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是在那里坐著,什么也不做……一切都是那么的寧靜,一切都是那么的祥和,一切都是那么的愉快。你進(jìn)入了神明,你步入了真實。
坐 禪(Zazen)
禪宗里人們強調(diào)只是靜坐,什么事也別于。世上最難的事便是坐著什么也不干。但一旦你入了門,只要你堅持每天數(shù)小時地靜坐無為,幾個月下來,許多事會慢慢地慢慢地發(fā)生。你會感覺到困乏,你會做夢。許許多多的意念,許許多多的事情會充斥你的頭腦。頭腦會說:“你為什么要浪費時間?你本來可以去掙點錢的。至少你可以去看場電影,娛樂一下,或者你可以輕松地閑聊。你可以看電視或聽廣播,抑或你至少可以閱讀沒有看過的報紙。為什么要浪費你的時間呢?”頭腦會同你進(jìn)行無數(shù)次的爭吵,但你只需繼續(xù)去傾聽它,而不要受其干擾……它會想盡各種辦法:它會產(chǎn)生幻覺,它會做夢,它會變得昏昏欲睡。它會做一切可能的事以此把你從靜坐中拉出來。但只要你繼續(xù),只要你堅持,總有一天紅日會升起。
總有一天這會發(fā)生,你不再感覺困乏,你的頭腦厭倦了你,厭煩了你,它放棄了引誘你的念頭,它與你的一切就此了結(jié)。于是沒有了睡意,沒有了幻覺,沒有了夢境,沒有了意念。你只是靜坐在那里,什么也不做……一切都是那么的寧靜,一切都是那么的詳和,一切都是那么的愉快。你進(jìn)入了神明,你步入了真實。
你可以坐在任何一個地方,但你所看到的一切不能太激烈。比如物體的移動不能過快。它們會讓你分心。你可以看著樹——那不成問題,因為它們是靜止的,景物是不變的。你可以觀望天空,或只是坐在角落里看著一堵墻。
其次,不要專注于某樣?xùn)|西——要目空一切,因為眼睛睜著,人就會去看任何東西,但你不要去專注于某樣?xùn)|西。不要集中或全神貫注于某件事——只是一個模糊的影像。那會讓你非常地放松。
第三,要舒緩你的呼吸。不要人為地去做,而要讓它發(fā)生。讓它順其自然,那會讓你更放松。
第四,讓你的身體盡量保持不動。首先要找到一個舒適的姿勢——你可以坐在枕頭上,或墊褥上,或者任何你喜歡的東西上,但一旦你坐定了,就不要再移動,因為如果你的身體不動的話,你的頭腦也會自動靜下來。在一個移動的身體內(nèi),頭腦會跟著不停地運轉(zhuǎn),因為身體頭腦不是分離的,它們是一體的……。它們是同一股能量。
在開始的時候也許會有一點點困難,但幾天之后你便會非常地喜歡它。你會漸漸地發(fā)現(xiàn),你的頭腦開始層層剝落。終于有那么一刻你只是坐在那里什么也不想。
要領(lǐng):
面對一堵空墻靜坐,保持約一手臂長的距離。雙眼半睜,讓視線輕柔地落在墻上。保持脊背挺直,一只手蓋在另一只手上,姆指相交成橢圓形,盡量保持平靜,堅持三十分鐘。
靜坐的時候,要做到無選擇地覺知,不要將注意力專注于任何一個地方,而要盡量保持善納和警覺,時時刻刻。
禪的笑
一天,佛陀要作一次特別的演講,成千上萬個信徒不遠(yuǎn)萬里地趕來。
佛陀出現(xiàn)的時候,他手持一朵花。時間一點點地流逝,但佛陀卻什么也沒說。他只是看著那朵花。人群開始騷動。而摩訶迦葉(Mahakashyap)則再也忍不住地大笑了起來。
佛陀示意他過去,把花遞給了他,并對人群說:“我發(fā)現(xiàn)一種正確的教導(dǎo)方式。所有能用語言傳授的,我都已經(jīng)傳授給了你們;但對于這朵花,我要把其中的秘訣傳授給摩訶迦葉。”
