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王偃惡楚威王,好言楚之非,旦日視朝,必詆①楚以為笑,且曰:楚之不能若是,甚矣,吾其得楚乎!群臣和之,如出一口。
于是行旅之自楚適②宋者,必構(gòu)③楚短以為容。國人大夫傳以達(dá)于朝,狃④而揚(yáng),遂以楚為果不如宋,而先為其言者亦惑焉。
于是謀伐楚,大夫華?⑤諫曰:宋之非楚敵之舊矣,猶?牛⑥之于鼢鼠⑦也。使誠如王言,楚之力猶足以十宋,宋一楚十,十勝不足以直一敗,其可以國試乎?
弗聽。遂起兵,敗楚師于潁⑧上,王益逞。
華?復(fù)諫曰:臣聞小之勝大也,幸其不吾虞⑨也。幸不可常,勝不可恃,兵不可玩,敵不可侮,侮小人且不可,況大國乎?今楚懼矣,而王益盈。大懼小盈,禍其至矣!
王怒,華?出奔齊。
明年宋復(fù)伐楚,楚人伐敗之,遂滅宋。
(選自劉基《郁離子》)
【注釋】①詆:詆毀,污蔑。②適:到。③構(gòu):虛構(gòu),編 造。④狃(niǔ):習(xí)慣,習(xí)以為常。⑤華?(chōu):作者虛擬的人物。⑥?(kui)牛:古代傳說中的一種高大的野牛。⑦鼢(fen)鼠:鼠類,亦稱盲鼠。⑧潁:潁河。⑨虞:戒備、防備。
10.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diǎn)詞。(4分)
(1)于是謀伐楚( ) (2)使誠如王言( )
(3)王益逞( ) (4)勝不可恃( )
11.下列語句中加點(diǎn)虛詞用法和意義 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必詆楚以為笑 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B.國人大夫傳以達(dá)于朝 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出師表》)
C.狃而揚(yáng) 足膚皸裂而不知(《送東陽馬生序》)
D.楚人伐敗之 公將鼓之(《曹劌論戰(zhàn)》)
12.用斜線(/)為下面的句子標(biāo)出兩處停頓。(2分)
而 先 為 其 言 者 亦 惑 焉
1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臣聞小之勝大也,幸其不吾虞也。
14.宋王偃謀伐楚是由于 ,最終他伐楚失敗的原因 是
。(3分)
參考答案:
10.(4分)(1)攻打 (2)確實 (3)更加 (4)依靠(每個1分)
11.(2分)B
12.(2分)而/先為其言者/亦惑焉
13.(2分)我聽說小國戰(zhàn)勝大國,是僥幸于大國沒有防備小國。(每小句 1分)
14.(3分)宋王偃惡楚威王;宋王偃認(rèn)為楚國不如宋國(2分,每點(diǎn)1分) 大懼小盈(1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1100176.html
相關(guān)閱讀:魏了翁《十二月九日雪融夜起達(dá)旦》閱讀答案及賞析
韓愈《祭十二郎文》閱讀練習(xí)及答案【附譯文】
滕賓《中呂】普天樂?翠荷殘》閱讀及答案
杜牧《題揚(yáng)州禪智寺(雨過一蟬噪)》閱讀練習(xí)及答案
張弼《渡江》閱讀練習(xí)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