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教練?
課堂上,團長問在座的學員:“什么是教練?”
“把前人的經驗總結后,教給學生。”有學員這樣回答。
“所謂教練,不是直接告知當事人答案,而是幫助當事人提升看問題的高度和廣度!站在當事人看不到的角度跟高度看待他當前的問題,并加以引導,使得他認識到自己遭遇到的問題的根本,繼而大步跨越困境,超越自我。”團長微笑著解釋什么是“教練”。
當站在生命之樹的巔峰時……
每個人看問題的角度是不同的,雖然他們確實有迫在眉睫的困擾跟問題需要解決,由于同一個問題站在不同的高度和角度去看,就會有完全不同的觀點和認識。如同一個站在樹下的人所觀察到的環(huán)境和他站在樹冠上看到的風景一定是有差別的。每個人從自己的角度出發(fā),看到的都是他認為是最正確的,誰都不會輕易承認有問題。
但那并不一定就符合另一個高度的認知與判斷,生命是長跑,方向很重要,識別遠處潛藏的陷阱比踢開眼皮底下的小頑石要重要得多。但我們大部分人“當局者迷”,因為種種利益等原因的牽扯,被有限的高度和廣度所束縛,往往因小失大、得不償失。教練的任務,就是打破我們那些陳舊的框架,拉升生命的高度,站在一個更高的層面去覺察,去決策。
那么怎么才能讓一個人爬上樹去看風景呢?用吊車嗎?還是綁架!沒有人愿意被迫去做任何事情,哪怕是對他有利的事。幫助別人提升,也是一門藝術,需要掌握方法,需要洞悉人性與人心。
NLP教練的藝術就是會讓接觸到它的人,了解并掌握這個秘密--怎樣快速有效的自我提升高度。
教練是如何引領我們攀上生命的樹巔
課堂的下半場,團長示范了一個教練個案:
個案是現場的一位做了十年HR經理的女性學員真實的困擾:站在職業(yè)的十字路口,該往那邊走?。ɡ^續(xù)維持現狀,還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業(yè)?)
團長先是通過提問,讓她看清楚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理清自己的問題。然后透過強有力問題框架,逐步提升所提問題的精神層面,從環(huán)境、行為、能力、信念、身份、靈性,再結合時間線、位置感知,不同變幻問題的角度,靈活地游走在當事人困境的各個面向。走向內心深處,傾聽自己心靈深處真實的聲音。
當這位女士走下臺的時候,她已經完全明白自己的內心需求,當站在“樹冠”乃至更廣處欣賞日出、日落,感受天地變幻,吐納之間,胸中早已氣象萬千,眼前的困擾,何足道也。整個過程,只是換了看問題的高度,世界就不同于以往任何時候。
后記:
人類的困境源于人們通常在制造麻煩的層面解決問題.
——愛因斯坦
也就是說,在問題的同一層次來試圖解決問題,只會制造更多的問題。要真正的化解問題,須在更廣一個層面去著手。NLP教練的精髓之一就是幫助人們在一個新的層面處理他們目前所遭遇的困難。我猜想:愛因斯坦說這個話的時候一定是參透了NLP教練的精髓,只是他過于忙碌而沒有空閑整理。否則,NLP教練的創(chuàng)始人就不應該是理察·班德勒而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那么知道NLP的人一定跟知道“相對論”的人一樣多。呵呵,僅博一笑!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nlp/2328.html
相關閱讀:[原創(chuàng)]NLP,人生轉折點
NLP策略的目的
ABC法則
心靈成長的學習如何轉化為生產力
啟動量子NLP工具通過有效的目標設定實現你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