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
浣溪沙
北宋·
秦觀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xì)如愁。寶簾閑掛小銀鉤。
梁啟超曾將下闋中的“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xì)如愁”
贊為“
新奇的比喻”
。請簡要分析這句比喻的“
新奇”
之處。
參考答案:中小學(xué)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13. “
飛花”
和“
夢”
,“
絲雨”
和“
愁”
本不相類似,詞人卻發(fā)現(xiàn)它們之間分別有“
輕”
和“
細(xì)”
的相似點?2
分?另外,一般的比喻是化抽象為具體,詞人卻反其道而行之,不說夢似飛花,愁似絲雨,卻說飛花似夢,絲雨似愁,化具體為抽象,頗有意境。?2
分?。
(1)
這首詞表現(xiàn)了詞人什么樣的情感?
這種情感是通過哪些表現(xiàn)出的?
(3
分)
(2)
“自在飛花輕似夢”一句是個比喻句,今人沈祖芬在《宋詞賞析》中將其稱為“奇喻”,請你說說,這個比喻“奇”在何處?
(4
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xué)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10
.
(1
)第一問:淡淡的憂愁。(1
分)第二問:是通過“輕寒”“曉陰”“淡煙”“絲雨”“如夢的飛花”等這些詞語表現(xiàn)出的。(1
分);通過輕淺的色調(diào)、幽渺的意境表現(xiàn)出的。(1
分)
(2)
它的奇,可以分兩層說。第一,“飛花”和“夢”本不相似,無從類比。但詞人卻發(fā)現(xiàn)了它們之間有“輕”和“美”這兩個共同點,就將兩樣原毫不相干的東西聯(lián)成一體,構(gòu)成了既恰當(dāng)又新奇的比喻。(2
分)第二,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具體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或者說,以容易捉摸的事物去比喻難以捉摸的事物,但詞人在這里卻用倒喻反其道而行之。他不說夢似飛花,而說飛花似夢,也同樣很新奇。(2
分)
(
1
)這首詞描寫了詞人在一個
▲
(具體季節(jié)、時段)所生發(fā)的淡淡的惆悵憂傷。(
2
分)
(2
)詞的下片,前兩句“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xì)如愁”
歷來被詩評家引為佳例,請做簡要賞析。(2
分)
▲
參考答案:中小學(xué)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7.
(1
)(2
分)初春(1
分)的早晨(1
分)
(2
)(2
分)作者在這里打破常規(guī),用了兩個新奇的比喻,(以抽象的情感喻具體的物象)以“
夢”
喻“
飛花”
比出花之“
輕”
,以 “
愁”
喻“
絲雨”
,比出雨之“
細(xì)”
。( 將“
夢”
與“
愁”
這種抽象的情感編織在“
飛花”
、“
絲雨”
交織的自然畫面之中,描寫出花之輕,雨之細(xì))。(分析出比喻的特點即可)
13.
從修辭方法的角度,說說畫線的句子在表達(dá)上的妙處。(
3
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xué)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13.(3分)運用比喻的修辭方法,把“飛花”比作“夢”,把“絲雨”比作“愁”,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飛花輕盈、細(xì)雨蒙蒙的特點,新奇?zhèn)魃瘛?br />(1
)概括分析詞中刻畫的主人公形象。(3
分)
(2
)詞學(xué)家沈祖芬在《宋詞賞析》中將“
無邊絲雨細(xì)如愁”
稱為“
奇喻”
,說說它“
奇”
在何處?(4
分)
(3
)請簡要賞析結(jié)句中“
閑”
字的妙處。(3
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xué)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10
.(1
)全詞刻畫了一位閑居慵懶而又滿懷愁緒的閨中女子的形象。
評分建議:共3
分。閑居慵懶、滿懷愁緒及閨中女子各1
分。
(2
)①“
絲雨”
和“
愁”
本不相似,詞人卻抓取共同點“
多”
和“
細(xì)”
構(gòu)成比喻,突出愁多愁密。②
比喻多以具體事物形容抽象事物,但此處卻相反,顯得新奇。
評分建議:共4
分。每層2
分。
(3
)用“
閑”
字修飾“
掛”
,寫女子隨意掛起簾幕,寫出女子的慵懶神態(tài),表現(xiàn)她滿懷閑愁。
評分建議:共3
分。隨意懸掛、慵懶神態(tài)、滿懷閑愁各1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1142952.html
相關(guān)閱讀:《山行留客》閱讀答案
2008中考古詩詞賞析題集錦 附答案
《秋雨嘆三首(其一)》閱讀答案
《定風(fēng)波 莫倚能歌斂黛眉》閱讀答案
《孟子見梁惠王》閱讀答案及原文注釋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