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肉眼至佛眼(轉的)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潛能開發(fā)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在佛教的名詞里,五眼是指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我今天想引用這幾個名稱,來和諸位研討一些佛法。首先我要指出,這里所稱的‘眼’,并不是單指人類的眼睛。人類的眼睛只是肉眼的一種。事實上,人眼并不十分優(yōu)越。鷹的眼睛比人眼看得遠得多。貓頭鷹的眼睛對于光,遠比我們的眼睛敏感,所以貓頭鷹能在黑暗里看見我們看不到的東西。
  為了說明人眼的,我要介紹這張由現(xiàn)代科學家所繪制的叫做電磁光譜圖表(見附圖)。這張圖表告訴我們,人眼只能看見宇宙里非常狹窄的一段,我們稱它為‘可見光帶’(指圖中的彩色部份)。人眼看不到紅內線波長和比這波長更長的一切,也不能看到紫外線波長和比這波長更短的一切。
  那就是說:在人類還沒有發(fā)明別的工具來幫助他肉眼探測‘可見光帶’以外的宇宙前,人類所看到的,并認為是完全的、真的、確實的世界,實際上是極不完全的,它只是整個宇宙的極小一部份。今天我們所看到的宇宙,已經比幾百年前不知要大了多少,可是還只是整個宇宙的微乎其微的一部份;這個極重要的事實真理,一向是被人類所忽略的。想想兩千五百年前佛陀便能不靠我們今日所擁有的任何工具指出同樣的結論,那確實是令人驚服的。
  這里有個比喻,也許可以幫各位更清楚地了解我們人類的肉眼是如何拙劣,以及天眼和肉眼的比較是怎樣的。
  試想像在一個大城市的中心,如果有一幢完全關閉的屋子,只開了一個很小的窗子,從這個窗口,一個人只能看到層疊的高樓和上面一小塊藍色天空,以及有限的人們活動。假設有一個小孩,在這屋子里出生長大,那么他對世界的印象可能是什么樣兒呢?無疑地,他對他的世界的印象是根據透過這個小小的窗口所看到的一切。你如為他描述海景浩瀚的美麗和日出日落的奇觀,無論說得怎樣天花亂墜,他都很難了解,很難欣賞。我們人類的肉眼所能給我們的便只有這些。事實我們是住在一個黑暗的屋子里,透過一個很小的‘窗口’——我們的眼睛——去看世界,然而我們卻堅持地說,我們所看到的是一個完全整體,確切而又真實的世界!
  現(xiàn)在假設另有一所完全封閉的房子建在山頂上,并且開有一個很大的風景窗,從這兒可以看見無際的天空和無限的曠野。為了讓它更顯得美妙些,我們不妨說,到處都是鮮花園地,還有少女們在園中曼舞婆娑。在這個屋里也有一個小孩出生成長。
  那第二個孩子所看見的世界無疑地比那個從小窗口看出去的擁擠都市要來得偉大與美麗。如果說第一個孩子只有肉眼,那末我們可以譬喻地說,第二個孩子是具有天眼了。
  通常我們都說只有天上的神或女神才有天眼,然而按照佛教義理,這種說法并不完全正確,因為我們人類也能得到天眼,有兩個方法可以使我們做到:一是透過“禪那”(Dhyana),這是一個梵文字通常譯為“冥想”(Meditation)。另一個方法是在肉眼上加儀器(要知道肉眼本身也是一種儀器,在今天甚至可以移植了)。雖然第一個方法比第二個高明得多,第二個方法卻可能易于為現(xiàn)代人所接受,F(xiàn)代人依靠高度望遠鏡可以看得很遠很遠。用顯微鏡可以看到肉眼所不見的微生物的活動。今天,一個人可以藉著人造衛(wèi)星及電視看到萬千里以外發(fā)生的事。有許多奇景在佛陀的時代是天眼所獨享的,現(xiàn)代人也能看到了。在佛陀的時代,禪那可能是使人類能夠超越肉眼的唯一方法。其實人的看的能力原是無限的。我們之所以不能發(fā)揮這看的能力,乃是受了我們肉眼的。很明顯,佛陀深知這一真理。經過多年的禪那,佛陀發(fā)現(xiàn)肉眼的障礙可以打破,人原來的看的能力可以充分發(fā)揮。當一個人發(fā)揮了他原來的視力時,他將毫無困難地把視界擴展到天眼所能達到的范圍。
