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神即一切,而一切即神?珍.羅伯茲(Jane Roberts)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潛意識理論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1970年6月23日星期二

?? (當錄下此節(jié)時,有十六名珍的ESP班的學員在場。在這課里??此地稍微節(jié)略了??在他眾多問題之中,賽斯討論了在我們現在的實相里的組織。見第九章的第五三七節(jié)的有關死后組織的資料。)

在任何時候,如果你想要組織那就會有組織。你構造你自己的存在,而且任一特定時間,你都會選擇具有完全如你所需的那么多組織的那些實相。

在這個實相里,你非!皽惽傻亍睆娬{那將你們連結在一起的所有相似處;你把它們造成一個模式,而非!皽惽傻亍焙雎粤怂械南喈愄帯

從一個廣大的感知領域里,你選擇把你的注意力貫注于某些特定的區(qū)域,而忽略所有其他的。因此就這小小的區(qū)域來說,你們間有完全的協(xié)議。你無法感知的廣大區(qū)域則完全不困擾你,而你也不問關于它的問題。但它卻是存在的。

我以前曾說過:如果你能集中注意力于這些相異處,只是注意那些你能感知卻沒感知的相異處,那么你會驚訝人類竟然能形成任何關于“一個有組織的實相”這種概念。

(做為賽斯,珍看看瑪麗和阿爾特坐著的沙發(fā)。)我現在看著你們兩人之間的地方。當其他人看著這兒坐在講究的藍沙發(fā)上的我們的朋友時,他們看到一個道地有組織的畫面。這兒有一個人(手指出去),那兒有一個人,中間留有空間。這畫面是蠻平衡的。它顯得完美而有組織。

可是,在我們的兩位朋友之間的空間卻并不是“空”的。你們認為它是“空”的,因為你們看不到在那兒有什么東西。畫面看來非常有組織。可是,只要你一旦了悟這畫面是不完整的,那你們必然會開始問新的問題,而關于“完美的組織”的老概念就消失了。

如你所知,你們并不感知在這房里到處游走的原子和分子,也看不到充滿了我們兩位朋友之間的空間的原子和分子,也不知那些力量??力場??的存在。

既然他們坐在沙發(fā)上,那沙發(fā)的作用就是聯(lián)合他們。他們到底坐在什么上?即你們感知為實體的“虛空”。

其實,若沒有你們特有的肉體感官,你們不會感知沙發(fā)為實體。與你們有不同感知機制的意識,對我們現在已出了名的藍沙發(fā)并不知覺。你們造成這組織。你們的思想感知一個組織。你們執(zhí)行這組織,而真的是創(chuàng)造了它。

(由一位同學來的問題:“我們全都創(chuàng)造相同的組織而看見相同的沙發(fā)嗎?”

(對瑪麗和阿爾特:)我有把握你們兩個人都大致同意你們是坐在一張沙發(fā)上。你們并沒感知相同的沙發(fā)。你們只感知你自己的“意念結構”,卻看不到別人的“意念結構”。心電感應地,你轉換你的意念以與你所知的別人的想法合作。你們彼此同意沙發(fā)在這兒。

一點不假的,確在你們的物質系統(tǒng)內??因我知道這是下一個問題??你們能丈量你們的沙發(fā)。我隨時準備有人會拿只尺來量它,然后對我說這沙發(fā)是這樣長:這怎么能說它不是同一張沙發(fā)呢?

