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教育應以創(chuàng)造性的寫作實踐為主,“通過寫作來學習,通過寫作來交往,通過寫作來發(fā)展自我,創(chuàng)建意義,敞開心靈,治療身心,獲得‘澄明’(Lighting)和解脫。” 1 通過寫作“治療身心”,“獲得解脫”,這就是寫作治療。原型批評學者弗萊說過:“在當今這樣一個瘋狂的世界里,不應當忽視文學和藝術所具有的助人康復的巨大力量?上У氖詩人往往意識不到他們自己在這方面的潛力。”[1]近些年來,隨著心理治療理論的深化發(fā)展和心身醫(yī)學模式的逐漸確立,寫作行為的“治療”功能,它的“助人康復的巨大力量”,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重視,并己成為當代心身“治療”實踐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今日西方,寫作治療是“創(chuàng)造性藝術治療”中的重要內(nèi)容,在心理醫(yī)生的指導下寫詩,記日記,由心理醫(yī)生引導患者寫出心中的情感和反省,通過親近自我、親愛自我的方式,踏上內(nèi)部探索之旅,這已經(jīng)成為常規(guī)治療技術之一。在中國,寫作治療的研究與實踐都還剛剛起步。據(jù)報道,作家周秋鵬興辦江蘇省常州市廣化殘疾人康復公寓,運用寫作治療的技術,對精神障礙者進行心理輔導,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周秋鵬在《為什么你的孩子會得精神病》一文中說:
在2002年5月,我們在采取健身康復鍛煉和心理行為輔導的“教育療法”基礎上,又開設了音樂、美術、書法、朗誦、英語、寫作等課程,我們稱為“藝術療法”,讓那些昔日行為失常、思維紊亂的精神病人,變成一個個溫和斯文、才華橫溢的藝術家。當我聽到那些精神病人在朗誦詩歌和英語,自由地歌唱,看到他們的美術與書法作品,和寫作的短文時,心中真的是感慨萬千。[2]
目前國內(nèi)對寫作治療的研究尚處在初創(chuàng)期,其中許多重大的理論和實踐問題都需要跨學科、協(xié)同性的探索。將作為新近誕生的前沿性認知理論的代表的NLP引入寫作治療的實踐當中,則更是非常必要的。
1、NLP的“前提假設”與寫作治療:
NLP的專業(yè)文獻浩如煙海,理論觀點又紛繁復雜,初涉者往往感到難以把握。中國臺灣旅美NLP研究者胡謝驊碩士經(jīng)過長期研究,在其《把快樂還給自己:NLP命運舵手》一書中,對NLP的“前提假設”(NLP理論家的謙遜之稱)進行了初步歸納,大概有49項之多。這里只就其中與寫作治療直接相關的若干項“前提假設”稍加歸并,并略作介紹:
1、我們所生存的宇宙是友善而且資源豐富的。
2、每個人都具備使自己成功快樂的資源。別人能,我也能。
3、地圖不是實際的疆域,只有經(jīng)由感官經(jīng)驗所塑造出來的世界,而沒有絕對真實的世界。我們每一個人所認知的世界與別人一定是不同的,也不等于實際的世界。
4、我們一生所有的經(jīng)驗都被編碼儲存在我們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里。我們透過影像、聲音、感覺(含觸覺)、氣味、嗅覺來處理我們所有的信息。
5、行不通就改變!改變其實是可以馬上做到的!江山易改,本性也是可移的。