  說到這兒,我相信諸位不難了解肉眼是什么,天眼是什么了。在佛陀的時代,使人類了解天眼是困難的。但是在現(xiàn)代,實際看來,我們每個人都擁有某種程度的天眼,因此,我們也就比較容易領會得到。
  現(xiàn)在讓我們來談慧眼。
  為了描述慧眼,我介紹一個很重要的佛教基本概念,這個概念在梵文里叫做Sunyata,通常把它譯為“空”,更正確些,是譯成“第一義空”。這個教義是很獨特的,在別的宗教教義里可不容易找到。佛教浩瀚的經典有極大部份致力于研究“空”。我今天所能貢獻給各位的,實在只是從汪洋大海中掬出來的一滴水,但我愿意盡我所能。以下是介紹佛陀常常使用的三種分析方法。而每一個方法都歸結到宇宙萬物萬象本體原皆是“空”。
  第一種方法我叫它分解分析法。
  我這里有一架收音機,讓我用它來做例子。這是一架我們叫做收音機東西,現(xiàn)在我把它的擴聲器拿了出來,諸位是否把這一個擴聲器叫做收音機呢?答案是否定的。諸位將稱它為擴聲器,F(xiàn)在我又拿出電晶體,諸位把電晶體叫做收音機嗎?又不是的,那是電晶體。電容器、電阻器、塑膠套子、電線等等,又怎樣呢?這些部分無一可稱為收音機,F(xiàn)在請大家注意,當各個部分都拆散移開了后,諸位能告訴我收音機在那里嗎?收音機沒有了。因此“收音機”只是我們?yōu)闀簳r合在一起的許多零件的集合體所取的一個假名稱。當一個人在心中把它分解時,它就失去了存在。因此收音機并不是一個永久性的實體,收音機即是“空”。(請注意這個“空”不是“實”和“空”相對的空,也不是什么都沒有的空,因此佛法中更精密地稱之為“第一義空”。楨注)
  不僅收音機是“空”,擴聲器也是“空”。假如我拿出擴聲器中的磁鐵,諸位稱它為擴聲器嗎?不會的,諸位一定稱它為磁鐵,假如我移掉架子,諸位稱它為擴聲器嗎?也不會的,諸位將稱它為架子,當所有的零件都拆開移去時,你還到那里去找擴聲器呢?所以,我們分解了擴聲器,它就失去它的存在。擴聲器不是一個永久性的實體,擴聲器是“空”。
  分解的分析法非常重要。諸位可以把這個方法應用到世上的每一樣東西上而引出相同的結論。每一樣東西都能分解,沒有一樣東西是永久性的實體。不管我們稱呼它為什么,它總是“空”。佛陀的這個方法應用到他自己身體上。他假想從他身體上去掉他的頭,而后問道:這頭是否還能稱為人身或“自我”?答案是:否,它是一個頭。他從身上取去手臂,這可以叫做人身或“自我”嗎?答案又是:否,它是一只手臂。他取出他的心,問道:這是否人身或“自我”?也不是的;現(xiàn)在我們甚至于更精確地了解到一個人的心可以移植給另一個人,而不把另一個人改變成這個人。他取去身上的每一部分,發(fā)現(xiàn)這些部分沒有一個可以稱為人身或“自我”。最后,在每一部分都移去之后,“自我”在那里呢?因此他下結論說:不僅肉體是“空”的,就連“自我”的觀念也是“空”。
  第二個方法我叫它歸納分析法。
  雖然我們在世界上看到成千成萬不同的東西,人卻能將它們歸納為少數基本原素。比如說,基于化學的特性,人類把黃金列為基本原素之一。雖然成千的金制物品,從復雜的黃金鑄像到簡單的金條,有各種不同的名稱,但每種金制物品都可以熔解并再鑄成另一形狀,它們都是可變的,不恒久的。能保持不變的是共同的化學特性。因為有這共同的特性,所以我們就把所有的這些物品叫做金子,換句話說,它們都可以歸納成一個稱為金子的單一元素。
