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書?李景讓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古詩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李景讓,字后己,贈太尉?孫也。性方毅有守。寶歷初,遷右拾遺;茨瞎(jié)度使王播以錢十萬市朝廷歡,求領鹽鐵,景讓詣延英亟論不可,遂知名。沈傳師觀察江西,表以自副。歷中書舍人,禮部侍郎,商、華、虢三州刺史。
母鄭,治家嚴,身訓勒諸子。嘗怒牙將,杖殺之,軍且謀變,母欲息眾?,召景讓廷責曰:“爾填撫方面而輕用刑,一夫不寧,豈特上負天子,亦使百歲母銜羞泉下!何面目見先大夫乎?”將鞭其背,吏大將再拜請,不許,皆泣謝,乃罷,一軍遂定。
大中中,進御史大夫,甫視事,劾免侍御史孫玉汝、監(jiān)察御史盧?,威肅當朝。為大夫三月,蔣伸輔政,景讓名素出伸右,而宣宗擇宰相,盡書群臣當選者,以名內器中,禱憲宗神御前射取之,而景讓名不得。世謂除大夫百日,有他官相者,謂之“辱臺”。景讓愧艴不能平,見宰相,自陳考深當代,即拜西川節(jié)度使。以病丐致仕或諫公廉潔亡素儲不為諸子謀邪景讓笑曰兒曹詎餓死乎書聞輒還東都。以太子少保分司。卒,年七十二,贈太子太保,謚曰孝。
性獎士類,拔孤仄,如李蔚、楊知退皆所推引。始為左丞,蔣伸坐宴所,酌酒語客曰:“有孝于家、忠于國者飲此!客肅然,景讓起卒爵。伸曰:“無宜于公!所善蘇滌、裴夷直皆為李宗閔、楊嗣復所擢,故景讓在會昌時,抑厭不遷。清素寡欲,門無雜賓。李琢罷浙西,以同里訪之,避不見;及去,命貳其騙石焉。元和后,大臣有德望者,以居里顯,景讓宅東都樂和里,世稱清德者,號“樂和李公”云。
《新唐書•列傳一百二》
10. 下列對文中畫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 以病丐致仕/或諫公/廉潔亡素儲/不為諸子謀邪/景讓笑曰/兒曹詎餓死乎/書/聞輒還東都
B. 以病丐致仕/或諫公/廉潔亡素儲/不為諸子謀邪/景讓笑曰/兒曹詎餓死乎/書聞/輒還東都
C. 以病丐致仕/或諫/公廉潔亡素儲/不為諸子謀邪/景讓笑曰/兒曹詎餓死乎/書聞/輒還東都
D. 以病丐致仕/或諫/公廉潔亡素儲/不為諸子謀邪/景讓笑曰/兒曹詎餓死乎/書/聞輒還東都
11. 下列對文中加下劃線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拾遺,唐代諫官名;分左右,左拾遺屬門下省,右拾遺屬中書省。杜甫曾擔任左拾遺。
B. 先大夫,在古代既可指已故的大夫,也可指去世的父親,本文中的“先大夫”兼有這兩種含義。
C. 視事,舊時指官吏到職辦理公務。這里的公務大多指政事,家庭事務不在此列。
D. 辱臺,“臺”在本文指御史臺。唐制御史大夫往往拜相,若任命御史大夫百日內而改由他人拜相,則視為御史臺的恥辱。
12.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李景讓正直剛毅有節(jié)操;茨瞎(jié)度使請求兼任鹽鐵使,李景讓急切奏論不同意;告病還東都時沒有一點積蓄。
B. 李景讓有主動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在沈傳師任江西觀察使時,李景讓上表奏請擔任沈傳師的副職;拜相失敗后,主動拜見宰相,陳述委屈。
C. 李景讓以孝知名。擔任左丞時,蔣伸贊美他“有孝于家”;李景讓錯殺牙將,甘心承受母親的嚴厲責罰。
D. 李景讓喜歡勉勵士人,提拔孤立無援的人,但有自己的原則和標準。一方面,他推舉引薦了李蔚、楊知退等人;另一方面他又避見李琢。
13.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景讓名素出伸右,而宣宗擇宰相,盡書群臣當選者,以名內器中
(2)客肅然,景讓起卒爵。伸曰:“無宜于公!
