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jié)選自蘇洵《諫論》)
22.下列句中加△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2分)
A.且告之曰(將要) B.跳而越者與千金(給予)
△ △
C.顧見猛虎(回頭) D.而越之如康莊矣(寬闊平坦的大道)
△ △△
23.下列句中加△的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2分)
A. 有與之臨乎淵谷者 B. 能跳而越此
△ △
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乃記之而去
△ △
C. 不然為怯 D. 其怯者猶未能也
△ △
士卒多為用者 其真不知馬也
△ △
24.這段文字認為勇與怯皆為以勢驅(qū)之。其中的勢內(nèi)涵豐富:對勇者而言,是指 ▲ ;對半勇半怯者而言,是指 ▲ ;對怯者而言,是指逃命。(2分)
25.本文認為人沒有勇和怯之分,關鍵是情勢驅(qū)使他罷了。你是怎樣認為的呢?(2分)
答案:
22.A(2分)
23.B(2分)24.恥怯(面子) 奔利(金錢)(2分。每格1分)25.例如:①這種觀點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種社會現(xiàn)象,即情勢對人的思想行為的制約作用,因而有一定的合理性。②人是有勇敢和怯懦之分的,不然,怎么會有見義勇為、舍生取義的人呢?③對人要作具體分析,有的人是環(huán)境的奴隸,而有的人敢于挑戰(zhàn)環(huán)境,因此,不能一概而論。(2分。本題為開放題,言之有理即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1222100.html
相關閱讀:《三國志?魏書?陳矯傳》閱讀練習及答案
王維《漢江臨眺》閱讀答案附翻譯賞析
江上漁者閱讀答案
《愛蓮說》閱讀訓練及參考答案
王令《感憤》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