可是,在你們的物質系統(tǒng)內,儀器本身就是扭曲的,自然它們會與所量的東西同意。沒有理由不如此。心電感應地你們全同意物體所放的地點,以及它們的尺寸。

你們以一種奇怪的方式來運用原子和分子,你們把你們的概念移置到它們上面。你們以某種特定方式感知它們。我并沒在怪你們,在我的時代,我也曾那樣做過,這里面自有很好的理由。

但事實是物體并不是實質的,除非當你相信它是的時候,而“組織”是由你內心移置到外在之上,而非由外在移置到你身上的。

你形成了你所知的實相,縱使這桌子支持住你的手臂,而你能靠在它上面寫字,我仍要告訴你桌子不是實體的。

只要你能在上面寫字,這并沒什么差別,只要你能坐在你的藍沙發(fā)上,它也沒什么差別。但當你離開你的實質系統(tǒng),而肉體的感知不再是定規(guī)的時候,那時你就必須學習新的“基本假設”了。

“基本假設”即那些在任何實相系統(tǒng)里,你們所同意的定律。舉例來說,你們“同意”什么物體是實質的??它們到底是或不是并沒什么區(qū)別,只要你們對這點同意。

你們的意識應該在一個身體內,你們死也不愿被發(fā)現你的意識在你的身體外面。那是個禁忌!其實,事實是你的意識并沒被囚禁在你的身體之內;但只要你相信它是的,再次的,你就死也不肯被人發(fā)現你的意識在身體外面。而當你真的發(fā)現它在外面時,的確將會有些驚愕。

還有其他你當作是實相的基礎基本假設。在實相的其他層面,也有其他的基本假設。這些都是你用以轄治你的經驗的仿佛成立的定律。想到紙不是實體,而筆也不是的話,那我們的記錄者還做得真不錯呢!你們能用“虛空”做出來的東西實在可驚!

(休息和討論。)

你們真的是多次元的人格,如我以前說過的。你們發(fā)展到某一點的時候,你們會越來越覺察你們本來面目的真實本質。舉例來說,你的一部分對你們剛才討論的“脈動”就非常的覺察,它也覺察到“記憶”的脈動性質。

當這脈動是在這物質實相之內時,那時你們,如你們所知的你們自己,有對“這個存在”的記憶。當這脈動是在另一次元中的時候,就有對“那個存在”的記憶。其實你們整個本體有一個部分有這兩者的記憶。整個的人格結構居住在許多次元里,并且是同時的。

你們對任何心理學概念還處在最開端的地位。你們對你們現在是什么根本就不了解;而就如我以前說過的,當你問我有關死后生活的問題的時候,你自動地轉移??如果你肯原諒我這么說??這“無知”到下一個領域里。

因此,有時我不知如何回答你們的問題。你們正在學習認識你們自己,以你們現在進行的速度,那還得花你們相當的時間!

現在:當你正確地了解如何用“心理時間”的時候,那么你就多少能學著改變你意識的本質與焦點。你能把它轉向許多方向,你也能把它自物質實相轉開而貫注在其他的方面。

這并不指你的肉身會孤獨無助地被留在此,它的真意是指你將開始探索你自己的實相,以及你在其中存在的那些其他的實相。

不過,你必須甘愿承認有其他的次元而你存在于其中。你也必須對你的血肉之軀有信心??相信當你回來時它會在這兒,我向你保證它會的。別無他法??我再重復一遍??別無他法可以獲得關于其他實相的親身的情報,除了經由對你自己意識的探索與操縱之外。

當我跟你們說話時,我極少用象“愛”這種字眼。我沒告訴你有一位“神”在一扇黃金的門的另一邊等著你。我也不會為了使你安心而告訴你:當你死了,“神”會以所有它的無上慈悲等著你,而你的責任就到此為止。因而就如我昨晚在最后一章里所說的,我對懶惰者沒有提供希望,因他們不會找到永遠的安息。

可是,經由在你們自己內心的游歷,你將會發(fā)現你的意識與其他意識的統(tǒng)一性。你將發(fā)現把“意識”賜給所有的東西的那“多次元的愛與能量”。

這不會令你想要躺在那眾所周知的慈懷里安息,反而會激勵你在“創(chuàng)造”這件工作上做得很好;而你的確會發(fā)現并感受到那種“上帝臨在”的感覺,因為你將在分子之舞的背后,也在你自己內與你的鄰居內感覺到它。

這么多人所想要的是一位走過大街,對大家說:“主日快樂。我就是我,追隨我吧!”的“神”。

但“神”是巧妙地隱藏在它的創(chuàng)造物內的,因此它即一切,而一切即它;在認識萬物的時候你就認識了它。

(休息與討論)

你們對“心理時間”討論了很多。我并不光是指我教的冥想方法。我的確是指你們主動去做的主觀活動與探索。你們懂嗎?我很高興!