  在佛陀的時代,印度哲學家將宇宙間的森羅萬象歸納為四種基本元素,就是:地、水、火、風。佛陀則宣稱這四種元素還可以進一步歸納為“空”。并用金子做例子,佛陀的意思是:雖然我們已經抽出這一切金制物品的共同特性,稱它為金子,可是我們能指出金子是怎樣的一種東西嗎?能指出金子究竟在那里嗎?凡是我們所能夠指出的都只是金子的某一種特殊形狀,例如金條,可是金條不能代表金子,因為金條是可以變的,并不是永久不變的。因此“金子”這二個字只是我們給某些特性的一個名稱,是沒法拿出來你看的。所以佛說金子是“空”。基于同樣的推論,一切固體,都即是“空”。
  不僅固體是空,液體又何嘗不是空。液體的特性也是沒有永久性,固定的形狀,是可變的,是無從捉摸的,是空。兩千五百多年前,佛陀說,宇宙每一樣東西都歸納為“空”。(這即是“色即是空”的注釋。不但色法是空,心法也是空,因為歐美人著重物質,所以我這篇講詞中偏重了色法,請讀者注意。楨注)
 西方科學家也獲得一個與此類同的結論,那確是很有趣的事。在愛因斯坦發(fā)現(xiàn)相對論之前,西方科學家把宇宙萬物歸納為兩個基本元素,說這兩個元素是恒久常存的;一個叫做物質,另一個叫做能。愛因斯坦用數學方法證明,將這兩個元素統(tǒng)一了起來,說:物質也是能的一種形態(tài),正和電是能的一種形態(tài),光是能的一種形態(tài)等一樣。他由此下結論,說宇宙萬物萬象都只是能的各種不同的形態(tài)。可是我們如進一步問,什么是能的原來性質呢?你能拿出能的本體來給我們看看嗎?雖然我不敢武斷地說西洋科學家的所謂能,同于佛法的所謂“空”,至少我說能的本體也是沒有固定形狀,無從捉摸,類似于“空”。
第三個方法我叫它透視分析法
  佛陀用禪那來實施這種方法,我們沒有這樣的功夫,不容易照辦,幸好現(xiàn)代的科學成就,提供了許多工具儀器可以大大地幫助我們了解這個透視分析法。
  讓我們再來談談這張電磁光譜(見附圖)。我們知道人類的肉眼只能看到宇宙中這個在譜上叫做“可見光帶”的很小的范圍。但是靠某種儀器的幫助,例如紅外線儀,X光,顯微鏡等,現(xiàn)代人已能夠看到“可見光帶”以外的若干宇宙領域。為了更容易幫助諸位透徹了解起見,請諸位再看這張圖表(見附圖)。這張圖表所顯示的,是藉不同的儀器,在不同的電磁波長下所看到的一個通常我們所謂的人。我在這張圖表上標明了一到五。在“一”底下,諸位看到一個主要由紅、黃及綠三種顏色所構成的形像,那是藉紅內線儀所看到的人的樣子。在“二”底下是肉眼不用其他儀器所看到的人。在“三”底下是透過X光所看到的人,皮和肉都不見了,然而骨架仍在。下面一個標明“四”的,是用顯微鏡所看到的人身各部份的分子的構造圖。最右邊標明“五”的是一片空白。
  諸位看到了這個圖,請不要誤會,說這四個圖和那一片空白是代表不同的實體,它們是同一個人。也不要誤會,認為從左到右它們占據著不同的空間。實際上,它們是在同一個空間里的。為了再說得清楚一點,請諸位把我當作我所談的那個人。請試想像,如果諸位的眼睛能看到紅內線,那么諸位所看到站在這里的我便是紅、黃、綠三色組成的形像,F(xiàn)在,再改用諸位日常使用的“儀器”來看,在諸位的肉眼里,我的身體顯現(xiàn)出來了。再想像諸位的眼睛能看到X光,那么皮肉及血液都消失了,諸位現(xiàn)在看見的,便只是我的骨骼。再換另一種儀器——顯微鏡的眼睛——來看,現(xiàn)在站在這里的則是一個復雜的分子結合了。我們更進一步深入探討,現(xiàn)代科學告訴我們,分子是由原子組成,而原子則由質子組成,最后一切質量都可以轉變成能。能的原本性質是我們看不見,也抓不到,無形無色,無從捉摸的。讓我們稱它為“無形之形”,這個就是“五”底下的空白處。
