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劉世讓字元欽,雍州醴泉人也”閱讀答案及翻譯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高中古詩詞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劉世讓字元欽,雍州醴泉人也。仕隋徵仕郎。高祖入長安,世讓以?川歸國,拜通議大夫。時唐弼余黨寇扶風(fēng),世讓自請安輯,許之,俄得數(shù)千人。復(fù)為安定道行軍總管,率兵以拒薛舉,戰(zhàn)敗,世讓及弟寶俱為舉軍所獲。舉將至城下,令紿說城中曰:“大軍五道已趣長安,宜開門早降。”世讓偽許之,因告城中曰:“賊兵多少,極于此矣。宜善自固,以圖安全。”舉重其執(zhí)節(jié),竟不之害。太宗時屯兵高?,世讓潛遣寶逃歸,言賊中虛實,高祖嘉之,賜其家帛千匹。及賊平,得歸,授彭州刺史。
尋領(lǐng)陜東道行軍總管,與永安王孝基擊呂崇茂于夏縣,諸軍敗績,世讓與唐儉俱為賊所獲。獄中聞獨孤懷恩有逆謀,逃還以告高祖。時高祖方濟(jì)河,將幸懷恩之營,聞難驚曰:“劉世讓之至,豈非天命哉!”因勞之曰:“卿往陷薛舉,遣弟潛效款誠,今復(fù)冒危告難,是皆憂國忘身也。”尋封弘農(nóng)郡公,賜莊一區(qū)、錢百萬。
累轉(zhuǎn)并州總管,統(tǒng)兵屯于雁門。突厥處羅可汗與高開道、苑君璋合眾攻之,甚急。鴻臚卿鄭元?先使在蕃,可汗令元?來說之,世讓厲聲曰:“大丈夫奈何為夷狄作說客耶!”經(jīng)月余,虜乃退。及元?還,述世讓忠貞勇干,高祖下制褒美之,賜以良馬。未幾,召拜廣州總管。將之任,高祖問以備邊之策,世讓答曰:“突厥南寇,徒以馬邑為其中路耳。如臣所計請于崞城置一智勇之將多儲金帛有來降者厚賞賜之?dāng)?shù)出奇兵略其城下芟踐禾稼敗其生業(yè)不出歲余彼當(dāng)無食馬邑不足圖也。”高祖曰:“非公無可任者。”乃使馳驛往經(jīng)略之。突厥懼其威名,乃縱反間,言世讓與可汗通謀,將為亂。高祖不之察,遂誅世讓,籍沒其家。貞觀初,突厥來降者言世讓初無逆謀,始原其妻子。
(節(jié)選自《舊唐書•劉世讓傳》)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令紿說城中曰 紿:欺騙
B.大軍五道已趣長安 趣:攻取
C.將幸懷恩之營 幸:指皇帝親臨
D.籍沒其家 籍:登記財產(chǎn)
5.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如臣所計?請于崞城置一智勇之將?多儲金帛?有來降者厚賞賜之?數(shù)出奇兵略其城下?芟踐禾稼?敗其生業(yè)?不出歲余?彼當(dāng)無食?馬邑不足圖也
B.如臣所計?請于崞城置一智勇之將?多儲金帛有來降者/厚賞賜之?數(shù)出奇兵略其城下?芟踐禾稼?敗其生業(yè)?不出?歲余?彼當(dāng)無食?馬邑不足圖也
C.如臣所計?請于崞城?置一智勇之將?多儲金帛?有來降者厚賞賜之?數(shù)出奇兵略其城下?芟踐禾稼?敗其生業(yè)?不出?歲余?彼當(dāng)無食?馬邑不足圖也
D.如臣所計?請于崞城?置一智勇之將?多儲金帛有來降者/厚賞賜之?數(shù)出奇兵略其城下?芟踐禾稼?敗其生業(yè)?不出歲余?彼當(dāng)無食?馬邑不足圖也
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世讓頗具謀略,他假裝答應(yīng)薛舉,卻趁機(jī)告訴城中人:敵兵的數(shù)目最多不過如此,應(yīng)該好好地堅守,以保證安全。
B.世讓聽說懷恩有叛逆的陰謀,冒死從獄中逃出報告高祖,高祖很是感激,封他為弘農(nóng)郡公,并賞賜了莊園和錢財。
C.世讓忠貞勇敢,可汗命鄭元?勸說他投降,他厲聲呵斥,擊退敵軍,高祖下旨褒獎他,不久授予他廣州總管之職。
D.世讓拒賊平叛,威名卓著,對皇帝忠心耿耿,但因突厥的反間計被高祖誅殺并抄家,還差點波及其妻兒。
