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婁師德,鄭州原武人也。弱冠,進士攫第,授江都尉。上元初,累補監(jiān)察御史。會吐蕃犯塞,募猛士以討之,師德抗表請為猛士。高宗大悅,特假朝散大夫,眾軍西討,頻有戰(zhàn)功,遷殿中侍御史,兼河源軍司馬,并知營田事。天授初,累授左金吾將軍,兼檢校豐州都督,仍依舊知營田事。則天降書勞曰:“卿素積忠勤,兼懷武略,朕所以寄之襟要,授以甲兵。自卿受委北陲,總司軍任,往還靈、夏,檢校屯田,收率既多,京坻遽積。不煩和糴之費,無復轉(zhuǎn)輸之艱,兩軍及北鎮(zhèn)兵數(shù)年咸得支給。勤勞之誠,久而彌著,覽以嘉尚,欣悅良深!
長壽元年,召拜夏官侍郎、判尚書事。明年,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則天謂師德曰:“王師外鎮(zhèn)必藉邊境營田卿須不憚劬勞更充使檢校!庇忠詾楹釉、積石、懷遠等軍及河、蘭、鄯、廓等州檢校營田大使。稍遷秋官尚書。證圣元年,吐蕃寇洮州,令師德與夏官尚書王孝杰討之,與吐蕃大將論飲陵、贊婆戰(zhàn)于素羅汗山,官軍敗績,師德貶授原州員外司馬。
萬歲通天二年,入為鳳閣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是歲,兼檢校右肅政御史大夫,仍知左肅政臺事,以與王懿宗、狄仁杰分道安撫河北諸州。神功元年,拜納言,累封譙縣子。尋詔師德充隴右諸軍大使,仍檢校河西營田事。圣歷二年,突厥入寇,復令檢校并州長史,仍充天兵軍大總管。是歲九月卒,贈涼州都督,謚曰貞。
初,狄仁杰未入相時,師德嘗薦之,及為宰相,不知師德薦已,數(shù)排師德,令充外使。則天嘗出師德舊表示之,仁杰大慚,謂人曰:“吾為婁公所含如此,方知不逮婁公遠矣!睅煹骂H有學涉,器量寬厚,喜怒不形于色。自專綜邊任,前后三十余年,恭勤接下,孜孜不怠。雖參知政事,深懷畏避,竟能以功名始終,甚為識者所重。
10.下列對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王師/外鎮(zhèn)必藉邊境/營田卿須不憚/劬勞更充使檢校
B.王師外/鎮(zhèn)必藉邊/境營田卿須不憚劬勞/更充使檢校
C.王師外鎮(zhèn)/必藉邊境營田/卿須不憚劬勞/更充使檢校
D.王師外鎮(zhèn)/必藉邊境/營田卿須不憚劬勞/更充使檢校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解說,正確的一項是(
A.吐蕃是活躍在蒙古高原對我國隋唐政權造成嚴重威脅的少數(shù)民族部落聯(lián)盟。
B.男子二十歲稱弱冠,表示已經(jīng)成人,并給自己起字。
C.進士是通過會試之后取得的身份,第一名為狀元。
D.謚號是根據(jù)死者生前的品行和功績給予的一種評價性稱號,比如漢武帝。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婁師德一生抗擊吐蕃建功無數(shù),未嘗敗績,覺得歷朝皇帝器重。
B.狄仁杰多次排擠婁師德,則天皇帝看不過去,讓狄仁杰當眾道歉。
C.圣歷二年,突厥入侵,婁師德臨危受命,任天兵軍大總管,九月戰(zhàn)死沙場。
D.婁師德心胸寬廣,狄仁杰排擠他,他做到了犯而不校,贏得了美名。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卿素積忠勤,兼懷武略,朕所以寄之襟要,授以甲兵。