這是個最有意義的故事之一,因為通過它傳播了禪的傳統(tǒng)。佛陀是源泉、摩訶迦葉是第一傳人,是禪的師祖。佛陀是源泉,摩訶迦葉是鼻祖,而禪的全部傳統(tǒng)——地球上現(xiàn)存的最美好最具生命力的傳統(tǒng),便是以這個故事為源頭開始傳播的。
要試著去領(lǐng)悟這個故事的意義所在。一天早晨佛陀來了,像往常一樣人群已聚集在一起。許多人在等著聆聽他的教誨。但有一件事不同于往常——他手持一朵鮮花。從前他手里從沒有拿過任何東西。人們以為那一定是某人獻(xiàn)給他的花。
佛陀來了,他坐在樹下。人們等了又等,而他就是不說話。他甚至沒有看他們。他只是一直看著那朵花。幾分鐘過去了,幾小時過去了,人們開始變得不耐煩了。
據(jù)說摩訶迦葉忍不住了——他大聲笑了出來。佛陀叫住他,把花給了他,并對聚集的人群說:“一切可以用語言來說的東西,我都已經(jīng)說給你們聽了,而那些不能用語言來講述的,我則傳授給了摩訶迦葉。其中的秘訣是無法言傳的。我把這種秘訣傳給了摩訶迦葉。”
而這就是禪宗的起源。摩訶迦葉成了這把金鑰匙的第一位持有者。以后在印度相繼過有六位傳人,直至菩提達(dá)摩(BOdhi-harma)。他是金鑰匙的第六位傳人,然而他尋遍了全印度,卻找不到一個摩訶迦葉那樣的能人——一個能夠領(lǐng)悟靜默的人,為了找尋一個能將金鑰匙傳給他的人,他不得不離開了印度,否則鑰匙就會失傳。
于是佛教隨著菩提達(dá)摩進(jìn)入了中國,他要在這里尋找一個能將金鑰匙傳授予他的人,一個能領(lǐng)悟靜默的,一個能心與心相談而頭腦不會窘困的人,一個沒有頭腦的人。
這種超越語言的交流只有通過心與心才能實現(xiàn)。于是,整整九年,菩提達(dá)摩找尋了全中國,最后才找到一個人。
這位中國人便成了第七位大師。這把鑰匙至今仍在被傳送著,這把鑰匙仍在那兒;某人仍舊掌握著它。河水并沒有干涸。
我們甚至?xí)蠓鹜又v話,因為那便是我們的全部所知。這是很愚蠢的。你應(yīng)該學(xué)會寧靜地與佛陀在一起,因為只有那樣他才能進(jìn)入你。他可以通過語言敲響你的門,但他卻永遠(yuǎn)無法進(jìn)入你;只有借助寧靜他才能進(jìn)入你,而除非他進(jìn)入,否則什么也不會發(fā)生在你身上。他的進(jìn)入會給你的世界帶來一種新的要素;他進(jìn)入你的心中,會帶給你一種新的心跳,一種新的脈膊,一種新的生命釋放,但只有他進(jìn)入那才成。
摩訶迦葉嘲笑人們的愚蠢。他們在不耐煩地想:佛陀什么時候才會站起來打破這份沉寂,這樣我們就可以回家了?他大笑了起來。
于是笑聲從摩訶迦葉開始,隨著禪的傳統(tǒng)世代相傳。沒有任何一種其它傳統(tǒng)會大笑。在禪宗的寺廟里,人們不停地大笑,大笑,大笑。
摩訶迦葉大笑,在他的笑聲里包含了很多的層面。其中之一便是笑整個場面的荒謬,笑沒有能夠領(lǐng)悟佛陀的寧靜,都在期待著他開口說話。佛陀一生都在強調(diào)真理無法言傳,但每個人卻都還在期待著他講話。
其中之二——他亦在笑佛陀本人,笑他制造的整個可笑的場面,笑他手持鮮花坐在那里,一直注視著那朵花,令每個人都感到那么的不自在,那么的不耐煩。他不停地笑佛陀的這種姿太
其中之三——他笑他自己。為什么直到現(xiàn)在他才剛剛領(lǐng)悟?整件事是那樣的容易簡單。一旦你領(lǐng)悟,你一定會大笑。因為根本就沒有什么可以讓你去領(lǐng)悟的。根本就沒有任何困難需要你去克服的。一切都早已是顯而易見的。你怎么竟會視而不見呢?
