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荊軻刺秦王》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高中古詩詞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秦將王翦破趙,虜趙王,盡收其地,進(jìn)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懼,乃請荊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則雖欲長侍足下,豈可得哉?”荊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謁之。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夫今樊將軍,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誠能得樊將軍首,與燕督亢之地圖獻(xiàn)秦王,秦王必說見臣,臣乃得有以報太子。”太子曰:“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愿足下更慮之!”
荊軻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見樊於期,曰:“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父母宗族,皆為戮沒。今聞購將軍之首,金千斤,邑萬家,將奈何?”樊將軍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顧計不知所出耳!”軻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而報將軍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為之奈何?”荊軻曰:“愿得將軍之首以獻(xiàn)秦,秦王必喜而善見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其胸,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將軍豈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jìn)曰:“此臣之日夜切齒拊心也,乃今得聞教!”遂自刎。
太子聞之,馳往,伏尸而哭,極哀。既已,無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于是太子預(yù)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趙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藥淬之以試人血濡縷人無不立死者。乃為裝遣荊軻。
燕國有勇士秦武陽,年十二,殺人,人不敢與忤視。乃令秦武陽為副。
荊軻有所待,欲與俱,其人居遠(yuǎn)未來,而為留待。
頃之未發(fā),太子遲之。疑其有改悔,乃復(fù)請之曰:“日以盡矣,荊卿豈無意哉?丹請先遣秦武陽!”荊軻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測之強(qiáng)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今太子遲之,請辭決矣!”遂發(fā)。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復(fù)為慷慨羽聲,士皆?目,發(fā)盡上指冠。于是荊軻遂就車而去,終已不顧。
(節(jié)選自《荊軻刺秦王》)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于是太子預(yù)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趙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藥淬之/以試人/血濡縷/人無不立死者
B.于是太子預(yù)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趙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藥淬之/以試人血/濡縷人/無不立死者
C.于 是太子預(yù)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趙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藥淬之/以試人/血濡縷/人無不立死者
D.于是太子預(yù)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趙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藥淬之/以試人血/濡縷人/無不立死者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足下,對對方的尊稱,譯為“您”。屬于歷史詞,現(xiàn)已不再使用。
B.金,先秦甚至秦漢時期,白銀還沒有成為貨幣,“金”就是銅。
C.祖,此處指臨行時祭祖先,引申為餞行和送別。
D.變徵,古時音樂分宮、商、角、徵、羽、變宮、變徵七音,變徵是徵音的變調(diào),聲調(diào)悲涼。
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樊於期因為家境貧困受到太子丹的接濟(jì),所以當(dāng)太子丹希望得到樊將軍的首級來獻(xiàn)給秦國,以便完成刺秦計劃時,樊於期毫不猶豫地答應(yīng)了。
B.荊軻對樊於期說,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國之患”,“報將軍之仇”,除“燕國見陵之恥”,表現(xiàn)了荊軻為國分憂的思想品質(zhì)。
C.過了一陣還沒動身,太子嫌荊軻走晚了,懷疑他有改變初衷和后悔的念頭,就又請求他早點動身,這一情節(jié)表現(xiàn)了太子丹生性多疑的性格特點。
D.易水訣別的場面,作者通過“士皆垂淚涕泣”“士皆?目,發(fā)盡上指冠”等細(xì)節(jié)描寫,渲染了凄涼悲愴的氛圍和同仇敵愾的氣勢。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誠能得樊將軍首,與燕督亢之地圖獻(xiàn)秦王,秦王必說見臣,臣乃得有以報太子。(5分)
(2)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其胸,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5分)


參考答案
4、C 于是太子預(yù)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趙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藥淬之。以試人,血濡縷,人無不立死者。
5、C 祖,臨行祭路神,引申為踐行和送別
6、A (“窮困”,不是家境貧困,而是“不得志,走投無路”的意思)
7.(1)果真能夠得到樊將軍的首級及燕國督亢一帶的地圖獻(xiàn)給秦王,秦王一定高興地召見我,我就有辦法來報答太子了。
(2)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用匕首)刺他的胸膛。這樣,將軍的仇報了,燕國被欺侮的恥辱也除掉了。

