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梁書?劉?傳》“末帝遣?屯兵魏縣”閱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古詩詞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末帝①遣?屯兵魏縣。莊宗②入魏,?以為晉兵悉從莊宗赴魏,而太原可襲,乃結草為人,執(zhí)以旗幟,以驢負之往來城上,而潛軍出黃澤關襲太原。晉兵望梁壘旗幟往來,不知其去也,以故不追。鄂至樂平,遇雨,不克進而旋,急趨臨清,爭魏積粟,而周德威已先至,?乃屯于莘縣,筑甬道及河以饋軍。
久之,末帝以書責鄂日:“閫外③之事全付將軍,河朔諸州一旦淪沒,今倉儲已竭,飛挽④不充,將軍與國同心,宜思良畫!”?報日:“晉兵甚銳,未可擊,宜待之。”末帝復遣問?必勝之策,?日:“臣無奇術,請人給米十斛,米盡則敵破矣!”末帝大怒,誚?日:“將軍蓄米,將療饑乎?將破敵乎?”乃遣使者監(jiān)督其軍。?召諸將謀日:“主上深居禁中,與白面兒⑤謀,必敗人事。今敵盛,未可輕動,諸君以為如何?”諸將皆欲戰(zhàn),?乃悉召諸將坐之軍門,人以河水一杯飲之,諸將莫測,或飲或辭。?日:“一杯之難猶若此,滔滔河流可盡乎?”諸將皆失色。
是時,莊宗在魏,數(shù)以勁兵壓?營,?不肯出,而末帝又數(shù)促?,使出戰(zhàn)。莊宗與諸將謀曰:“劉?學《六韜》,喜以機變用兵,本欲示弱以襲我,今其見迫,必求速戰(zhàn)。”乃聲言歸太原,命符存審守魏,陽為西歸,而潛兵貝州。?果報末帝日:“晉王西歸,魏無備,可擊。”乃以兵萬人攻魏城東,莊宗自貝州返趨擊之。?忽見晉軍;驚日:“晉王在此邪!”莊宗與符存審為兩方陣夾之,?為圓陣以御晉人。兵再合,?大敗,南奔。
朱友謙叛,陷同州,末帝以?為河東道招討使,行次陜州,?為書以招友謙,友謙不報,留月余待之。尹皓、段凝等素惡?,乃譖之,以為?與友謙親家,故其逗留以養(yǎng)賊。及兵敗,詔歸洛,鴆殺之。
(摘編自《舊五代史·梁書·劉?傳》)
【注】①末帝:指朱友貞,后梁皇帝,帝號末帝。②莊宗:指李存勖,晉王李克用的長子,后唐王朝的建立者。③閫外:城外。④飛挽:指迅速運送糧草。⑤白面兒:白面書生。⑥洛:洛陽。
2、對下列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不克進而旋克:攻克
B、誚?日誚:責備
C、陽為西歸陽:通“佯”,假裝
D、行次陜州次:駐扎
3、下列四組中,全都直接體現(xiàn)劉?“機變用兵”的一組是(3分)
①乃結草為人,執(zhí)以旗幟,以驢負之往來城上
②晉兵甚銳,未可擊,宜待之
③主上深居禁中,與白面兒謀,必敗人事
④莊宗在魏,數(shù)以勁兵壓?營,?不肯出
⑤乃聲言歸太原,命符存審守魏
⑥乃以兵萬人攻魏城東
A、①⑤⑥B、①②④C、③④⑥D、②③⑤
4、下列對文章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劉?善于用兵,得知莊宗帶兵到魏縣,便用計迷惑晉兵,暗中率軍奔襲太原。
B、末帝十分信任劉?,把城外的事全都托付給他,并交代他要及早謀劃良策。
C、末帝催劉?出兵,劉?認為晉兵士氣旺盛,極力勸說眾將應耐心等待時機。
D、莊宗知道劉?陷入困境,便設計引他出兵魏縣,然后與符存審夾擊把他打敗。
5、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1)本欲示弱以襲我,今其見迫,必求速戰(zhàn)。(3分)
(2)及兵敗,詔歸洛,鴆殺之。(3分)