【答案】
10. C 11. B 12. B
13. (1)李景讓的名聲一向在蔣伸之上,但是宣宗選擇宰相時,將所有適合選任條件的大臣名字都寫出來,把名字放進容器中。
(2)客人們都恭謹沉默,李景讓拿起酒杯一飲而盡,蔣伸說:“沒有比李公更適合飲這杯酒的了。”
【解析】
10.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能力。給文言文語段斷句,需要在通讀文意的基礎上,對不能斷開的字詞要研究前后語句的含義及聯(lián)系,看看斷在哪里語意才能明白,句子前后的聯(lián)系往往都有標志可尋,只要抓住了這些標志,就可以輕松斷句,同時,需要掌握語句的大意,即可得出答案。解答此題要先理解,后斷句。本題四個選項有兩處不同,分別是“或諫公”“書聞”,結合內容“或諫”意思是有人向朝廷進諫,下文的“廉潔亡素儲”的主語是“公”,應該斷開,排除AB,“書聞”是奏章遞交朝廷,不能斷開,故選C。
11.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識記文化常識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識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歷法、樂律、地理、官職、科舉、姓名、宗法等。這類試題一般不考過于冷僻的內容,涉及的大多是科舉、姓名、禮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時知識的積累。B項,“先大夫”指去世的父親,本文中“先大夫”一詞不含“已故大夫”之意。故選B。
12.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把握文章內容要點和鑒賞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此題要在準確把握文意的基礎上,帶著選項回到原文,從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的混淆和關鍵詞語的誤譯等角度進行比較分析,作出判定。B項,“李景讓上表奏請擔任沈傳師的副職”說法錯誤,原文為“沈傳師觀察江西,表以自副”,對象搞錯,不是“李景讓奏請”,而是“沈傳師奏請”。故選B。
13.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譯的能力。翻譯題是區(qū)分度較大的題目,一定要注意直譯,注意重點字,還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綱規(guī)定的“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句”“定語后置句”“介賓短語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譯中一定要有所體現(xiàn)。這道題翻譯時要注意:(1)“素”,一向;“出……右”,在……之上;“群臣當選者”是定語后置,適合選任條件的大臣;“內”通“納”,放進。(2)“肅然”,譯為“肅然起敬、恭肅”;“卒”,完畢,結束,這里指喝光杯中酒;“爵”,古代一種酒器,翻譯成酒杯;“宜”,適合。
點睛:文言文語句翻譯,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翻譯為沒有查處;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于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
參考譯文:
李景讓,字后己,是追贈太尉李愷的孫子。生性正直剛毅有節(jié)操。寶歷初年,升任右拾遣。淮南節(jié)度使王播用十萬貫錢買得朝廷的歡心,請求兼任鹽鐵使,李景讓到延英殿急切奏論不同意,于是出名。沈傳師任江西觀察使,上表奏請他任自己的副職.歷任中書舍人、禮部侍郎、商華虢三州刺史。
李景讓的母親鄭氏,治家嚴厲,親自教誨勉勵幾個兒子。李景讓曾經怒恨牙將,用杖打死他,軍中將士謀劃變亂,母親為了乎息眾人的喧嘩,召來李景讓在庭院裹斥責說:“你鎮(zhèn)撫一方而輕率用刑,一人不得安寧,哪裹只是上負天子,也使百歲老母含羞於黃泉之下,有何面目去見你父親呢?”準備鞭打他的背,官吏大將一再叩拜請求原諒,不答應,眾人都流淚謝罪,才作罷,全軍於是安定。
大中年間,升任御史大夫,剛一上任,彈劾罷免侍御史孫玉汝、監(jiān)察御史盧桔,朝廷上下莊重肅穆。任御史大夫三個月,蔣伸做宰相,李景讓的名聲一向在蔣伸之上,但是宣宗選擇宰相時,將有宰相聲望應該當選的大臣名字都寫出來放進容器中,在憲宗的牌位前投壺決定,而沒有投中李景讓的名字。世人說授任御史大夫一百天后,如果有其他官員做宰相,就叫做辱臺”。李景讓羞愧憤怒不能平靜,拜見宰相,陳述自己在當代政績好資格老,於是拜授西川節(jié)度使。因病請求退休,有人勸他說:“公廉潔沒有一點積蓄,不為幾個兒子考慮嗎?”李景讓笑著說:“兒子們難道能餓死嗎?”書疏遞上,就回到東都。以太子少保在東都任職。去世,終年七十二歲,追贈太子太保,謐號孝。
生性喜歡勉勵士人,提拔孤立無援的人,像李蔚、楊知退都是由他推舉引薦的。當初任尚書左丞時,蔣伸坐在宴席上,斟酒對客人說:“孝順父母、忠於國家的人喝這杯酒。”客人沉默,李景讓拿起酒杯一飲而盡,蔣伸說:“沒有比李公更適合飲這杯酒的了!迸c他友好的蘇滌、裴夷直都受到李宗閔、楊嗣復的提拔,所以李景讓在會昌年間,受壓抑得不到提升。李景讓清心寡欲,門前沒有亂七八糟的賓客。李琢被免去浙西節(jié)度使,因與李景讓住同一里坊前去拜訪他,李景讓回避不見,等李琢離去后,命令砍斷他上馬時踩過的踏腳石。元和年間以后,德高望重的大臣,以居住的里坊而顯名,李景讓的宅第在東都樂和里,世人稱頌德行廉潔的人時,就叫“樂和李公!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1170644.html

相關閱讀:《活板》片段閱讀答案
史記《高祖本紀》閱讀練習及答案
《宋史?張根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醉翁亭記》《岳陽樓記》閱讀答案
王禹?《待漏院記》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