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渭老①
飛雪過江來,船在赤欄橋側。為報布帆無恙,著兩行親札。
從今日日在南樓,鬢自此時白。一詠一觴誰共?負平生書冊。
注:①呂渭老,南宋詞人。1127年靖康之變,局勢危急,宋室南渡,很多士人也紛紛南遷。這首詞就是呂渭老南渡平安抵達后,寫給友人的。
南樓:詞人在南方的住處。
試題:
(1)起句“飛雪過江來”在全詞中有什么作用?
(2)聯(lián)系全詞分析作者“鬢自此時白”的原因。
閱讀答案
(1)點明渡江時惡劣的氣候特點(2分);渲染緊張的氛圍,為寫信報平安和下闋的抒情做鋪墊(2分)。
(2)南渡后生活百無聊賴(1分);戰(zhàn)亂頻仍,不能與朋友互訴衷腸(1分);辜負自己讀了一輩子書,無法實現(xiàn)為國建功立業(yè)的抱負(2分)。
二
1.這首詞語言簡明平實又意蘊豐富,簡析首句在這首詞中的作用。
2.結合全詞,分點概括詞人給友人的信的主要內容。
參考答案
1.用“飛雪”渲染詞人南渡時寒冬飛雪肅殺的氛圍,冒雪過江又暗示出國破家亡動蕩、緊張的社會氛圍;為南渡后給友人寫信報平安做鋪墊。
2.1.用“報布帆無恙”傳達南渡平安到達的信息;2.“從今日日在南樓,鬢自此時白”表現(xiàn)國破家亡、年華虛度的無奈、痛苦;3.“一詠一觴誰共”表現(xiàn)不能與朋友團聚共飲的失落;4.“負平生書冊”表現(xiàn)辜負平生學問,無法為國建功立業(yè)的郁憤之情。
賞析:
這首詞是呂渭老南渡平安抵達后,寫給友人的。
詞作上片寫抵達江南,并報平安。“飛雪過江來,船在赤欄橋側”,開首二句寫實,點明渡江時的季節(jié)、氣候和到達地點。雪花飛揚之時,當正值寒冬季節(jié),而此 時冒雪渡江,可見當時情況比較緊急,這反映了靖康之亂后的動蕩局面。“赤欄橋”,有紅色欄干的橋。這里可能指具體地名。據(jù)姜夔《淡黃柳》詞序云:“客居合 肥南城赤欄橋之西。”即在安徽合肥,可參考。三、四句“惹報布帆無恙,著兩行親札”,為倒裝。即到達后立刻寫封簡短信札,向友人報告平安,以免他們掛念。 “布帆”,布制的船帆。“布帆無恙”,旅途平安,沒出事故。《晉書·顧愷之傳》載:“(殷)仲堪在荊州,愷之嘗因假還,仲堪特以布帆借之。至破冢,遭風大 敗。愷之與仲堪?曰:“地名破冢,真破冢而出。行人安穩(wěn),布帆無恙”。李白《秋下荊門》詩有“霜落型門江樹空,布帆無恙掛秋風”句。“無恙”,無憂無疾, 這里指旅途平安。“惹報”,有的選本和分析文章作“為報”。“為報”易釋。但不知據(jù)何版本,故仍據(jù)《全宋詞》作“惹報”。“惹”,同“偌”,如此,這樣。 即緊承第二句句意:這樣已平安抵達江南,就趕緊寫信報平安。“兩行”,表示信極短,不及談及別事。詞作上片語雖平實簡潔,感情卻深沉真誠。
詞作下片抒發(fā)悲傷懊悔的心情。首句“從今日日在南樓”中“從今”二字,帶有絕決、失意的意味,與上片首句遙相呼應。渡江南來,顛沛流離,中原淪于敵手, 何日能再回去?“日日在南樓”,用“日日”加以強調,從今以后,天天都要棲息在南方。“南樓”,本系庾亮故事,泛指好友歡聚之處,這里是指詞人在南方的住 處。“發(fā)自此時白”,“發(fā)白”,有自然生理的原因,而這里上承“從今”,下又用“自此時”加以強調,內涵就較為復雜了。結末二句,就是對“發(fā)白”原因的說 明。“一詠一觴誰共”,“一詠一觴”,指賦詩飲酒。晉王羲之《蘭亭集序》:“一觴一詠,永足以暢敘友情。”“誰”,這里指志同道合的朋友。這句是說自己來 到江南,與友人天各一方,而目前戰(zhàn)亂頻仍,障礙重重,何日能重相聚賦詩飲酒,互訴衷腸呢?此為“發(fā)白”的原因之一。“負平生書冊”,“書冊”上加“平生” 二字,是說辜負自己讀了一輩子書,卻無法實現(xiàn)為國建功立業(yè)的抱負。古時文人讀書,多抱有“上報國家,下安黎民”的理想,而處于北宋淪亡,南宋偏安,主和派 掌權,金人虎視耽耽之際,理想終成泡影。這是“發(fā)白”的原因之二,實際是主要原因。詞作下片語氣沉重,悲懣與懊悔之情交織。
全詞雖簡短,內涵卻極豐富,感情強烈深切。(文潛 少鳴)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1203881.html
相關閱讀:王永彬《同友人游青溪》閱讀練習及答案
劉禹錫《陋室銘》和崔子玉《座右銘》比較閱讀答案
蘇軾《縱筆三首》閱讀練習及答案
七道古詩歌鑒賞題練習及答案
查慎行《獨游南湖》閱讀練習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