  請諸位注意這一事實:我仍是同一個通常所謂的人,但現(xiàn)在卻以不同的形像在諸位的面前呈現(xiàn)——一個彩色的影像,一個肉體、一架骨骼、一個分子微體的結合,以及諸位從各種不同的境界看成的其他許多形態(tài)。最后則是無形之形。
 這第三個方法——透視分析法,也引到同樣的結論:宇宙間的萬物萬象都可以深究到它的根源,科學家稱它為能而佛陀稱它為“空”。
  有一點極其重要,要請諸位注意,前靡所說的都是意識理解,而“空”都是直接的經驗境界。容我重復地說一遍:“空”是直接的經驗境界。據說當一個人達到那境界時,他便會經驗到一種極大的快樂感,比一般人所經驗到的任何快樂感都要強幾百倍。不僅這樣,“空”是一種沒有變動與無常之感的境界。
  現(xiàn)在讓我再推進一步。諸位都知道,認識了人的痛苦是導致悉達多太子放棄宮廷生活,做一個苦行僧,去尋求人類解脫大道的直接原因。佛陀列出了人類的八苦——苦在梵文里是dukka。這八苦是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和無常(也即是五蘊熾盛)。我沒有時間為諸位更詳細地解釋八苦,但是,如果諸位細心地將它們分析一下,就可以斷定,這八苦統(tǒng)統(tǒng)都跟我們所具有的肉體,以及我們稱為“自我”的意識有關,或者也可以說,肉體和“自我”意識是造成一切痛苦的根源。
  因此顯而易見,在“空”的境界中,肉體與“自我”意識已不再存在,苦又怎么還能存在呢?當一個人達到那種境界時,宇宙萬物,包括他自己在內,都成“空”觀。所有人類的痛苦以及生死都消失了,都不再執(zhí)著,這種人,我們說他有了慧眼。
  這就像忽然從一個極沉重的負擔中解脫出來;這就像慈母和他失去了多年的愛子不期而遇的心境;這就像在一個狂風暴雨的大海中絕望地航行時,忽然發(fā)現(xiàn)一條地平線時的狂歡。這些是佛經上對一個人得到慧眼時,所經歷的大喜悅的一點描寫。
  很多佛陀的都達到了這種境界。在佛教里他們被稱為阿羅漢,他們已是圣人。然而佛陀卻向他們發(fā)出嚴厲的警告:“不要停頓在慧眼上!”佛陀指出,人的最大的病是執(zhí)著;當人只有肉眼或天眼的時候,他把不完整、易變的,因而也是虛妄不真實的世界看成完全的、恒久的、真實的。他就執(zhí)著于他所看到的世界,一切痛苦由此而生,這是一個極端?墒钱斠粋人用慧眼看見了宇宙萬物是無常的,不真的,“空”的時候,他喜樂留戀于這個“空”的境界,這就成了對“空”的執(zhí)著,是另一個極端。無論是對“有”或對“空”,一旦有了執(zhí)著,那個構成一切無明和痛苦之根的“自我”意識便不能完全絕滅,人也就不能澈底解脫。因此,法眼的獲得乃是佛法中再進一步的教旨。
  什么是法眼呢?一個得到了慧眼之后,能不停滯留戀在“空”的境界里,卻體認到:雖然他在不同的境界里所看到的都是虛妄不實的幻相,然而對那一個境界而言,這些幻相即是真的,這個人得到了法眼。
  現(xiàn)在讓我們再參考第二個圖表。一個只有肉眼的人會堅持只有肉眼所看見的一切是真的,他缺乏對其他境界的知識。一個擁有天眼的人會說紅內線的形像、肉體、骨架、分子的復合體等等都是真的,并執(zhí)著于這一切。一個擁有慧眼的人看出這個圖上的一切形像全是無常、無實體和虛妄不真的幻相,唯有“空”才是真實恒久的狀態(tài),因此便執(zhí)著于“空”。
