。

  我曾聽一位加拿大朋友用隱喻描寫"使命",非常有意思,他說:有兩個國家正在打戰(zhàn),廝殺得非常激烈,血流成河;神就派某人到那個地方,向爭戰(zhàn)中的雙方宣達神的旨意。

  這個人動身后越想越懼怕,了解你的自我信念,心想:到這么危險的處所去,恐怕小命難保。于是,他羅唆朝相反的方向走,走到海濱,就搭船出海,逃得遠遠地。沒想到,船出了海就碰到大鯨魚,雖經斗爭,還是被大鯨魚連船帶人吞進肚子里。

  這個人很是煩惱,心想:就是怕危險才搭船出海,沒想到仍是葬身魚腹,早曉得如斯,不如就擔當起神交付的"使命"。當他想到這里時,鯨魚忽然打了一個大噴嚏,把整條船給噴了出去,還直接送上海洋;這個人往外一看,NLP能使我們做到什么?,前方居然就是正在打戰(zhàn)的那兩個國度…。

  這則隱喻把個人不假外求的"使命"描述得真是傳神,它不是信念、價值、利弊得失權衡出來的;它往往是任重而道遠、需歷經種種考驗;不論幾經曲折,它總還會涌現在自己的前方…。

 。"自性層次"與不假外求的"自我形象"

  如果不是常常探索自己、對"自我省察"特別下功夫、無比懂得自己,個別人很難熟習"自性"這個課題,想要明白、完整地將它描寫出來,是一件很不輕易的事。

  茲簡略先容一種從"自我形象"著手,能夠協(xié)助初學者疾速、容易入門的伎倆,供給大家參考。

  請依下列步驟,想想下列這個問題的答案:
  1.在天然界中,不管是生物(人除外)、或無生物,"什么"最能代表我(您自己)?(最能代表的一個)

  2.找出"一個"自己由衷接收的答案后,再以三個以上的"形容詞",來形容"它"。(最好您感到已能完全刻畫)

  興許,這個進程您進行得很順利,NLP,也許,NLP?和諧的形成和障礙,剛開端找不到謎底,這是很畸形的,只因你還不習慣罷了,只有您能連續(xù)、誠懇地問自己,這個答案定將顯現。

  有一個異常重要的準則,請務必記得:"請勿以負面方法、或隱含負面意義的辭句,描繪自性這個層次"。就像我有位友人,有一天,他告訴我,他一年來工作負荷越來越重,身心已瀕臨瓦解狀況;我問他,盼望我?guī)退鍪裁矗克f,他猜忌自己暗里訓練"自我形象"技能時,以"兩頭燒的燭炬"來描繪自己,導致自己總不自主地適度耗費能量,愿望我?guī)退D變。

  我接受他的委托,重新協(xié)助他再做"自我形象"描繪,之后,他告訴我,工作雖然并不比過去少,但是,身心俱疲的問題不但解決了,他還很能從工作中享受到很多樂趣。

  ."自性層次"與不假外求的"性質"

  不知您留神到"逝世亡學"這門新學科不?世界上幾十億人口中,往往有曾被醫(yī)生斷定已"死亡"卻又恢回生命的人,"死亡學"專家就專門研討這些人在這樣的過程中,他們內心所閱歷的經驗。

  據說,他們發(fā)現有一些時常呈現的狀態(tài),好比說:瀕臨死亡時,會像看影片一樣,從新經驗自己的畢生,這時候,如果與人互動關系是"關懷、感謝、和協(xié)…"者,將如沐東風,感覺暖和而愉悅;如果,與人互動關聯是"冤仇、欺負、爭斗…"者,將如置冰窖、火窟,感覺苦楚且備受煎熬。

  像這類的研究成果,就是這里所說的"每個人不假外求的性質"。這范疇中,以我所接觸個案的經驗,發(fā)現每個人都有"愛"這個"性質",這里所說的"愛",不是戀愛、愛財、愛名…的"愛",因為它們屬其它層次,而是基督教所說的"博愛"、孟子說的"惻隱之心"、佛家說的"慈善"…。

  我剛接觸NLP時,曾加入一個課程,其課題就是真實體驗自己內心的"愛"。同窗問我:"什么是愛?"我隨口就答復:"愛就是關心對方、為對方付出、長久謙讓…"突然,我警惕到錯誤,我當時的回答只是像學生測驗時的"說明名詞",只是文字、語言"概念"的"愛",我明明是要真實體驗由自己內心流露出來的"愛"才對。

  多少經盡力,當我真正體驗由自己內心吐露出來的"愛"時,那種感覺我不知道怎么形容,然而,從前聽過、讀過有關"愛"的形容,絕大局部都形容得那么好、那么準確,只是,"實在體驗"與"文字、語言概念懂得"差良多。

  當我體驗由自己內心流露出來的"愛"后,我更體驗到很多與"愛"相干的課題,比如說"孝",過去所學的"孝",就是學到許多"標準",像:晨昏定省、父母在不遠游、孝養(yǎng)父母…,比擬像是外在"標準"、"戒律",但是,由心流露對父母的"愛"時,這些"規(guī)范、尺度、戒律"都是很自然就會斟酌到的事,不過,不會是"刻板"的,不必定那么"相對、威權";與父母互動,變得很天然、很有感覺,最大的感觸就是"變成活生生的生命接觸"。

 。"自性層次"與宗教信仰

  固然咱們所談的"自性層次",并未特殊針對宗教信仰,不過,我的教訓告知我,宗教信奉越忠誠的人,對探索自己的"自性層次"越有輔助;我也發(fā)明,每個人信奉宗教所到達的層次也不盡雷同,并非都能達到"自性層次"以上,不外,我所休會的是,"自性層次"是信奉宗教是否"成績"的主要分水嶺。

  比方說,我們信仰中如果有仇、恨、獨尊、毀謗、有所求、分辨、吃苦、膽怯…等這些貨色的話,那么,我們就停留在"信念或感覺或生理"層次上,當然,并非"信心、感覺、生理層次"不好(起因后面再談),只是,未能得窺信仰的堂奧而已。

  每個人的心坎深處,都有一個"自性檔次",人不知鬼不覺中,本人就始終朝著這個方向發(fā)展─也就是所謂的"自我實現"。如果偏離這個方向,就會發(fā)生很大、很深層的困擾;假如走在這條路上,就會感到十分的踏實,摸索、厘清、發(fā)展自己的"自性層次",可是一件影響深遠、意思重大的事哦。

摘自:總裁學苑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nlp/23031.html

相關閱讀:NAC神經鏈調整術六大步驟
NLP:一門無與倫比的身心科技
NLP的威力
如何運用NLP技巧處理負面情緒
NLP自修三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