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延孫,彭城呂人。初為彭城王義康司徒行參軍。時索虜圍縣瓠,分軍送所掠民口在汝陽,太祖詔世祖遣軍襲之。議者舉延孫為元帥,固辭無將用,舉劉泰之自代。泰之既行,太祖大怒,免延孫官。世祖即位,以為侍中,領(lǐng)前軍將軍。下詔曰:“朕藉群能之力雪莫大之恥以眇眇之身托于王公之上思所以策勛樹良永寧世烈,侍中延孫率懷忠敏,器局沈正,可封東昌縣侯,食邑二千戶。”臧質(zhì)反叛,上深以東土為憂,出為冠軍將軍。事平,遣至江陵,分判枉直,行其誅賞。仍徙為雍州刺史,以疾不行。留為侍中。素有勞患,其年增篤,詔遣黃門侍郎宣旨問疾。先是,高祖遺詔,京口要地,去都邑密邇,自非宗室近戚,不得居之。延孫與帝室雖同是彭城人,別屬呂縣。劉氏居彭城縣者,又分為三里,及呂縣凡四劉。雖同出楚元王,由來不序昭穆。延孫于帝室本非同宗,不應(yīng)有此授。時竟陵王誕為徐州,上深相畏忌,遷之于廣陵。廣陵與京口對岸,欲使腹心為徐州,故以南徐授延孫。三年,竟陵王誕有罪,不受征,延孫馳遣中兵參軍杜幼文率兵起討。誕遣使劉公泰赍書要之,延孫斬公泰,送首京邑。五年,詔延孫曰:“舊京樹親,由來常準。卿前出所有別議,今此防久弭,當(dāng)以還授小兒。”征延孫為侍中。延孫疾病,不任拜起,上使于五城受封版。明年,卒,時年五十二。上甚惜之,下詔曰:“故尚書左仆射延孫,風(fēng)局簡正,體識沈明,幾將二紀?冀K定典,宜盡哀敬!庇衷t曰:“故司徒文穆公延孫,居身寡約,家素貧虛。葬送資調(diào),固當(dāng)闕乏,可賜錢三十萬,米千斛!
(節(jié)選自《宋書·劉延孫傳》,有刪節(jié))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朕藉群能之力/雪莫大之恥/以眇眇之身/托于王公之上/思所以策勛樹良/永寧世烈
B.朕藉群能之力/雪莫大之恥/以眇眇之身/托于王公之上/思所以策勛樹/良永寧世烈
C.朕藉群能之力/雪莫大之恥/以眇眇之/身托于王公之上/思所以策勛樹良/永寧世烈
D.朕藉群能之力/雪莫大之恥/以眇眇之/身托于王公之上/思所以策勛樹/良永寧世烈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侯,封建爵位之一,封建爵位有五等,從高到低依次為“公、侯、伯、子、男”。
B.昭穆,指的是在古代宗法制度中,依照“長幼”“上下”等標準排列的左右次序。
C.封版,指授予官職的詔書,“版”既指“用于書寫的木簡”,也有“授職”之義。
D.紀,記年代方式,古稱16年為一紀,今一世紀指100年,文中“二紀”指32年。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延孫平素多疾,卻仍屢立功勛。他雖然平日里健康狀態(tài)不佳,但仍然為朝廷平息叛亂、甄別官員忠偽,立下了諸多功勞。
B.延孫頗受重用,擔(dān)負監(jiān)察之職。雖然他不是帝室同宗,但被皇上委以重命,駐守戰(zhàn)略要地京口,來監(jiān)察防備竟陵王劉誕。
C.延孫忠于國君,不與叛臣合污。竟陵王劉誕派遣使者,想要邀約劉延孫與其同謀反叛,延孫果斷回絕,將其使者砍殺。
D.延孫深得君心,死后仍沐皇恩;噬涎壑校娮R深沉,勤儉持家;皇上頗為其死深感惋惜,并以錢財資助其家人生活。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議者舉延孫為元帥,固辭無將用,舉劉泰之自代。(5分)
答:
(2)卿前出所有別議,今此防久弭,當(dāng)以還授小兒。(5分)
答:
答案: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
10.(3分)A
11.(3分)D(“紀,可指‘16年’,文中‘二紀’指‘32年’”有誤。古代以12年為一紀,文中“二紀”指24年。)
12.(3分)D(錯在“以錢財資助其家人生活”,應(yīng)為“以錢財資助其喪事”。)
13.(10分)(1)(5分)決策的人推舉延孫為元帥,延孫說自己沒有將領(lǐng)之才而極力推讓,舉薦劉泰之代替自己。(第一個“舉”“固”“自代”各1分,句意2分)
(2)(5分)你過去出鎮(zhèn)京口,是另有緣故,如今對劉誕的防備早已消除了,應(yīng)當(dāng)將這一職務(wù)授給我的兒子。(“別議”“弭”“小兒”各1分,句意2分)附:文言文參考譯文
劉延孫,彭城呂人。最初他擔(dān)任彭城王劉義康的司徒行參軍。當(dāng)時,索虜圍困縣瓠,分派各軍押送掠奪的人口到汝陽,太祖詔令世祖派軍隊襲擊。決策的人推舉延孫為元帥,延孫說自己沒有將領(lǐng)之才而極力推讓,舉薦劉泰之代替自己。劉泰之進兵后,太祖大怒,免去劉延孫的官職。世祖即位,任命他為侍中,領(lǐng)前軍將軍。下詔說:“朕借助眾位賢能的大力,洗雪莫大的恥辱,從微末之人,托身于諸王公之上。思量如何策封功勛、獎勵良臣,使圣明之世永保太平。侍中劉延孫胸懷忠誠明敏,器量大而且深沉公正,可以封東昌縣侯,食邑二千戶。”臧質(zhì)反叛,皇上為東部國土深感憂慮,派劉延孫任冠軍將軍。叛亂平息后,朝廷派遣他到江陵,判別臧質(zhì)叛亂中江陵官員的表現(xiàn),從惡者誅殺,不從者獎賞。又遷任雍州刺史,因為患病未上任。他留在京城擔(dān)任侍中。他平常患有勞疾,這年病情加重,皇上詔令黃門侍郎宣告旨意,問候病情。先前,高祖有遺詔,認為京口是戰(zhàn)略要地,離京城很近,如果不是宗室近親,不準任長官。劉延孫與皇室雖然同是彭城人,但戶籍另屬呂縣。劉氏住在彭城縣的又分為三里,加上呂縣共有四劉。四劉雖然同為漢代楚元王之后,但從來不曾排輩論宗。劉延孫同帝室本來就不是同宗,不應(yīng)該授予這一職務(wù)。當(dāng)時竟陵王劉誕擔(dān)任徐州刺史,皇上對他很畏懼猜忌,把他遷往廣陵。廣陵與京口隔江相望,皇上想讓心腹擔(dān)任徐州刺史,因而授予劉延孫南徐州刺史一職。三年,竟陵王劉誕有罪,不受皇上征召,劉延孫立即派中兵參軍杜幼文率兵討伐。劉誕派遣使者劉公泰攜書信約他同時反叛,劉延孫斬殺劉公泰,將其首級送往京城。五年,詔令劉延孫說:“過去京口由皇親鎮(zhèn)守,是一貫的規(guī)定。你過去出鎮(zhèn)京口,是另有緣故,如今對劉誕的防備早已消除了,應(yīng)當(dāng)將這一職務(wù)授給我的兒子!闭賱⒀訉O入朝任侍中。劉延孫患病,不能起來拜官,皇上讓他在五城接受封版。第二年,劉延孫去世,享年五十二歲;噬虾芡锵略t說:“已故尚書左仆射劉延孫,風(fēng)度氣量簡樸純正,行止見識深沉明敏,將近二十四年。參照善終的定典,宜盡哀悼崇敬之情!庇窒略t說:“已故司徒文穆公劉延孫,立身節(jié)儉簡樸,家中平素貧寒困乏。送葬的資財,想來當(dāng)有缺乏,可賜錢三十萬,米千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1126711.html
相關(guān)閱讀:張先《青門引?春思》閱讀及答案
中考古詩詞鑒賞真題及答案
《元史?張起巖傳》閱讀練習(xí)及答案【附譯文】
辛棄疾《玉樓春?戲賦云山》閱讀練習(xí)及答案
劉克莊《憶秦娥(梅謝了)》閱讀練習(xí)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