  現(xiàn)在一個擁有法眼的人會說,雖然這一切形像確實是無常、虛妄的假相,它們卻不是與“空”分得開的另一實體,它們都是同體。然而就它們所在的境界領域而言,它們全都是真的,實有的。
  “空”的直接體驗給人以大智慧;然而若能把一切雖然都是假相,可是在它自己的境界領域里卻是真的這一點認識了,那就會自然產生一種條件、無差別的、遍及一切的愛與慈悲。我們認為這種人擁有法眼,在佛教里則稱他為菩提薩?,簡稱菩薩。
  一旦一個人達到了“空”的境界而又能克服了對“空”的執(zhí)著,無條件、無差別、遍及一切的愛與慈悲,便自然而然地從一個“空”的直接經驗里產生出來,那真是人類的奇跡,也因此使得佛教成為最獨特、最精深的實踐教義。
  讓我告訴諸位一個故事,用它來說明得到慧眼的阿羅漢與擁有法眼的菩薩間不同之處。
  一座大廈失火了,只有一個導向安全的門。許多人——男人、女人、小孩——在這大廈里玩,他們之中只有少數人知道火災的危險。這少數知道危險的人,努力尋求一條出路。路是又長又難走的。最后他們沖出濃煙,出了大廈,當他們再度在戶外新鮮的空氣里呼吸時,他們是如此地高興,以致他們就只是躺在地上,再也不想做任何事情了。然而,他們之中卻有一個人,不這樣想。他記得許多人仍在這大廈里,而不明白火的危險;而且即使他們明白了,他們也不知道通到門口的路。所以,他便不顧自己的疲倦和危險,一再跑進大廈,去引導別人走出這危險的地方。
  這個人就是菩薩。
  另一個有名的故事,由赫士唐?史密斯教授(Prof.Houston Smith,他的中文名字是施錫恩)在他的杰作《人類的宗教》里介紹給西方的讀者。故事是這樣的:三個人為了到遠地尋寶而旅行橫貫沙漠。他們在烈日下走了一段很長的路,又累又渴,急切需要一個蔭涼的地方休息,和一些水或水果來解他們的焦渴。忽然,他們來到一個有圍墻的莊院。他們之中一個人爬上墻頭,高興地喊起來,就跳進了那莊院,第二個旅行者跟著也跳進了莊院。接著第三個旅行者也爬上了墻,他從那里看到一所美麗的花園,在棕櫚樹的蔭蔽下,還有一個噴泉的大水池。在渴累交迫,赤日黃沙的景況下,這是何等的!正當他要跳進莊院去的時候,他想起還有許多許多的旅行者仍舊在那可怕的炎日沙漠里拖著沉重的腳步彷徨,不知道有這個綠洲。他終于拒絕了跳進莊院的,忍耐著一切的苦,再爬下墻來,回到那漫無邊際,熾熱的沙漠里,去接引別的旅行者到這個蔭涼休息的地方來。
  我相信在座在每個人都不難了解,這第三個人是菩薩。
  這里必須指出:這樣的慈悲并不是表面的,而是發(fā)自內心,深不可測的。它沒有諸如“因為我喜歡你”或“因為你服從我”一類的先決條件。它是無差別的、無條件的。這種慈悲和愛是從“空”的直接體驗而生。是從完全調和、完全平等、沒有任何執(zhí)著的境界而生。
  為了幫助各位正確地了解法眼,我必須提出非常重要的兩點。第一、法眼能觀照真理的無限方面。正如在無邊無際的太空中,天文學家指出許多銀河、恒星、行星等等一樣,在“空”的體驗中看出無窮無數的境界,無窮無數的天堂、人間,無窮無數有情眾生和不可計數的活動。第二,具有法眼的菩薩是沒有執(zhí)著的。在金剛經里佛陀一再地說,當菩薩救度眾生時,他對主體,例如“自我”;對客體,例如“你”;對其余的事物,例如行為;或對時間的概念都沒有任何執(zhí)著。因為如果菩薩對任何事物有絲毫執(zhí)著,他便不能稱為菩薩。
  說到這里,我希望諸位對肉眼、天眼、慧眼及法眼這四種眼已經有了清楚的觀念。下面是禪宗里兩首有名的偈及關于它的故事。
  中國唐朝時候,有一次禪宗的五祖要他的們都定一首偈給他看,以顯示他們對佛法的了解。神秀上座呈了如下的一首:
