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中庸
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huán)。
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
閱讀練習及答案
(1)為什么說這是一首邊塞詩?結合詩句具體說明。
答:詩句中有金河、玉關、青冢、黃河、黑山等邊塞地名,寫了征人的戍邊生活。
(2)詩題為“征人怨”,通篇雖無“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請作簡要賞析。
答:怨年年歲歲頻繁調動,怨時時刻刻練兵備戰(zhàn),怨氣候酷寒,怨景色單調。
二
1.試賞析“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huán)”這兩句詩。(5分)
2.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這種情感是怎樣表現(xiàn)出來的?(6分)
參考答案
1.這兩句詩,“歲歲”“朝朝”兩個疊詞相對,“金河”“玉關”“馬策”“刀環(huán)”并舉,又以“復”字、“與”字連綴,構成了一幅“征人征戰(zhàn)圖”:年年奔波在金河和玉門關,天天都同馬鞭和戰(zhàn)刀作伴。給人以單調困苦、無盡無窮之感,怨情自然透出,從而印證了“征人怨”這一主題。
2.這首詩無情地批判了統(tǒng)治階級窮兵黷武的行為,流露出詩人對將士們的無限同情。(2分)前兩句詩人運用粗筆勾勒(白描)了一幅“征人征戰(zhàn)圖”,從而說明了征戰(zhàn)之苦,寫出了征人的幽怨。(2分)后兩句借景抒情,在這里,詩人雖然營造的是征人常見之景,描繪的是征人常履之地,卻讓人看到征戍之地的苦寒與荒涼,感受到征人轉戰(zhàn)跋涉的辛苦。(2分)通篇不著一“怨”字,“怨”情卻蘊含在詩句的字里行間。
譯文
年年轉戰(zhàn)在金河和玉門關,天天都同馬鞭和戰(zhàn)刀作伴。
三月飛白雪灑蓋著昭君墓,萬里黃河曲曲彎彎繞黑山。
賞析:
《征人怨》是唐代詩人柳中庸的詩作。此詩寫征人久戍不歸的怨恨。遠離家鄉(xiāng)的征人,年年轉戰(zhàn)于西北苦寒之地,天天與兵器打交道。暮春三月本來是征人家鄉(xiāng)春暖花開的時候,但邊塞之地仍然白雪紛飛;黃河九曲,環(huán)繞著沉沉黑山。一切都那樣零落荒涼。詩中沒有一字是怨,但字字是怨,把征戰(zhàn)之人厭倦戎馬生涯的怨情寓于其中。全詩每句皆對,語言精工自然。
這首詩意在寫征夫長期守邊,東西輾轉不能還鄉(xiāng)的怨情。詩的首句寫守邊時間延續(xù),地點轉換;二句寫天天戰(zhàn)爭不息,生活單調凄苦;三句寫邊塞氣候惡劣,暗隱生還無望(歸青冢);四句寫邊塞形勝,點明生涯之不定。以怨為題,卻無一“怨”字,用疊字和名詞,渾成對偶反復,回腸蕩氣,雖無“怨”字,怨情自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1143077.html
相關閱讀:貫云石《【正官】小梁州?秋》閱讀及答案
姚鼐《述庵文鈔序》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鑒賞詩歌的景物描寫
《山花子?春恨》閱讀答案及賞析
鄭燮《題畫》閱讀練習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