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梧桐
別西湖社友
李鈺
楓葉濃于染。秋正老,江上征衫寒淺。又是秦鴻過,霽煙外,寫出離愁幾點。年來歲去,朝生暮落,人似點潮展轉。怕聽陽關曲,奈短笛喚起,天涯情遠。雙屐行春,扁舟嘯晚。憶昔鷗湖鶯苑。鶴帳梅花屋,霜月后、記把山扉牢掩。惆悵明朝何處,故人相望,但碧云半斂。定蘇堤、重來時候,芳草如翦。
李鈺,字元暉,號鶴田,江西吉水人。生于嘉定12年(1219),卒于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十二,通書經(jīng),召試館職,授秘書省正字,批差充干辦御前翰林司主管御覽書籍,除?門宣贊舍人。初領應奉,賜紫袍紅靴、小金帶一,朝士奇之。《絕妙好詞》收詞二首,此其一。有《雜著四集》、《錢塘百詠》行于世。
詞題《別西湖社友》,這個西湖詩社,是當時士大夫組織的一個等次較高的詩社。《都城紀勝》云:“文社有西湖詩社,非其社集之比,乃行都士夫及寓居詩人,舊多出名士。”李鈺以典雅的語言,洗煉筆法,抒發(fā)了他的點點閑愁。
上片,前三句,點明離別的時間。楓葉正紅,秋末給人帶來了寒意。接著“又是秦鴻過,霽煙外,寫出離愁幾點。”“秦鴻過”泛指北雁南飛。南飛的大雁,在云煙中翱翔,那點點的雁影,正刻劃出了征人的點點離愁。“離愁幾點”語意雙關,既說大雁飛得高遠,也像離人的點點愁怨。“年來歲去,朝生暮落,人似點潮展摶。”這是寫他離別時的感慨,“點潮”,浙江潮。這是說,這些年來,人生如同潮長潮落的潮水,是多么地沉浮不定呵!李鈺少年得志,朝士曾有詩稱贊羨他:“上直朝朝紫禁深,歸來無事只清吟。不須更借頭銜看,便是當年李翰林!笨墒撬m紅極一時,有人比之如李白之初見唐玄宗,但是也并沒有爬上高位,也是宦海浮沉,他自己也如同“點潮展轉”而已。這一句到是有一種親切的真情的。“怕聽陽關曲,奈短笛喚起,天涯情遠。”短笛奏出了離別的歌聲,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不能不使人產(chǎn)生遠別的情懷。這三句又回到了惜別的主題。這一轉折,如同曲水微瀾,增加了全詞的韻趣。
下片,主要寫對往事的回憶。“雙屐行春,扁舟嘯晚。憶昔鷗湖鶯苑,鶴帳梅花屋,霜月后,記把山扉牢掩!薄板臁保惧。草屐、錦屐都泛稱屐。這里指旅游穿的鞋。春天徒步郊游,晚上嗷嘯水上;貞浳覀冞^去在湖上觀鷗,苑中賞鶯,那是多么風雅的往事。我的家中以輕柔的鶴羽為帳,梅花繞屋,秋涼了,牢記把柴門緊閉。這些都是“西湖”詩社中那些文人雅士們的回憶,生活是那么幽雅、輕閑。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士大夫的生活。接著又回到惜別!般皭澝鞒翁帲嗜讼嗤,但碧云半斂!边@是用想象表達故友情深:明天我不知道該到什么地方了,老朋友們向遙遠的地方了望,可是又被碧云遮斷了視線。用這種形象的描述,比起直述相思,自然要感人多了。李鈺真不愧為詞壇老手!岸ㄌK堤,重來時候,芳草如翦。”這個結尾也是獨特的,他不是寫臨別時的蘇堤,而是寫當他遠游歸來回到蘇堤時,芳草如同剪過一樣的茂盛。以此安慰朋友,也是自慰,顯出了詞人曲折、波瀾的高超技藝。詞最忌直語。直言其事,就使人感到泛味了。全詞從思想上來說是很平常的,從藝術上來說,上下兩片,都有波瀾起伏,而且是那么自然,典雅,能觸動離別者的情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1206640.html
相關閱讀:《莎衣 楊樸》閱讀附答案
趙翼《渡太湖登馬跡山》閱讀答案及賞析
古詩詞鑒賞指導十讀法
湯胤績《浣溪沙?燕壘雛空日正長》閱讀答案
范成大《秋前風雨頓涼》閱讀答案及賞析-詩詞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