  “身是菩提樹,
  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
  勿使惹塵埃!
  五祖評論說,神秀只到了門口,還沒有登堂入室。
  一個名叫惠能的俗人也在寺內。雖然他沒有接受過五祖的教誨,卻是一個有大利根的人。當惠能聽到這首偈時,他不以為然,便說:“我也有一首偈!庇谑蔷托x他的偈: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后來,惠能做了五祖的并證到大覺大悟,成為禪宗史上最有名的六祖。他對不同根性的人施以不同的教誨。雖然沒有這樣的記載,我敢說,六祖毫不猶疑地告訴一個來求教的初學者:
  “身是菩提樹,
  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
  勿使惹塵埃!
  現(xiàn)在我想問:神秀是用了那種眼作他的偈?惠能又是用了那種眼不同意神秀而念出他的偈?為什么在他成了六祖之后,他卻可以用他先前所不同的意的偈來教人?現(xiàn)在六祖用的又是那一種眼呢?我不回答這些問題,愿意把它們留給諸位,以便諸位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答案。
  現(xiàn)在我們來談談佛眼。
  到此為止,我正勉強說了一些關于前四種眼的解說?墒顷P于佛眼,我確實無法說什么,因為無論我說什么,都是隔靴抓癢,不會中鵠的。
  但我也很明白,我不能就此停止,站在這里,一聲不響,像佛陀那樣,就只舉起一朵金色蓮花。不僅我沒有像佛陀那種透過沉默能夠傳達了解的輻射力,而且諸位也不會滿意。那是可以了解的,因為不但我們的眼是肉眼、我們的耳朵和意識也同樣都是肉體的,所以我們必須使它們滿足。因此,我總得說上一點兒:
 。、諸位一定會注意到,當我談到前面四種眼的時候,總有一個主體和一個客體。譬如說,就肉眼而言,人是主體,世間現(xiàn)象是客體;就慧眼而言,阿羅漢是主體,“空”是客體;當我說法眼時,菩薩是主體而宇宙間萬千境界是客體。然而,現(xiàn)在談到佛眼時,倘若說佛是主體而宇宙是客體,那就絕對錯了。因為佛與宇宙之間區(qū)別已經不再存在;佛就是宇宙,宇宙就是佛。倘若說佛擁有佛眼,這話是同樣的錯誤,因為佛與佛眼之間也沒有差別;佛眼就是佛而佛就是佛眼。簡而言之,諸位所能提到的任何相對觀念,在佛眼下都不再存在。甚至“空”也不存在,因為“空”就是佛,而佛就是“空”。
 。病⑽覍Ψ鹧巯胝f的第二點,是關于“無限的無限”概念。我說“無限的無限”是什么意思呢?如果我們說人類宇宙觀的概念是無限的,那么拿它和佛陀宇宙觀的體驗相比較,只就有如一個泡沫在大海之中。這是不可信的嗎?是的,這是難信的。但是讓我們想想數學里說些什么。諸位知道一次乘方是一條直線;兩次乘方是一個平面或面積;三次乘方代表一體積或空間,其大小已經可能是無限的了,F(xiàn)在四次乘方怎樣呢?五次乘方以至若干次乘方又是怎么樣的呢?如果諸位能向我解釋若干次乘方代表的是什么,諸位對佛陀的宇宙觀——無限的無限——就已有點了解了。
 。场⑽覍Ψ鹧巯胝f的第三點是瞬息性和“一發(fā)即到性”,這又是一個很難為人們了解的概念,對我們來說,時間的持續(xù)是一件確確實實的事。因為有這個時間的因素,人從一個嬰孩長大為青年、成年和老年等等。若說在佛眼之下時間是不存在的,這是我們不能了解的。那就是佛眼之所以為佛眼。億萬年無異于一剎那。照我們的宇宙觀看來,距離地球以億萬光年計的世界,佛可以在一瞬間到達,這是如何的奇跡!
