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晉書?江統(tǒng)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古詩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江統(tǒng),字應元,陳留圉人也。統(tǒng)靜默有遠志,時人為之語曰:“嶷然稀言江應元。”與鄉(xiāng)人蔡克俱知名。襲父爵,除山陰令。時關隴屢為氐、羌所擾,孟觀西討,自擒氐帥齊萬年。統(tǒng)深惟四夷亂華,宜杜其萌,乃作《徙戎論》:“此等皆可申諭發(fā)遣還其本域慰彼羈旅懷土之思釋我華夏纖介之憂惠此中國以綏四方德施永世于計為長!钡鄄荒苡谩N醇笆,而夷狄亂華,時服其深識。轉太子洗馬。在東宮累年,甚被親禮。及太子廢,徙許昌,賈后諷有司不聽宮臣追送。統(tǒng)與宮臣冒禁至伊水,拜辭道左,悲泣流漣。都官從事悉收統(tǒng)等付河南、洛陽獄。付郡者,河南尹樂廣悉散遣之,系洛陽者猶未釋。都官從事孫琰說賈謐曰:“所以廢徙太子,以為惡故耳。東宮故臣冒罪拜辭,涕泣路次,不顧重辟,乃更彰太子之德,不如釋之。”謐語洛陽令曹攄,由是皆免。及太子薨,改葬,統(tǒng)作誄敘哀,為世所重。后為博士、尚書郎,參大司馬、齊王?軍事。?驕荒將敗,統(tǒng)切諫,文多不載。遷廷尉正,每州郡疑獄,斷處從輕。成都王穎請為記室,多所箴諫。以母憂去職。服闋,為司徒左長史。東海王越為兗州牧,以統(tǒng)為別駕,委以州事,與統(tǒng)書曰:“昔王子師為豫州,未下車,辟荀慈明;下車,辟孔文舉。貴州人士有堪應此者不?”統(tǒng)舉高平郗鑒為賢良,陳留阮修為直言,濟北程收為方正,時以為知人。尋遷黃門侍郎、散騎常侍,領國子博士。永嘉四年,避難奔于成皋,病卒。(節(jié)選自《晉書•江統(tǒng)傳》)
10.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 此等皆可申諭/發(fā)遣還其本域/慰彼羈旅懷土之思/釋我華夏纖介之憂/惠此中國/以綏四方德施/永世于計為長/
B. 此等皆可申諭/發(fā)遣還其本域/慰彼羈旅懷土之思/釋我華夏纖介之憂/惠此中國/以綏四方/德施永世/于計為長/
C. 此等皆可申諭發(fā)遣還/其本域/慰彼羈旅懷土之思/釋我華夏纖介之憂/惠此中國/以綏四方德施/永世于計為長/
D. 此等皆可申諭發(fā)遣/還其本域/慰彼羈旅懷土之思/釋我華夏纖介之憂/惠此中國/以綏四方/德施永世/于計為長/
11.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夷狄,古代稱東方部族為夷,北方部族為狄;常用以泛稱除中原人士之外的邊民。
B. 東宮原為古建筑,多為太子住處,借指代太子;如《陳情表》中的“當侍東宮”。
C. 誄,哀悼死者的一種文體,主要列舉死者的德行,如《紅樓夢》中的《芙蓉女兒誄》。
D. 博士,在秦漢時是掌管書籍文典、通曉史事的官職,后變成專掌經(jīng)學傳授的學官。
12.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江統(tǒng)正直敢諫。他憂慮氐、羌之亂而進《徙戎論》不被接納,后來先后擔任齊王?軍事和做成都王穎的記室,依舊多所箴諫。
B. 江統(tǒng)忠誠重義。太子被廢離開許昌,他送行到了伊水,被收付洛陽獄中,后來由孫琰向賈謐說明事理才被洛陽令曹攄釋放。
C. 江統(tǒng)識微見遠。雖然孟觀出兵平亂擒住氐帥齊萬年,他建議朝廷宜采取懷柔安撫的策略,此論雖不被接納卻深得時人信服。
D. 江統(tǒng)知人善薦。東海王司馬越擔任兗州牧時委任他為別駕,他向司馬越推薦郗鑒、阮修、程收等人才,被贊有“知人”之能。
13.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涕泣路次,不顧重辟,乃更彰太子之德,不如釋之。
(2)下車,辟孔文舉。貴州人士有堪應此者不?
【答案】
10. D 11. A 12. B
13. (1)(東宮原來的屬臣)在路上哭泣,不顧重罪(或:不畏重刑),反而更彰顯太子的美德,不如放了他們。(2)(王子師)到任之后,就征召了孔融。你們兗州有沒有像和荀慈明孔融一樣賢達的人沒有?
