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下面是對《我愛這土地》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 )
假如我是一只鳥,
我也應(yīng)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
這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問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A.詩人未用“珠圓玉潤”之類詞語而用“嘶啞”來形容鳥兒鳴唱的歌喉,使人體味到歌者經(jīng)歷的坎坷、悲酸和執(zhí)著的愛。
B.關(guān)于“土地”、“河流”、“風”、“黎明”的一組詩句,抒寫了大地遭受的苦難,人民的悲憤和激怒,對光明的向往和希冀。C.“——然后我死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這一句詩形象而充分地表達了詩人對土地的眷戀,而且隱含獻身之意。 D.“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這兩句詩中的“我”,指喻體“鳥” 而不是指人自己。
26.對下面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 )
纖 夫
廖公弦
一個個埋頭拉纖,
一個個躬著背拉船,
能拉走一天天,
能拉去一年年,
這幾十條繩索,
拉著中國的時間。
我們向纖夫們致敬,
愛他們勤勞勇敢,
晨把太陽拉出,
夜把新月拉彎,
但是,別再勞駕纖夫,
去拉歷史的航船。
A.這首詩的寫作目的是通過纖夫的形象歌頌中國勞動人民任勞任怨、勤勞勇敢的精神。
B.纖夫的形象是中國勞動人民的化身,詩人借纖夫的形象對中國歷史作了深刻的反思。
C.詩中運用了夸張、比喻的修辭方法,.這些修辭方法的運用使詩的主題得到了更好的體現(xiàn)。
D.詩人在詩中表達了一種變革社會、加快歷史前進步伐的愿望。
答案:
25.D解析:D項中說“我”不指喻體“鳥”而不是指人自己,錯!艾青在詩里通過喻體“一只鳥”的形象描寫,表現(xiàn)了自己。我們從那只鳥對土地執(zhí)著的愛,可以感受到詩人執(zhí)著的愛,因此鳥的形象與詩人形象是合二為一的。
26.A解析:寫作目的并不在于A,而在于D,它表達了對纖夫的同情,通過對纖夫的同情,表達對變革社會、加快歷史前進步伐的愿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1005221.html
相關(guān)閱讀:李清照《浣溪沙?繡面芙蓉一笑開》閱讀答案附賞析
王昌齡《同從弟南齋玩月憶山陰崔少府》閱讀答案附賞析
蘇軾《有美堂暴雨》閱讀答案附賞析
黃庭堅《南歌子》高考詩歌鑒賞閱讀賞析答案
蘇軾《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墻》閱讀答案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