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明史?林聰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古詩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林聰,字季聰,寧德人。正統(tǒng)四年進士。景泰元年進都給事中。時方多故,聰慷慨論事,無所諱。中官單增督京營有寵,朝士稍忤者輒遭辱。家奴白晝殺人,奪民產(chǎn),侵商稅。聰發(fā)其奸,下詔獄。獲宥。增自是不敢肆。
四年春,上言奪情非令典,請永除其令。帝納之。正統(tǒng)中,福建銀場額重,民不堪。聰恐生變,請輕之。時弗能用,已果大亂。及是復極言其害,竟得減免。先是,吏部尚書何文淵以聰言下獄,致仕去。吏部除副使羅篪為按察使,參政李輅、僉事陳永為布政使。聰疏爭之,并言山西布政使王瑛老,宜罷。篪等遂還故官,瑛致仕。
御史白仲賢以久次擢廣東按察使聰言仲賢奔競不當超擢乃遷鎮(zhèn)江知府兵部主事吳誠夤緣得吏部聰劾之遂改工部。諸司憚聰風裁,聰所言,無敢不奉行者,吏部尤甚。英宗復辟,超拜左僉都御史,出振山東饑,活饑民百四十五萬。還進右副都御史,以便宜,擒戮渠魁數(shù)人,余悉解散。母憂起復,再辭。不許。天順四年,曹欽反。將士妄殺,至割乞兒首報功,市人不敢出戶。聰署院事,急令獲賊者必生致,濫殺為止
成化七年代王越巡撫大同。歲余,遇疾致仕。再歲,以故官起掌南院。前掌院多不樂御史言事,聰獨獎勵之。或咎聰,聰曰:“己既不言,又禁他人言,可乎?”十三年秋,召拜刑部尚書,尋加太子少保。聰以舊德召用,持大體,秉公論,不嚴而肅,時望益峻。十五年,偕中官汪直、定西侯蔣琬按遼東失事狀。直庇巡撫陳鉞,聰不能爭,論者惜焉。十八年乞歸不得,卒于位,年六十八。贈少保,謚莊敏。
聰為諫官,嚴重不可犯。實恂恂和易,以故不肖者畏之,而賢者多樂就焉。
(節(jié)選自《明史·列傳第六十五》,有刪改)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御史白仲賢以久/次擢廣東按察使/聰言仲賢奔競不當/超擢/乃遷鎮(zhèn)江知府/兵部主事吳誠夤緣得吏部/聰劾之/遂改工部
B.御史白仲賢以久次/擢廣東按察使/聰言仲賢奔競/不當超擢/乃遷鎮(zhèn)江知府/兵部主事吳誠夤緣得吏部/聰劾之/遂改工部
C.御史白仲賢以久/次擢廣東按察使/聰言仲賢奔競/不當超擢/乃遷鎮(zhèn)江知府/兵部主事吳誠夤緣得吏部/聰劾之/遂改工部
D.御史白仲賢以久次/擢廣東按察使/聰言仲賢奔競不當/超擢/乃遷鎮(zhèn)江知府/兵部主事吳誠夤緣得吏部/聰劾之/遂改工部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詔獄:主要是指九卿、郡守一級的二千石高官有罪,需皇帝下詔書始能系獄的案子。也可指由皇帝直接掌管的監(jiān)獄,意為此監(jiān)獄的罪犯都是由皇帝親自下詔書定罪。
B.奪情:又稱奪情起復,意思是為國家奪去了孝親之情,可不必去職,以素服辦公,不參加吉禮;奪情時常發(fā)生在戰(zhàn)場將士身上。也指減少居喪期間的哀痛之情。
C.復辟:指失位的君主復位,或被消滅的制度復活;也可意指恢復。明英宗曾親征瓦刺被俘,京師別立代宗;英宗還朝,被尊為太上皇。后其發(fā)動政變,復位為帝。
D.致仕:意為交還官職,“還祿位于君”,即退休;古人還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稱,指官員辭職歸家。古人“致仕”的年齡為六十歲,有疾患則提前。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林聰仗義執(zhí)言。不少佞臣因之下獄或貶官。林聰勇于發(fā)現(xiàn)單增家奴仆的罪行,并將奴仆關(guān)進詔獄;他極力上奏反對羅篪等人的升職,最終使之回到以前所居官職。
B.林聰體恤百姓。福建銀稅繁重,他屢次請減;山東發(fā)生饑荒,他賑救百姓。朝廷平定曹欽叛亂時,有將士濫殺無辜,屠戮乞兒,斬首報功,他予以堅決制止。
C.林聰剛正不阿。各部門官員都忌憚他;他所說的話,沒有敢不執(zhí)行的人,吏部尤其嚴重。為人不嚴而肅,擔任諫官,從來不犯嚴重的錯誤,賢德之人喜歡接近他。
D.林聰寬厚平易。進升右副都御史后,他能斟酌事宜自行決斷,只捕殺作亂之人的首領,其余人等全都放歸生路;查究遼東事時,能庇護巡撫陳鉞。他在當時很有德望。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時弗能用,已果大亂。及是復極言其害,竟得減免。