這些“前提假設”可以視為NLP的人格理論。NLP人格概念的要點是樂觀的性善論和發(fā)展論。在“友善”的格調(diào)下,每個人都與他生存其間的宇宙和解了。主觀經(jīng)驗是充滿局限的,但又同樣是能夠改變的。寫作治療技術其實即為“改變”的技術。就像NLP在個人心靈創(chuàng)傷、受虐、暴力傷害、缺乏自信、家庭情感問題以及消除壓力、身心不適癥狀、激勵他人、有效溝通、增加創(chuàng)造力等領域的廣泛應用一樣,寫作治療在這些領域內(nèi)也有著促進個人提升與組織變革的巨大潛力。關鍵是:應當通過引入NLP的各項技術來豐富和完善寫作治療的可操作性,使尋求“改變”的心靈能夠被發(fā)現(xiàn),并使“改變”真正成為現(xiàn)實。
2、NLP的“診斷工具”與寫作治療:
何謂“診斷工具”?在這里,“診斷工具”是指那些能夠協(xié)助我們判斷出自己和他人的認知障礙類型,識別其特征,并使其獲得理論解釋的參照座標的心理工具。NLP理論中的“過濾器”、“準確問題”與“隱喻”等元素都應屬于NLP所提供的某本“診斷工具”。
所謂過濾器,就是通過對外界信息的過濾,有選擇性地獲得經(jīng)驗,并達到影響自己的行為方式和所取得的結(jié)果的心理機制。過濾器又譯作“框視”,它決定著人如何理解現(xiàn)實,決定著我們關注什么,忽視什么,容納什么,拒絕什么。它是人的獨特性的所在,但又是可變的,透過NLP所倡導的對過濾器的選擇與重組(Reframing),人可以有意識地改變自己的生活。常見的過濾器有內(nèi)部/外部、匹配/不匹配、朝向/離開、聯(lián)合/抽離等。過濾器無所謂對錯,但從其類型判斷你的心靈狀態(tài)健康與否的標準,就在于你的過濾器是否直接導致了你的身心及與他人間的和諧。當你面對一只盛著半杯水的杯子,你的過濾器會告訴你“這里恰好有半杯水”嗎,抑或你會問:“其余那半杯水呢?”這是由過濾器中的匹配/不匹配所決定的。你的各種過濾器都會通過你的創(chuàng)造性寫作呈現(xiàn)出來。
英國NLP咨詢家伊恩·麥克德莫特和約瑟夫·奧康納把隱喻(Metaphor)定義為:“隱喻意味著故事、比較、直喻和類推——它們總是能夠清楚表達的。……隱喻:暗示某種比擬的故事或人物。”[3](p141)在更多的時候,隱喻只是以單個的詞匯的面貌出現(xiàn)的,但在它身后是它所透露的思維方式。我們把領袖稱為“總設計師”,是因為我們認為政治變革是一項復雜的、可控制的技術工程;我們把職業(yè)和崗位稱為“戰(zhàn)線”,是因為我們認為工作就是經(jīng)年累月高度警惕的、神經(jīng)兮兮的戰(zhàn)斗和斗爭。……我們對世界的體驗本身就是隱喻。在NLP看來,隱喻來自無意識心理深處,也以“心錨”(Anchor)的方式穿越顯意識設置的重重障礙,直透無意識心理深處。它是確定的,是內(nèi)心世界向他者敞開自我的鑰匙與線索;又是不確定的,是透過解釋活動對新的可能性的自主的、多樣化的學習與選擇。蘇·奈特在其《激發(fā)潛能》中這樣闡釋隱喻:
隱喻尊重無意識心理的力量,允許它得出自己的結(jié)論。隱喻像一個謎,無意識心理與它磨合,直至產(chǎn)生適合你的解決辦法。……隱喻尊重你自己從隱喻中學習所需東西的能力,囚此人們常常不去解釋隱喻的意義。[4](p94-p95)
也就是說,隱喻與無意識心理間的互動關系構(gòu)成了影響力與有效交流的本質(zhì)。隱喻作為“診斷工具”,通常被用來判斷無意識心理層面的隱秘情結(jié)。加州奧克蘭凱撒醫(yī)學中心精神醫(yī)學部門的主任心理學家錫瑞因博十認為:在詩歌療法中,隱喻在投射出對某種情況的整合理解上是無懈可擊的。以下是詩歌療法的患者辛普森女士的親身經(jīng)歷:
兩年內(nèi),她竟然自己寫起詩了,意象大都偏重在“水”和“海”;某中一首名為《魔魚》的詩似乎一直固守著在手術前不久她所做的滑水旅游上,后來她告訴理迪醫(yī)生她知道自己所用的隱喻之意義何在:她一直沉溺在自憐自艾的情結(jié)中。[5](p129)