實際上,你現在就與“神”同在。沒領悟到這點的,正是你自己。你明白嗎?

你曾相信過許多故事,象征性地說,它們是非常重要的。如我先前說過的,它們在你們的生活與你們的發(fā)展中有其地位,但有些時候你們必須把它們放下,而沒有它們,有一陣子你們也許會感到孤獨。

(問題:那么我們是需要那些信念作我們發(fā)展的一部分??縱令我們后來把它們舍棄?)

是的,縱令有些象我自己這樣的人將會到來而拿走了慰藉人的毛毯??因為雖然早先它們幫助你成長,過了一會兒它們卻會阻礙你的發(fā)展。

不過,事實仍然是:要找到“神”你并不是非死不可,“一切萬有”就是當下,而現在你就是“一切萬有”的一部分。如我常告訴你們的,你們現在就是一個“靈”。

現在,發(fā)展的大道就是開放的。如果你想的話,現在你就能出發(fā)并探索非物質的環(huán)境,但我看不到任何學生沖進那隱形的門口!

現在我將結束我們的課。但我希望你們都仔細地讀我所說過的話的副本。偶爾,當你沒有其他事可做時??沒有更好的事可做時??那就試試,試著感覺你意識的脈動里的空檔,試著跳過那空隙!

我問你們全體道晚安。

(十一點二十五分。)

ESP班的課

??? 1970年6月23日之前

(這是珍的一個學生所保留的,是幾節(jié)不是遺失了就是沒完全錄下來ESP課之中,所剩的殘章斷簡,見第九章。)

真正的靈性是一件喜樂而且入世的事,與大人的假正經不相干,與冗長的話和充滿悲愁的面孔也不相干。

它卻的確與在你內的意識之舞有關,以及在你心里的心靈探險的感覺有關。

那就是靈性的意義;而如我以前告訴過你的,如果我能的話,我愿在屋里跳一下快活的舞,好讓你明白你的活力并不倚賴一個肉身形象。

它既不倚賴你的青春,也不倚賴你的身體。你的活力搖鈴且歌唱,響徹這宇宙,響徹你整個人格。使得所有的創(chuàng)造成為可能的是一種喜樂感。

因此當你拉長了臉時不要以為你是富有靈性,當你為你的罪而貶低自己時不要以為你是靈性。在你們系統(tǒng)內的季節(jié)來而復往,不論你以為你是罪人或圣人,太陽仍照在你臉上。

宇宙的活力就是創(chuàng)造性、喜樂和愛,而那即靈性,那就是我要告訴我的書的讀者們的。

現在,如我答應過你們的,休息一會兒……

(編輯:)

賽斯(Seth)與珍.羅伯茲(Jane Roberts)簡介

1963年,美國女詩人珍.羅伯茲(Jane Roberts)忽然收到賽斯(Seth)所傳來的訊息。珍.羅伯茲與賽斯長達20年的合作,傳下了如今風行歐美,成為新紀元運動中心思想的“賽斯資料”(賽斯書)。賽斯資料詳述了羅伯茲與賽斯接觸的經過,說明了超感官能力的開發(fā)、輪回的意義與結構、多次元時空的實相、人類超越肉體的“本體”等重要的心靈課題。

相關鏈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qianyishi/66509.html

相關閱讀:潛意識的10大刺激源
自我暗示三大規(guī)律
『潛意識巨人』-《自信的能量》
決定你祈禱結果的,并非是你意識中相信的圖景,而是潛意識深處的
心理暗示對人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