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金史?高楨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古詩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 ~ 13題。
高楨,遼陽渤海人。五世祖牟翰仕遼,官至太師。楨少好學,嘗業(yè)進士。斡魯討高永昌,已下沈州,永昌懼,偽送款以緩師。是時,禎母在沈州,遂來降,告以永昌降款非誠,斡魯乃進攻。既破永昌,遂以楨同知東京留守事,授猛安。天會六年,遷尚書左仆射,判廣寧尹,加太子太傅。在鎮(zhèn)八年,政令清肅,吏畏而人安之。十五年,加冬于冬,,提點河北西路錢帛事。
天眷初,同簽會寧牧。及熙宗幸燕,兼同知留守,封戴國公,改同知燕京留守。魏王道濟出守中京,以楨為同判,俄改行臺平章政事,為西京留守,封任國公。是時,奚、?軍民皆南徒,謀克別術(shù)者因之嘯聚為盜。海陵患之,即以楨為中京留守,命乘驛之官,責以平賊之期。賊平,封河內(nèi)郡王。海陵至中京,楨警夜嚴肅。有近侍馮僧家奴李街喜等皆得幸海陵,嘗夜飲干禁,?杖之瀕死,由是權(quán)貴皆震懾。遷太子太保,行御史大夫,封莒王。策拜司空,進封代王,太子太保、行御史大夫如故。
楨久在臺,彈劾無所避,每進對,必以區(qū)別流品,進善退惡為言,當路者忌之。薦張忠輔、馬諷為中丞,二人皆險玻深刻,欲令以事中楨。正隆例封冀國楨因固辭曰:“臣為眾小所嫉,恐不能免,尚可受封爵耶?”海陵知其忠直,慰而遣之。及疾革,書空獨語曰:“某事未決,某事未奏,死有余恨。”薨,年六十九。海陵悼惜之,遣使致奠,賻贈加等。
楨性方嚴家居無聲伎之奉雖甚暑未嘗解衣緩帶對妻孥危坐終日不一談笑其簡默如此
(節(jié)選自《金史•高楨傳》)
10.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楨性方/嚴家居/無聲伎之奉/雖甚暑/未嘗解衣緩帶/對妻孥危坐終日/不一談笑/ 其簡默如此/
B. 楨性方/嚴家居/無聲伎之奉/雖甚暑/未嘗解衣緩帶對妻享/危坐終日/不一談笑/ 其簡默如此/
C. 楨性方嚴/家居無聲伎之奉/雖甚暑/未嘗解衣緩帶對妻孥/危坐終日/不一談笑/其 簡默如此/
D. 楨性方嚴/家居無聲伎之奉/雖甚暑/未嘗解衣緩帶/對妻孥危坐終日/不一談笑/ 其簡默如此/
11.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太子太師,指太子的老師,后來逐漸成為虛銜。文中指為高楨加銜。
認相傳舜置天下為十二州,設立州牧。“牧”是州的行政長官,文中是“管理”的意思。
C. 臺,即御史臺,是古代的中央監(jiān)察機構(gòu),主要負責糾察、彈劾官員,肅正綱紀。
D. 古代的爵位分為五等,即公侯伯子男。文中的“公”是指當時給高楨的封爵。
12.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高楨年少時就喜歡學習。盡管他的第五代祖父在遼國做太師,卻沒有因為可以受 蔭庇而放棄學業(yè),他曾經(jīng)準備進士考試。
B. 高楨依法辦事,為政清明。他在尚書左仆射、判廣寧尹的八年任期里,能使官吏敬 服,百姓安定,體現(xiàn)了他高超的治政能力。
C. 高楨不畏權(quán)貴,敢于擔當。他痛打海陵王寵幸的人,檢舉官吏的罪狀無所回避,以致 掌權(quán)的人憎恨他,想借機中傷他。
D. 高楨忠于政事,正直嚴肅。他雖然因病免官了,但還惦記著某事還未決定,某事還 未上奏,唯恐死后留有遺憾。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 是時,楨母在沈州,遂來降,告以永昌降款非誠,斡魯乃進攻。
(2) 臣為眾小所嫉,恐不能免,尚可受封爵耶?