7.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時唐弼余黨寇扶風(fēng),世讓自請安輯,許之,俄得數(shù)千人。
(2)卿往陷薛舉,遣弟潛效款誠,今復(fù)冒危告難,是皆憂國忘身也。

參考答案
4、B
5、A
6、D
7.(1)當(dāng)時唐弼的余黨侵犯扶風(fēng),劉世讓自己請求去安撫他,高祖答應(yīng)了,不久,募集了幾千人。(譯出大意給2分;“寇”“許”“俄”三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2)你以前失陷在薛舉軍中(或:你以前被薛舉俘虜),派遣你弟弟偷偷跑回來表示誠心,現(xiàn)在又冒著危險來告訴我危難,這些都是為國家憂慮而忘了自身安危啊。(譯出大意給2分;“陷”“效”“款誠”三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參考譯文
劉世讓,字元欽,雍州醴泉人。在隋朝任徵仕郎。唐高祖到了長安,劉世讓憑?川這片土地歸順,于是授予他通議大夫的官職。當(dāng)時唐弼的余黨侵犯扶風(fēng),劉世讓自己請求去安撫他,高祖答應(yīng)了,不久,募集了幾千人。又作為安定道行軍總管,率領(lǐng)軍隊來抵抗薛舉,被打敗,劉世讓和他的弟弟劉寶都被薛舉的軍隊俘獲。薛舉將要到城下,讓他欺騙城中的人說:“大軍從五路已逼近長安,應(yīng)該打開城門早早投降。”劉世讓假裝答應(yīng),卻趁機(jī)告訴城中人說:“敵兵的數(shù)目最多不過如此而已。應(yīng)該好好地堅守,以保證安全。”薛舉敬重他堅守節(jié)操,最終并沒有殺害他。唐太宗當(dāng)時在高?駐扎軍隊,劉世讓偷偷地讓他的弟弟劉寶逃回來,報告敵軍的實際情況,唐高祖嘉獎了他,賜給他家一千匹帛。等到平定了敵人,劉世讓得以回來,唐高祖授予他彭州刺史的職務(wù)。
不久,他又兼任陜東道行軍總管,與永安王李孝基共同在夏縣攻打呂崇茂,各路軍馬吃了敗仗,劉世讓與唐儉都被敵人俘獲。他在獄中聽說獨孤懷恩有叛逆的陰謀,逃跑回來報告了唐高祖。當(dāng)時唐高祖正渡過黃河,將要到獨孤懷恩的軍營去,聽到這個危難后驚嘆說:“劉世讓的到來,難道不是天命嗎?”于是慰勞他說:“你以前失陷在薛舉軍中,派遣你弟弟偷偷跑回表示誠心,現(xiàn)在又冒著危險來告訴我危難,這些都是為國家憂慮而忘了自身安危啊。”不久封劉世讓為弘農(nóng)郡公,賞賜莊園一座,錢一百萬。
劉世讓屢次升遷,做了并州總管,率領(lǐng)軍隊駐扎在雁門。突厥處羅可汗與高開道、苑君璋并力攻打他,情形十分危急。鴻臚卿鄭元?先前出使,留在突厥,可汗命鄭元?來勸說他,劉世讓厲聲地說:“大丈夫怎么能為夷狄作說客呢!”持續(xù)了一個多月,敵人才退卻。等鄭元?回來,述說劉世讓忠貞勇敢,唐高祖下旨褒獎劉世讓,賜給他良馬。沒多久,皇上召見,任命他做廣州總管。他將要赴任時,唐高祖問他防守邊疆的策略,劉世讓回答說:“突厥南下侵犯,只不過把馬邑作為他的中路罷了。按照我的設(shè)想,請在崞城派置一位智勇雙全的將領(lǐng),多儲備些金帛,凡是來投降的都厚厚地賞賜他,出幾次奇兵掠奪敵人的城下,割踩他們的莊稼,破壞他們的產(chǎn)業(yè)。不超出一年,他們就沒了糧食,馬邑就不足為慮了。”唐高祖說:“除了你沒有人可以來當(dāng)此重任。”于是讓劉世讓飛馳去策劃這件事。突厥怕他的威名,于是使用反間計,說劉世讓與可汗通敵為謀,將要作亂。唐高祖沒有審察這件事,就殺了劉世讓,抄沒了他的家產(chǎn)。貞觀初年,突厥投降的人說劉世讓當(dāng)初并無叛逆的陰謀,皇上才赦免了劉世讓的妻子和兒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1231446.html

相關(guān)閱讀:蘇軾《書上元夜游》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點絳唇?丁未冬過吳松作》閱讀答案
《閑居遣懷十首》閱讀答案
古詩鑒賞(8分)蟬(虞世南)閱讀答案
《唐多令 鄧剡》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