參考譯文
秦國的將領(lǐng)王翦打敗了趙國,俘虜了趙王,占領(lǐng)了所有趙國的土地,派兵向北侵占土地,一直到燕國南邊的邊界。   
太子丹非常的恐懼,于是就去向荊軻詢問辦法,說:“秦兵早晚要渡過易水,如果這樣那么我雖然想長久地侍俸您,恐怕是不行了?”荊軻說:“即使是你不說,我也要采取行動了。如今空手而去,恐怕也沒有什么信用,那么秦王也就無法接近了。現(xiàn)在樊將軍,秦王用千斤的黃金外加一萬戶人口的封邑來懸賞他的頭。如果能夠得到樊將軍的頭和燕國督亢的地圖獻(xiàn)給秦王,秦王一定會很高興地接見我,那么我才有辦法來報答太子。”太子說:“樊將軍因為無路可走投奔我,我實在不愿意因為我太子的緣故,而傷害了尊長,希望您能夠重新考慮一下!”   
荊軻知道太子不忍心,于是私下里悄悄地去見樊於期,對他說:“秦對你樊於期,可以說是十分地刻毒。父母宗族,都被殺害。如今聽說用萬戶邑、千斤金來懸賞將軍的頭,你打算怎么辦?”樊將軍仰天長嘆,流著淚說:“我常常想起來,就痛入骨髓,只是不知道該怎么辦?”荊軻說:“如今有一句話,一可以解除燕國的后患,二可以替你樊將軍報仇雪恨!怎么樣?”樊於期走上前說:“到底怎么做?”荊軻說:“希望借你樊將軍的頭獻(xiàn)給秦王,秦王必然非常高興,樂意見我。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用匕首刺他的胸,這樣那么就可以一報將軍之仇,二雪燕國被欺侮的恥辱。將軍你可愿意?”樊將軍脫下一只衣袖,握住手腕走上前說:“這是讓我日夜的痛心的事,到現(xiàn)在才能夠聽說!”于是自殺。   
太子聽說以后,連忙驅(qū)車趕到,伏在尸體上大哭,哭得非常傷心。但已經(jīng)是無可奈何的事了,于是收拾好樊於期的頭,用盒子裝好。
太子聽說了這件事,趕著馬車跑去,伏在樊於期的尸體上大哭,非常悲傷。事已至此,沒有辦法挽回了,于是就收拾安放樊於期的首級,用匣子裝好它。
于是太子事先尋求天下最鋒利的匕首,用百兩黃金從趙人徐夫人那兒買到,派人將匕首用毒藥浸泡。用這把匕首在人身上試驗,只要刺破人流出血,被刺的人沒有不立刻死掉的。于是打點行裝送荊軻出發(fā)。
燕國有勇士叫秦武陽的,十二歲的時候就殺人,人們不敢和他正視。于是命令秦武陽作為他的助手和他一道去。   
荊軻在等一個人,想和他一道去,可那個人住得很遠(yuǎn)沒有來,就一直在等他。   
過了一些時候,還沒有出發(fā),太子嫌荊軻動身太晚,懷疑他可能反悔,于是又去請他動身,說:“時間跨度不早了,您難道不想去嗎?就讓我先打發(fā)秦武陽動身!”荊軻非常生氣,怒斥太子道:“如果現(xiàn)在去了卻不能夠回來向太子復(fù)命,那是小人!如今拿著一把匕首到生死難測的秦國,我之所以留下來,是想等我的朋友一道。如今太子嫌我動身太晚,那就讓我現(xiàn)在和你們告別。   
太子和那些的知情的賓客,都穿著白衣白帽來給他送別。   
到了易水上,祭過路神,就要上路了。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著音樂發(fā)出悲涼的聲音,大家都流著淚哭泣。荊軻又走上前唱到:“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又發(fā)出激憤的聲音,大家都圓睜著眼睛,頭發(fā)向上頂起了帽子。于是荊軻就上車而去,始終沒有回頭。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1080594.html

相關(guān)閱讀:《楓橋夜泊  張繼》閱讀答案
《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閱讀答案
“董文炳,字彥明,俊之長子也”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
《畫石》賞析
劉禹錫《和樂天《春詞》》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