佛陀靜坐在那里,而小鳥卻在樹上歡唱,微風(fēng)掠過樹梢,每個人都顯得焦躁不安,摩訶迦葉悟到了。
他悟到了什么?他領(lǐng)悟到其實沒有什么需要去領(lǐng)悟的,沒有什么需要去講述的,沒有什么需要去詮釋的。整個場景是簡單透明的,并沒有什么隱含于其中。沒有必要去探尋,因為一切都在那里,此時此地,在你的內(nèi)在。
他亦笑他自己,笑那么多人所做的可笑的努力,只是為了去領(lǐng)悟這份寧靜——笑如此多的思考。
佛陀叫住他,把花給了他并說:“在此,我把秘訣傳給你。”
秘訣是什么?秘訣就是寧靜和歡笑——內(nèi)在寧靜,外在歡笑。而當(dāng)歡笑出自于寧靜這這種笑便不是塵世的笑,而是神明的笑。
當(dāng)歡笑出自于寧靜,你便不再是拿任何人取笑。你只是在笑整個天大的笑話。而這確實是一個笑話。所以我要不斷地說些笑話給你們聽,因為笑話中包含的道理要比經(jīng)文中多得多。而這本身就是一個笑話,因為在你內(nèi)在,你擁有一切,而你卻到處在尋尋覓覓。這不是笑話又是什么呢?你是君王,卻在街上像個乞丐;你不只是在扮演,不只是在欺騙他人,你亦是在騙你自己說你是個乞丐。你具有一切知識的源泉,卻不停地提問;你擁有一個聰慧的自性,卻自以為無知;你的內(nèi)在是永恒的,而你卻害伯畏懼死亡和疾病。這確實是一個笑話。如果摩訶迦葉笑出來的話,那他做對了。摩訶迦葉仍是寧靜的,他內(nèi)部的河流一直在無聲無息地流淌。他把鑰匙傳給了別人,那把鑰匙依然存在,依然可以開啟門扉。
這是兩個方面。內(nèi)在的寧靜——這份寧靜如此之深,以至于你的生命中沒有顫動;你存在著,但沒有情緒的波動;你只是一泓池水,沒有波濤,甚至沒有泛起一點點漣漪;你的整個生命是寧靜的,安寧的;在你的內(nèi)在,在你的核心處,是寧靜的——而在其界外,則是歡慶與歡笑。也只有寧靜才可能歡笑,因為只有寧靜才能領(lǐng)會這天大的玩笑。
我要告訴你們,與悲傷同在的寧靜只是一種假像,一定有什么地方出了錯。你已經(jīng)誤入了歧途,你已經(jīng)偏離了軌道。只有歡慶才能證明達(dá)到了真正的寧靜。
真正的寧靜與虛假的寧靜之間有何區(qū)別呢?虛假的寧靜總是被迫的。它要通過努力才能獲得。它不是自發(fā)的,它并沒有發(fā)生在你身上。是你人為地使它發(fā)生。
你安靜地坐著,頭腦卻極為騷動。你要壓抑它,于是你便笑不出來。你會變得很傷心,因為歡笑是危險的——如果你大笑你就會喪失寧靜,因為在笑聲里你無法壓抑。歡笑與壓抑是相抵觸的A果你想壓抑,你就不該笑;如果你笑了,一切就都會流露出來。你的真實就會在笑聲里流露出來,你的假面就會消失。
這就是秘訣——其內(nèi)在是寧靜,其外在是歡慶,是歡笑。要喜慶與寧靜。要在你的周圍創(chuàng)造更多的條件——不要強迫你的頭腦寧靜,只需在你的周圍創(chuàng)造更多的條件,從而內(nèi)在的寧靜可以自然流淌。
靜心并不會將你帶入寧靜。靜心只能創(chuàng)造一個寧靜發(fā)生的環(huán)境。而這個衡量的標(biāo)準(zhǔn)應(yīng)該是——每當(dāng)寧靜發(fā)生的時候,歡笑就會進(jìn)入你的生命。你周圍的一切就會欣然歡慶。
當(dāng)寧靜溢時,它就會變成歡笑。它會變得極為洶涌,從而開始向四面八方溢流。他大聲笑著。那必定是一種狂笑,在那笑聲里,摩訶迦葉不存在了。寧靜在歡笑,寧靜開花了。
只有當(dāng)寧靜變成了一種歡慶,你的成道才會完善。因此我要強調(diào),每當(dāng)你靜心之后,你應(yīng)該歡慶。每當(dāng)你寧靜之后,你應(yīng)該享受它,你應(yīng)該心存感激。你應(yīng)該對所有的一切表示深深的感謝,為了你能夠有機(jī)會存在,為了你能夠靜心,為了你能夠?qū)庫o,為了你能夠歡笑。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qianneng/naobo/12464.html
相關(guān)閱讀:只有觀照才會真正舞蹈
雙腦同步技術(shù)(Hemi-sync)
α波與潛意識有最大關(guān)聯(lián)
讓你自己出生有益的暗示
什么是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