(2)聰署院事,急令獲賊者必生致,濫殺為止。
答案:
10.B(御史白仲賢以久次/擢廣東按察使/聰言仲賢奔競/不當超擢/乃遷鎮(zhèn)江知府/兵部主事吳誠夤緣得吏部/聰劾之/遂改工部
御史白仲賢因為久居官位,被提拔為廣東按察史。林聰進言白仲賢奔走追求名利,不應當越級提升,于是白仲賢被調(diào)任為鎮(zhèn)江知府。兵部主事吳誠拉攏關(guān)系,夤緣得以任職吏部,林聰彈劾他,于是吳誠改任工部。)
11.D(大夫七十而致仕。)
12.B(A林聰揭發(fā)單增的罪行,將他關(guān)進詔獄。C曲解文意,林聰擔任諫官,莊嚴穩(wěn)重不可侵犯。D不是林聰庇護巡撫陳鉞,而是汪直庇護巡撫陳鉞,林聰沒有抗爭,人們覺得惋惜。)
13.(1)當時(朝廷)沒能采納他的意見,不久果然發(fā)生大亂,到這時林聰又極力陳說它的危害,最終銀稅得以減免。(已,極言,竟,大意2分)
(2)林聰暫代樞密院職事,立即下令,捕獲叛軍必須活捉,無限制殺人的情況才因此停止。(署,生致,為之,大意2分)
參考譯文:
林聰,字季聰,是寧德人。正統(tǒng)四年考中進士。景泰元年晉升為都給事中。當時正多變故,林聰慷慨激昂地議論政事,沒有忌諱。中官單增管理京營受到寵信,朝廷官員稍有冒犯他的就遭到侮辱。單增家中的仆人白天殺人,搶奪民產(chǎn),侵占商稅。林聰揭發(fā)了他的罪行,將其投入欽犯監(jiān)獄,后來獲得寬恕。單增從此不敢放肆。
景泰四年春天,林聰上疏說奪情起復并不符合法令典憲,請求永久革除此項法令。皇帝接納了他的意見。正統(tǒng)年間,福建銀礦賦稅沉重,百姓不能承受。林聰擔心發(fā)生異變,請求減輕稅金。當時(朝廷)沒能采納他的意見,不久果然發(fā)生大亂,到這時林聰又極力陳說它的危害,最終銀稅得以減免。在此之前,吏部尚書何文淵因為林聰?shù)倪M言而被關(guān)進監(jiān)獄,辭職離開。吏部任命副使羅篪擔任按察使,參政李輅、僉事陳永擔任布政使。林聰上奏章?lián)砹,同時進言山布政使王瑛年老,應該罷免。羅篪等人都回到以前所居官職,王瑛退休。
御史白仲賢因為久居官位,被提拔為廣東按察史。林聰進言白仲賢奔走追求名利,不應當越級提升,于是白仲賢被調(diào)任為鎮(zhèn)江知府。兵部主事吳誠拉攏關(guān)系,夤緣得以任職吏部,林聰彈劾他,于是吳誠改任工部。各官署畏懼林聰剛正不阿的品格,林聰所說的話,沒有敢不執(zhí)行的人,吏部尤其嚴重。英宗重新登上皇位,林聰超級升授左僉都御史,出京賑濟山東饑民,使存活的饑民有一百五十萬。回朝進升為右副都御史,憑借斟事宜自行決斷,擒獲殺掉幾名首領,其余人員全部遣散。林聰母親去世,守喪期未滿而被重新召用,他兩次辭官,不被允許。天順四年時,曹欽造反。平反將士濫殺無辜,以至砍下乞丐頭顱邀功。市民不敢進門。林聰暫代樞密院職事,立即下令,捕獲叛軍必須活捉,無限制殺人的情況才因此停止。
成化七年時,林聰代替王越擔任大同巡撫。一年多,他得病而離職。又過一年,憑借以前的官職被重新任用掌管南院。之前的南院主事者大多不喜歡御史議論政事,唯獨林聰獎勵他們。有人責備林聰,林聰回答說:“自己已經(jīng)不說了,又禁止別人說,這樣做可以嗎?”成化十三年秋天時,被征召授予刑部尚書一職,不久加封太子少保。林聰因為舊有的德望被征召重用,顧大局,秉持公正的言論,不嚴厲但嚴肅,當時聲望更高。成化十五年,偕同中官汪直、定西侯蔣琬查究遼東處事失誤的情況。汪直包庇巡撫陳鉞,林聰未能抗爭,評論的人們覺得惋惜。成化十八年(1482)時請求辭職還鄉(xiāng)沒被允許,在官任上去世,享年六十八歲。朝廷追贈他為少保,謚號“莊敏”。
林聰擔任對君主的過失直言規(guī)勸并使其改正的官吏,莊嚴穩(wěn)重不可侵犯。實際上他恭謹溫順,為人和氣,平易近人,因此不才之人畏懼他,而賢德之人大多喜歡接近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1135089.html

相關(guān)閱讀:王守仁《龍?zhí)兑棺烽喿x練習及答案
僧皎然《尋陸鴻漸不遇》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江淹《效古(其一)》閱讀答案附賞析
禮記《曾子易簀》閱讀練習及答案
黃庭堅《寄黃幾復》閱讀練習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