【解析】
10. 試題分析:原文為“此等皆可申諭發(fā)遣,還其本域,慰彼羈旅懷土之思,釋我華夏纖介之憂;荽酥袊,以綏四方,德施永世,于計為長。”
11. 試題分析:應是“常用以泛稱除華夏族以外的各族”。以族類劃分,而不是以地域劃分。
12. 試題分析:文中沒有說江統(tǒng)被收在哪里。另外,太子被廢離開許昌也不對,太子是被貶到了許昌。
點睛: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題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題目,錯誤選項的設置多以人物、事件、時間、地點的錯位為重點,有時會在一些詞語的翻譯上命題,因對詞語翻譯錯誤而出現(xiàn)誤判,有時還涉及到文章寫作手法的分析。內容的角度答題時注意分析選項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實這些情節(jié),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確,效果分析是否合理。如此題選項B項事件錯誤。
13. 試題分析:注意重點詞語“路次”“辟”“乃”“彰”“釋”“下車”“堪”“應”和介賓短語后置句的翻譯。
參考譯文:
江統(tǒng),字應元,是陳留國圉鎮(zhèn)人。江統(tǒng)性情沉靜寡言,志向遠大。當時人們給他的評價是“高峻少言的江應元。”與同鄉(xiāng)蔡克一樣聞名。成年后繼承他父親江祚的爵位,被任命為山陰縣令。當時,陜西、甘肅邊境不斷遭到氐、羌族的侵擾,大將軍孟觀率軍西征,親自擒拿氐族統(tǒng)帥齊萬年。江統(tǒng)深入思考東夷、西戎、北狄和南蠻擾亂中原的現(xiàn)象,認為在萌芽狀態(tài)時就應該杜絕,于是作《徙戎論》上奏:“這些人都可以發(fā)令派遣,讓他們回到本土,以安慰他們羈旅在外懷念故里的情思,解除我們華夏民族的小小憂患;菁爸袊矒崴姆,德澤延及永世,這才是長久之計!钡实蹧]能采用。不超過十年,夷狄這些蠻族侵擾中原,當時的人敬服江統(tǒng)的遠見卓識。他改任太子洗馬。在東宮多年,很受太子親近禮遇。等到太子被廢除,遷徙到許昌,賈皇后暗示有關官員不要聽任太子的屬官追去送別。江統(tǒng)和太子的屬官冒著禁令到伊水,在路旁拜別,悲泣不已。都官從事(司隸校尉的高級佐官)把江統(tǒng)等人都抓獲交付到河南和洛陽的監(jiān)獄。交付到河南郡的,河南官員樂廣把抓獲的官員都遣散了,拘系在洛陽的官員還沒有獲釋。都官從事孫琰勸說賈謐說:“廢除并遷徙太子的原因,是認為他作惡的緣故罷了。東宮原來的屬臣冒著罪名拜別,在路上哭泣,不顧重罪,反而更彰顯太子的美德,不如放了他們!辟Z謐告訴洛陽縣令曹攄,因此被抓獲的官員都免除牢獄之災。等到太子去世,改葬的時候,江統(tǒng)作誄文悼念,敘述悲哀之情,被世人敬重。后來擔任博士、尚書郎等官職,再后任大司馬齊王司馬?參軍。司馬?驕奢荒淫,(在討伐他的戰(zhàn)爭中)將要失敗,江統(tǒng)懇切勸諫,文章大多沒有記載。調任廷尉正,每每遇到州郡里有疑點的案件,都從輕判斷處理。成都王司馬穎請江統(tǒng)擔任記室(掌管章表書記文檄的官職),江統(tǒng)對司馬穎多有勸諫。上疏評論陸云兄弟,語言很切要精到。因為母親病故,他去職奔喪。服喪期滿后任司徒左長史。東海王司馬越擔任兗州長官,讓江統(tǒng)擔任別駕,把兗州的事務交付給江統(tǒng),給江統(tǒng)的信說:“過去王子師到豫州當官,還未到任,就征召了荀慈明;到任之后,就征召了孔融。你們兗州有沒有像和荀慈明孔融一樣賢達的人沒有?”江統(tǒng)推薦高平的郗鑒為賢良,陳留的阮修為直言,濟北的程收為方正。當時的人認為江統(tǒng)有知人之能。不久他被提升為黃門侍郎、散騎常侍兼國子博士。永嘉四年(310)避亂逃到成皋,不久病逝。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1197304.html

相關閱讀:《送李端》《蝶戀花 (送?之弟)》閱讀答案對比賞析
《史記?袁盎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李清照《行香子?七夕》閱讀練習及答案
曾幾《三衢道中》閱讀練習及答案
戴表元《二歌者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