對辛普森女士來說,詩歌寫作已經(jīng)成為和醫(yī)生相配合,運用隱喻的“診斷工具”進行自我診斷的治療活動了。
3、通過NLP技術走向“改變”的寫作治療:
在NLP體系中,有幾種常用的治療技術,通常被用來消除患者對過去的種種負面記憶及與此相關的種種認知障礙。這幾種技術是:放映電影、時間線療法和知覺蘇醒。
所謂放映電影,是指將自己想像為電影院的放映員,將要放映以你的經(jīng)歷為主要內(nèi)容的影片。電影放映員更關心畫面亮度、音效以及開場時間等,而非演員的感受。你可以旁觀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并使自己的感覺更加中立,如在最恐怖的時刻突然關閉聲音、改變顏色,或高速快放等,以期產(chǎn)生全新的感受。
時間線療法(Time Line Therapy)則是指對潛意識中時間編排方式的再發(fā)現(xiàn)。當你想起某件往事,請閉目感受,它是處于你的身體的左或右?前或后?高或低?遠或近?那么,另一件更久遠的往事呢?這就是時間線,它是確實存在于你的潛意識中的,而且是可以通過心理學技術進行重構(gòu)的。
最后簡單介紹一下動搖以往根深蒂固的知覺模式的知覺蘇醒。它是由一系列循序漸進的心理練習組成的。這些練習的題目依次是:
1、我在此處所看到的一切,不具有任何意義。
2、我在此處所看到的一切,對我所具有的意義,完全是我自己賦予的。
3、我并不了解我在此處所見的一切。
4、這些想法念頭不具有任何意義,它們就像我在此處所看到的事物一樣。
5、我絕不是為了我所認定的理由而煩惱。
6、我煩惱,是因為我看到了根本不存在的事物。
7、我只看得見過去。
8、我的心里塞滿了過去的念頭。
9、我看不出一切事物的當下真相。
10、我的想法不具有任何意義。
這一練習充分體現(xiàn)了NLP體系對東方文化(佛禪)的包容性。知覺蘇醒的過程正是生命透過“放下”而獲得新生的過程。
寫作治療的基本形式是由醫(yī)生、導師或督導員指導參與者按一定要求抒寫內(nèi)心感受,并通過一系列有特定意義的寫作練習,以及師生間就參與者所寫文字內(nèi)容的書面交流與探討,實現(xiàn)心靈的解放與重生。像NLP一樣,寫作治療是開放的,放映電影、時間線療法和知覺蘇醒的技術都可以在“寫作治療”中以書寫的形式實現(xiàn)。
關于NLP與寫作治療,可以展開研討的話題還有很多。譬如,在思維層級技術中,有一個基本的操作原理:當你診斷出某一水平的問題時,你應當意識到。只有超越這一水平,進入相鄰的更高水平,才有可能治療這一水平的問題。再如,NLP認為,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喋喋不休的評論員,它的態(tài)度是否友善,直接關系到心理健康與語言能力,值得深入研究。又如: NLP理論家在“精神靈性” 層面普遍堅持“信、望、愛”的悲懷,而這又何嘗不是寫作治療的終極旨歸?……這里因篇幅和結(jié)構(gòu)限制,不可能對NLP理論的諸多細節(jié)再一一贅言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nlp/3911.html
相關閱讀:啟動量子NLP工具通過有效的目標設定實現(xiàn)你的夢想
[原創(chuàng)]NLP,人生轉(zhuǎn)折點
NLP策略的目的
ABC法則
心靈成長的學習如何轉(zhuǎn)化為生產(chǎn)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