(2)雖參知政事,深懷畏避,竟能以功名始終,甚為識者所重。
答案:
10.C
11.D(A“活躍在蒙古高原”錯;B“給自己起字”錯;C“通過會試”錯)
12.答案D(A.文章第二段“令師德與夏官尚書王孝杰討之,與吐蕃大將論飲陵、贊婆戰(zhàn)于素羅汗山,官軍敗績”。B.文章最后一段“仁杰大慚,謂人曰:‘吾為婁公所含如此,方知不逮婁公遠矣!保]有“當眾道歉”。C.文章第三段“是歲九月卒,贈涼州都督,謚曰貞”,沒有提到“戰(zhàn)死沙場”。)
13.(1)您一向忠誠勤懇,又有軍事謀略,我因此把軍事重地托付于你,把軍隊交給你。(采分點:“所以”,因此,表原因;“襟要”,軍事重地;“授以甲兵”,倒裝。)
(2)他雖然擔任參知政事,心存敬畏,行事謹慎,最終能以功名卓著善始善終,被有見識的人所敬重。(采分點:“畏避”,敬畏、謹慎;“竟”,最終;“為……所”,表被動。)參考譯文:
婁師德,字宗仁,是鄭州原武人?贾羞M士科,調(diào)任江都尉。上元初年,任監(jiān)察御史。恰逢吐蕃侵略邊境,朝廷招募猛士討伐吐蕃,他就自告奮勇,戴紅抹額前來應招,高宗暫且受任他為朝散大夫,讓他隨軍出征。立功,升任殿中侍御史,兼任河源軍司馬,并主持營田事物。天授初年,擔任左金吾將軍,檢校豐州都督。武后頒降詔書慰勞:您一向忠誠勤懇,又有軍事謀略,我因此把軍事重地托付于你,把軍隊交給你。自從你任職于北疆,總領軍務,往返靈、夏之地,檢校屯田,收成增多,豐收的糧食堆積如山,免去了買糧的花費,也無轉(zhuǎn)運糧食的艱辛,兩軍和北鎮(zhèn)兵數(shù)年都能供給,勤勞之誠心,越來越顯著,予以嘉獎肯定,我十分欣慰。”
長壽元年,詔入朝廷授任夏官侍郎,主管尚書事。第二年進職同鳳閣鸞臺平章事。武后曾對婁師德說:“軍隊在邊疆,必須依賴經(jīng)營屯田,公不可因辛勞而畏縮。再擔任檢!庇谑怯秩蚊麨楹釉、積石、懷遠軍及河、蘭、鄯、廓州撿校營田大使。召入朝廷升任秋官尚書、豐原武縣男,改任左肅正御史大夫,并主持政事。證圣年間,和王孝杰在洮州抵抗吐蕃,戰(zhàn)于素羅汗山,大敗,貶官任原州員外司馬。
萬歲通天二年,召入朝廷任鳳閣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后來和武懿宗、狄仁杰分道安撫平定河北,晉升納言,改封譙縣子、隴右諸軍大使,又統(tǒng)領營田。圣歷二年,突厥入侵,朝廷下詔任命婁師德為檢校并州長史、天兵軍大總管。當年九月去世,享年七十歲。朝廷追授他幽州都督,謚號是貞。
起初,狄仁杰沒有輔政時,婁師德薦舉他,等到狄仁杰為宰相,不知道婁師德舉薦他,幾次排擠他任外使!蔽鋭t天拿出婁師德的舉薦狄仁杰的奏章,狄仁杰感到慚愧,對人說:“我被他寬容到這個地步,,才知道不及他遠了!”婁師德涉獵廣泛,心胸寬廣,喜怒不表現(xiàn)在臉上。負責邊地要塞前后三十年,處理事務恭敬勤勉,孜孜不倦。他雖然擔任參知政事,心存敬畏,行事謹慎,最終能以功名卓著善始善終,被有見識的人所敬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1210265.html
相關閱讀:《南唐世家?韓熙載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納蘭性德《擬古決絕詞》閱讀練習及答案
《蝶戀花?月下醉書雨巖石浪》閱讀答案
歐陽修《戲答元珍》閱讀答案及賞析
《鷓鴣天》《江城子》閱讀答案對比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