答案:
10.D
11.B (文中“牧”是州的行政長官,并不是管理的意思。)
12.C (對“他痛打海陵王寵幸的人”的解說有誤,根據(jù)文意正確的說法是,他痛打海陵王寵幸的人以致“權(quán)貴震驚恐懼”)
13.(1)此時,高楨的母親在沈州,他于是前來投降,把高永昌送投降文書不是出于誠心一事告訴斡魯,斡魯于是進攻他。(“遂”“誠”各1分,句意3分)
(2)我被很多小人嫉妒,恐怕不能免除罪行,怎么還可以接受封爵呢?(“免”“尚”各1分,句意3分)
【參考譯文】
高楨,遼陽渤海人。他的第五代祖父高牟翰在遼國做官,官至太師。高楨年少時就喜歡學習,曾經(jīng)從事進士舉業(yè)。金朝斡魯攻打高永昌,攻下沈州后,高永昌畏懼,假裝送投降文書作為緩兵之計。此時,高楨的母親在沈州,他于是前來投降,把高永昌送投降文書不是出于誠心一事告訴斡魯,斡魯于是進攻他。打敗高永昌后,任高楨為同知東京留守事,授予猛安。天會六年,高楨升尚書左仆射,判廣寧尹,加封太子太傅。他在位八年,治政法律清明嚴肅,官吏敬服而百姓安定。天會十五年,高楨被加封太子太師,提點河北西路錢帛事。
天眷初年,高楨為同簽會寧牧。等到金熙宗到達燕京,高楨兼同知留守,封為戴國公,改任同知燕京留守。魏王完顏道濟出兵守衛(wèi)中京,任高楨做同判,不久改任行臺平章政事,任西京留守,封為任國公。這時,奚、?地軍隊百姓都向南遷移,謀克別術(shù)趁機聚集眾人為盜;实酆A晖鯇Υ撕軗鷳n,就任高楨做中京留守,命令他乘驛馬赴任,并限定他平定盜賊的期限。盜賊平定后,高楨被封為河內(nèi)郡王。海陵王到達中京,高楨在夜間戒備森嚴;实鄣馁N身侍衛(wèi)馮僧的家奴李街喜等都得到海陵王的寵愛,他們曾經(jīng)夜里飲酒冒犯禁令,高楨把他們打得要死,對此權(quán)貴們很震驚恐懼。高楨升為太子太保,行御史大夫,封為莒王。高楨被策授為司空,進封代王,仍為太子太保、行御史大夫。
高楨長期在御史臺,檢舉官吏的罪狀無所回避,每次到朝廷回報,一定區(qū)別官級,推薦好的官員,撤職壞的官員。掌權(quán)的人很憎恨他,就推薦張忠輔、馬諷做中丞。這二人非常陰險邪惡,掌權(quán)者想叫他倆找事中傷高楨。正隆年間高楨以例封為冀國公。高楨借故推辭說“我被很多小人嫉妒,恐怕不能免除罪行,怎么還可以接受封爵呢?”海陵王知道他忠誠正直,安慰并且命令他接受。等到高楨因病免官,他還用手指在空中比劃著獨自說:“某事還未決定,某事還未上奏,死了也有遺憾!备邩E六十九歲時死去。海陵王很惋惜,派使臣前去祭奠,加倍贈送喪葬財物。
高楨性情威嚴,家里沒有供養(yǎng)歌伎。即使很炎熱,也未曾解帶脫衣。他和妻子兒子面對面坐一天,也不談笑一句,他就是這樣緘默無語。
14.AD (A項錯在感情基調(diào),D項錯在“消遣自然”,應為“物是人非的感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1186508.html

相關(guān)閱讀:《清史稿?李世熊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歐陽修《蘇氏文集序》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蔡勉旃堅還亡友財》《戴震難師》閱讀練習及答案
《三國志?魏書?司馬芝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鄒忌諷齊王納諫》“孫叔敖為楚令尹”比較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