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不錯的,每年清明都是陰雨連綿,正好寄托人們的哀思。
每逢清明,父母都會起早,燒鍋做飯,蒸上幾碗魚肉,然后帶上我們,去給地下的親人們掃墓。爺爺?shù)膲灪芙,就在村外,到了墓前,父親會用上鐮刀,細細的將墳墓上的草除去,傳說那是親人的頭發(fā),要輕輕“梳理”“剪去”,可馬虎不得。除完草,母親擺上魚肉,燒上幾柱香,放上幾串鞭炮,“啪啪”聲傳得很遠,似乎在提醒爺爺,兒孫們來看你了。給爺爺掃完墓,其它親人按照親疏,依秩序祭拜,不能有所遺漏,在農(nóng)村的習俗,遺漏代表著不孝順,誰也不敢擔當這樣的罪名。到了中午,我們祭完回家時,青山中,已是白幡點點,在風中飄揚。
下午,做清明果是一樣盛事。母親拿出前幾日采摘來的的清明草,在水中煮熟煮透,和上米粉,加入以蘿卜為主,蝦仁、豬肉為輔的餡,捏成花狀,很是精致。每當此時,我也會卷起袖子,上陣捏果,雖然不成樣子,但蒸熟后吃起自己做的清明果,味道更覺鮮美。
這清明果啊,也算是為這哀傷的清明節(jié),增添了一點生氣。關于清明節(jié)的日記300字
紫陽一小 詹筱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riji/1147410.html
相關閱讀:難忘的六一兒童節(jié)作文500字
游孔廟_清明節(jié)日記200字
為雅安祈福日記100字
豬籠草
六一作文:一個不同的兒童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