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對他悲劇命運的哀傷,對他“宇宙的精靈,萬物的靈長”的贊嘆,對他……
四個不同的幾何圖形,有人看出了圓的光滑無棱,有人看出了三角形的直線組成,有人看出了半圓的方圓兼濟,有人看出了不對稱圖形獨到的美……
不妨套用蘇軾的一句“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是的,生活是一個多棱鏡,總是以它變幻莫測的每一面,面對生活中的每一個人。不必介意別人的觀點不同,不必擔心自己的思維偏差,堅信你自己的眼睛,因為你用敏銳的視角去注視這個世界,執(zhí)著你的感悟,因為你用善感的心靈去體味這多彩的人生。
同是一個甜麥圈,悲觀者只看見一個空洞,而樂觀者卻品味到它的味美。
同是交戰(zhàn)赤壁,蘇軾高歌“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杜牧卻低吟“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同是“誰解其中味”的《紅樓夢》,有人聽到了封建制度的喪鐘,有人看見了寶黛的深情,有人悟到了曹雪芹的良苦用心,也有人只津津樂道于故事本身……
是的,我的心執(zhí)著于我見、我聞、我悟。
100年的風雷激蕩,100年的高歌猛進,100年的滄桑風云,100年的璀璨輝煌。當這樣一個沉甸甸的100年活生生地鋪展至自己眼前時,我問自己:20世紀留給人們的是美麗、璀璨,還是痛苦和悲愴?
20世紀人類從無知走向已知,從落后、蒙昧走向文明與開化。20世紀人類社會從立法走向執(zhí)法,從無序走向有序。20世紀,電話、手機、商務通的發(fā)明;電腦、互聯(lián)網(wǎng)、伊妹兒的出現(xiàn);汽車、火車、飛機的制造,使人們獲得了更多的資訊、更快的服務。于是到了20世紀末,人們走入了信息時代。
這,是歷史的進步、是社會的進步?墒菓{此我們就能說20世紀很美麗嗎?
不能———
抬頭尋找天空的翅膀,候鳥出現(xiàn)了它的影跡,帶來遠處的饑荒、無情的戰(zhàn)火,依然存在的消息。
———引記
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zhàn),近一億生靈死于非命,從希波到十字軍東征,從希特勒的奧斯維辛集中營到日寇在華北的細菌試驗場。以往的人類歷史,可以說是交織著滿足人類無限貪欲而展開的狼煙與鐵血。
20世紀確實取得了巨大成就,它養(yǎng)育了最多的人口,但也葬送了最多人的生命。它創(chuàng)造了高科技,但也發(fā)明了核武器。
這一切說明了什么?說明了20世紀物質(zhì)與科學技術(shù)突飛猛進的同時,人類的精神家園、人類的道德意識可謂是花果飄零。可看看巴以沖突中的流血犧牲,看看菲律賓的人質(zhì)危機,人類啊,難道還要我們的心智像雨、像風,以對道德的沉淪來拯救我們這個越發(fā)脆弱的星球嗎?20世紀人類對環(huán)境的破壞就更令人堪憂。廢氣污染了天空、廢水污染了海洋,溫室效應的增加、兩極冰山的融化,無不構(gòu)成人類生活與發(fā)展的危機,美國作家阿西莫夫說得好:瞧瞧我們都干了些什么!我們把陸地變得千瘡百孔,把天空弄得污煙瘴氣,把海洋變成一個巨大的垃圾場。夠了,夠了!不是篇幅不夠,而是我不忍心再一一列舉。
人類從來沒有像20世紀這樣獲得如此迅猛的發(fā)展,也從來沒有像20世紀這樣遭受如此深重的災難。
這,是一個時間、空間、塵世間斗轉(zhuǎn)星移的世紀;這,是一個家事、國事、天下事滄海桑田的世紀?蛇@是一個讓我們?nèi)祟愖阋宰晕康氖兰o嗎?
有美麗、有悲愴,有璀璨、有痛苦,答案是豐富多彩的。但無論如何,我的心中都有一首歌:唱出你的熱情,伸出你的雙手,讓我擁抱著你的夢,讓我們的笑容擁抱著明天的驕傲,讓我們期待:明天會更好!
否認答案的多樣性,就是否認世界,否認生活,否認真實。
不愿看到未來的中國,成為小腳般的畸形。
五
可喜的是,中國也有推陳出新的傳統(tǒng)。早在幾千年前,《戰(zhàn)國策》中就對堅持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陳舊思想進行尖銳的諷刺。
因之,有了商君。
后來,有龔自珍高唱“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現(xiàn)如今,我們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走的可不是蘇聯(lián)的老路。
六
新時代在召喚,豐富多彩本來就是這個世紀的主題,我們可得跟上思維的列車,叫地球震驚于這個五彩綜紛的新國度。
我又在想:這大概就是西部大開發(fā)時不易建一條公路的原因了吧?有了路網(wǎng),有了選擇,才會騰飛!