  4、關于佛眼的第四點是互攝互入的總體性與無不涵攝性。諸位中可能看過一部叫“潛艇”的電影。在那電影里,有一個真空吸管的怪物,它能吸進任何遇到的東西,在它吸完世界上一切東西以后,它開始吸它所站著的大地。真空吸管是如此有力,以致它把整個地球吸到了自己的身體里面,于是它也吸進了它自己。這一個描寫可以給諸位一些無不涵攝的概念。綜結而言,我對佛眼提到了下列四點:
 。、無主體與客體,那是絕對待,沒有相對概念;
  2、無限的無限,那是絕空間,沒有空間概念;
 。场⑺蚕⑿院鸵话l(fā)即到性,那是絕時間,沒有時間概念;以及
 。、總體性和無不涵攝性,那是無空無,沒有空無所有的概念。
  這是佛眼的四種概念。
  在我結束今天的講話前,我要給諸位再講一個有趣的故事:
  有一對夫婦,常要爭吵,后來他們聽到了五眼的說法。有一天他們又開始吵嘴了,看起來那又將是一次像往常一樣的爭吵,弄得夫妻兩人都惱怒非常,氣憤頹喪,以致他們可以好幾天見面不講話。正在這當兒,忽然丈夫說:“現(xiàn)在我在用我的天眼,呀!你只不過是一具骨架,我為什么要跟一具骨架爭吵呢?”妻子靜默了一會兒,然后放聲大笑。丈夫問她:“你現(xiàn)在干什么?”妻子說:“我正用我的慧眼,你已經消失了,F(xiàn)在沒有什么可以惱我的。我很快樂的在‘空’的境界里!比缓笏麄儍蓚都大笑著說:“還是讓我們都用我們的法眼吧。雖然我們都是假相,但讓我們在這個境界中快樂地生活在一起吧!
  今天我們慶祝這位偉人——釋迦牟尼佛的生日,智海法師還要贈送諸位一個大生日蛋糕。我現(xiàn)在所贈送的只是一些生日糖果而已。我的生日糖果是這句忠告:“不要總是用你的肉眼,要把視界擴大!辈灰屇愕男睦鲜潜贿@個細窄地段中所見到的事物弄得神魂顛倒。把窄帶打破,把視界擴大,發(fā)展張開你的天眼。漸漸地發(fā)展張開你的慧眼。到了這個境地后,請諸位想著在廣大熾熱的沙漠中和生死掙扎的許多同胞以及別的可憐眾生;張開你的法眼。最后我希望諸位全都有佛眼,諸位都成佛。
  謝謝諸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qianneng/kaifa/89512.html

相關閱讀:人腦潛能是如何被浪費掉的
潛能開發(fā) 成就夢想
潛能秘密知多少
潛能開發(fā)的第十定律——工具律
《全腦超能全書之創(chuàng)造力》重點筆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