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杜牧
蘆花深澤靜垂綸,月夕煙朝幾十春。
自說孤舟寒水畔,不曾逢著獨醒人。
漁父
李煜
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
花滿渚,酒盈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注釋】 ①獨醒人,出于屈原投江前應答漁父的“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 ②繭縷,即蠶絲,這里指釣魚用的絲線。 ③渚[zhǔ],水中小塊陸地。
④甌[ōu],此指酒杯。
1:下列對詩歌內(nèi)容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兩首詩所描寫的對象都是漁父。但甲詩是借漁父譏諷當世,抒發(fā)作者的感慨;乙詩則直接描繪漁父生活的愜意,表達對自在生活的羨慕。
B.從“幾十春”、“一棹春風”可見,兩首詩描繪的都是漁父春天垂釣的景象,但垂釣環(huán)境截然不同,甲詩意境孤寂,乙詩則春和景明。
C.甲詩旨在借漁父這一形象諷諭現(xiàn)實社會中多是渾渾噩噩、隨波逐流之輩。
D.乙詩中的漁父雖是孤舟一人,但他怡然自得,生活瀟灑自在。
2:下列對詩歌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兩首詩都以環(huán)境烘托人物的心情,富有情景交融之美,。
B.兩首詩中的漁父形象不同。甲詩中的漁父在深澤“靜”垂綸,“怕得魚驚不應人”,深諳垂釣之道,比乙詩中垂釣時還不忘賞花品酒的漁父更為高雅。
C.甲詩巧用典故,“寒水畔”和“獨醒人”兩句暗合當年屈原行吟江畔之典。且“孤”“寒”等字中盡露詩人無奈的感慨。
D.乙詩中連用四個“一”字而不避重復,突出了漁父獨自一人無拘無束的自由之樂。
參考答案
1:B
試題分析:“月夕煙朝幾十春”的“幾十春”是指幾十年,從“孤舟寒水”可以看出甲詩的季節(jié)應該在秋末冬初,而不是春季。
2:B
試題分析:兩個漁夫,沒有可比性,詩的感情色彩不同,表達的意愿也不同。
《漁父·一棹春風一葉舟》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后主李煜的詞作。這是《春江釣叟圖》的題畫詞。全詞借景寓意,突出了漁父的獨立自由,表達了作者追求閑適、向往自由、隱逸遁世的思想情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1160621.html
相關閱讀:《治國猶栽樹》閱讀答案
《宋史?周敦頤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世說新語》兩則閱讀理解及答案【含譯文】
元稹《遣悲懷(謝公最小偏憐女)》閱讀練習及答案
《后漢書?馮魴傳》閱讀練習及答案【含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