你又選擇哪條路?
世界的多元化必然導致解答的不唯一性。感謝這不唯一性吧:正因為此,我們才有可能展開聯(lián)想的翅膀,騰飛于這豐富多彩、變幻無常的天地間。
一
凡是棋壇的高手下棋,都是不拘泥于棋譜,隨心所欲的擺布,酣暢淋漓地拼殺,為了勝利,出手變幻無窮。棋手的最高境界,成了多樣化的解答的最好詮釋。
試問:世上有哪兩局棋是一模一樣的呢?
二
有了多樣,才有了比較。各種各樣的方法羅列于我們的面前,是為了給我們挑選。別出心裁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更好地解決問題,才是我們的動機之本。
曹沖稱象,不用稱桿而用船;高斯算數(shù)列,不計算而是“湊數(shù)”……不排斥傳統(tǒng)方法的可行性,但更無法否認新路的妙處。
泱泱歷史之海,蕩出了多少個另辟蹊徑?
三
但是種種解題之道,決非浮于事物表面,一目了然。你得動用思想,探尋奧秘。即便是“妙手偶得之”,也得有量變的積累。啟動聯(lián)想的發(fā)動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發(fā)散,遷移,你才能由衷地贊嘆:“這個世界本來很精彩!”
四
我們中國人,似乎有墨守陳規(guī)的傳統(tǒng)。一就是一,二就是二,1+1永遠是2,守規(guī)矩成了人們眼中最好的美德。
“雪化了就是春天”,判錯,因為標準答案是“水”。
“臨危不懼”,判錯,因為標準答案是“視死如歸”……
血紅的大叉,停手吧,你們可知道,你們在纏繞著怎樣鮮靈的魂魄啊!
高考已經(jīng)進行了二十分鐘,我絞盡腦汁使自己的答卷接近那唯一的標準答案。這時,我看見了這道作文題:“答案是豐富多彩的”。
答案是豐富多彩的,沒錯!這個世界之所以美麗,就在于它每時每刻的不確定性,沒有人希望自己的生活是一出已排好的戲劇,正是標準的多樣性,答案的千變?nèi)f化才構(gòu)成了我們真實而不可預知的生活。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而與我們最密切的莫過于二十余年前關(guān)于“改革”的決策了。那時,文革制造的混亂局面還未得以控制,人們又面對著一個必須正視的問題:“我們該以怎樣的方式生活下去?”答案似乎顯而易見:“像以前一樣”。正是這種答案的唯一性使人們茫然。恰在這時,改革的風潮掀起了,這個正確決策的意義不僅僅在于它多么迅速的發(fā)展了生產(chǎn)力,更重要的是它給予了封閉的國家換一個角度思考的機會,它還給了人民提出另一個答案的權(quán)利,從這個角度講,答案的豐富就意味著思想的多樣性,社會的開放性以及人們的自由與權(quán)利。
答案是豐富的,那么標準的存在還有價值嗎?這樣的疑問聽上去蠻有道理,但細細推敲,漏洞便顯而易見了,試問,失去了衡量行為的對錯的標準——法律,秩序二字從何談起?失去衡量人性善惡的標準——道德,我們的精神家園又該到何處尋覓?不可否認,這個社會的標準有著太多不盡人意的地方,標準的保守與思想的開放、答案多樣之間的矛盾壓抑了太多創(chuàng)新的想法,甚至阻礙了社會前行的道路,然而解決這樣的矛盾,我們需要做的是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不斷地完善標準,豐富標準,對標準在深度上廣度上加以拓寬,使之與社會的開放相吻合,而決不是為了迎合答案的豐富便“砍”去標準,使每一種答案都成了正確答案,過分的自由對于社會而言,才是致命的傷害。
其實,改革“標準”,允許更多的“答案”出現(xiàn)對于未來中國的意義不亞于保持8%的經(jīng)濟增長速度。改革的步伐或許該從現(xiàn)在開始邁起,當我們正在經(jīng)歷的高考可以多一些寬容,不再用一份標準答案來限制所有思想的時候,那艱難的第一步便已邁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riji/794694.html
相關(guān)閱讀:暑假旅游作文100字
摘桑果日記50字
愉快的周末日記50字
感懷中秋_中秋節(jié)日記四則150字
四年級春節(jié)爬山日記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