參考答案
2.(3分)A(能夠)
3.(3分)B(③是劉?對末帝指責的看法;⑤是莊宗的計謀;⑥是劉?中計,帶兵攻魏)
4.(3分)B(“梁末帝十分信任劉?”有誤,原文第二段的相關內(nèi)容表現(xiàn)的是末帝對劉?的不滿和責備,這恰恰說明末帝并不“十分信任劉?”)
5.(6分)
(1)(3分)(劉?)本來想用表示軟弱的方法來襲擊我們,現(xiàn)在他被末帝催逼,一定謀求快速開戰(zhàn)。(意思對、語句通順l分,“示弱”“見”翻譯正確各1分)
(2)(3分)等到(劉?)打了敗仗后,(末帝)就下詔讓他回洛陽,用毒酒毒死他。(意思對、語句通順l分,“歸”“之"翻譯正確各1分)

[參考譯文]
后梁末帝派遣劉?把軍隊聚集在魏縣。莊宗進入魏縣,劉郡認為晉兵都跟隨莊宗去魏縣,太原(空虛)可以偷襲,就把草編結為草人,并讓(草人)手持旗幟,用驢馱著在城頭上來回走動,自己卻秘密率軍出黃澤關奔襲太原。晉軍看到梁軍營壘上旗幟往來,不知道他們已經(jīng)離開了,因此沒有追趕。劉郡軍隊到達樂平時遇到大雨,不能前進而回師,并急速趕往臨清,(想)爭奪魏縣屯積的糧食,然而周德威已先趕到,劉鄂只得把軍隊駐扎在莘縣,修筑通道至河邊用來(等待朝廷)為軍隊提供糧草。
過了很久,末帝寫信責備劉?說:“城外的事全部托付給將軍,河朔各州一旦淪陷,現(xiàn)在倉庫儲存的糧食已經(jīng)用盡,迅速運送糧草也不充足,將軍與國家一條心,應該早謀良策!”劉?回信說:“晉的軍隊很精銳,現(xiàn)在還不能出擊,應等待時機。”末帝又派人問劉?必勝的謀略,劉?說:“我沒有奇特的方法,請發(fā)給每人十斛米,米吃完就能破敵軍了!”末帝大怒,責備劉?說:“將軍儲備糧食,是要解除饑餓,還是要擊敗敵軍呢?”于是派使者監(jiān)督他的軍隊。劉郡召集眾將商議說:“皇上深居宮中,與白面書生謀劃,用人必定失敗。現(xiàn)在敵人士氣旺盛,(我們)不可以輕舉妄動,各位認為怎么樣?”眾將都想出戰(zhàn),劉?于是就召集眾將,讓他們都坐在軍營門口,(讓)每人拿一杯河水喝,眾將不能推測(他的用意),有的喝有的撞辭。劉?說:“喝一杯水尚且如此困難,那滔滔河流能喝得完嗎?”眾將都大驚失色。
這時,莊宗在魏縣,多次用強兵逼近劉?軍營,劉郡不肯出戰(zhàn),而末帝又多次催促他,要他出戰(zhàn)。莊宗與眾將商議說:“劉?學過《六韜》,喜歡用機動靈活的方式用兵,本來想用表示軟弱的方法(讓我們麻痹)來襲擊我們,現(xiàn)在他被末帝催逼,一定謀求快速開戰(zhàn)。”于是到處宣揚要回太原,命令符存審守衛(wèi)魏縣,(自己)假裝西歸,卻把軍隊秘密留在貝州。劉?果然報告末帝說:“晉王已經(jīng)西歸,魏縣沒有防備,可以出擊了。”于是,(他)就率領一萬人的軍隊攻打魏縣城池的東面,這時,莊宗從貝州返回趕來攻擊他。劉?突然看見晉軍,驚恐地說:“晉王還在此地嗎?”莊宗與符存審擺成兩個方陣夾擊他,劉?擺成圓陣來抵御晉軍。雙方兩次交戰(zhàn),劉?大敗,向南逃跑。
朱友謙叛亂,攻陷同州,末帝任命劉?為河東道招討使,軍隊駐扎在陜州,劉?寫信來招降友謙,友謙不回復,(劉?)停留一個多月等待他(歸降)。尹皓、段凝等人平時憎恨劉?,就誣陷他,認為他和友謙是親家,故意逗留來豢養(yǎng)叛賊。等到劉?打了敗仗后,(末帝)就下詔讓他回洛陽,用毒酒毒死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1054700.html

相關閱讀:詩詞賞析:中國古代詩人們的友情
《臨平道中》閱讀答案及賞析
《次韻平甫金山會宿寄親友》閱讀答案
王安石《上邵學士書》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貞觀元年,太宗謂房玄齡等日”閱讀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