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夢桂①
銀漢無聲玉漏沉,樓高風露入衣襟。
洞龍睡熟云歸岫
②
,枝鵲啼干月滿林。
甕里故書前世夢,匣中孤劍少心。
征鴻目斷闌干角,吹盡參差
③
到夜深。
【注】
①何夢桂,淳安人,南宋遺民詩人,元至元中,屢召不起,筑室湖南小酉源。②云龍:君臣風云際會。③參差:排簫,古樂器名。
(1
)本詩頷聯(lián)為人稱道,運用了比喻、寓情于景、化用典故等手法,請選一種作具體賞析。(4
分)
(2
)詩題為“夜坐有感”,作者在詩中抒發(fā)了哪些感情?請結合全詩作簡要分析。(4
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14.
(1
)(4
分)
①頷聯(lián)成功地運用了比喻手法。“洞龍睡熟”比喻南宋政權早已不存在。“云歸岫”比喻作為遺民的詩人和他的同志者遠居巖藪,埋名隱姓。“枝鵲啼干”隱喻詩人悼念故國故君之淚已枯,也體現(xiàn)了詩人不屈服于元朝的決心。這些比喻都抒發(fā)了詩人眷懷故國故君的悲痛之情。
②頷聯(lián)寓情于景。把自己對國滅君亡的悲痛之情寄寓在凄清幽靜的夜景之中,委婉含蓄,真切感人。
③頷聯(lián)化用典故;貌懿佟抖谈栊小“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的詩意,表明自己決不屈服于元朝和眷懷故國故君的情懷。
④頷聯(lián)在寫景上遠近結合,虛實相生。“洞龍睡熟云歸岫”寫得虛而遠,“枝鵲啼干月滿林”寫得實而近,突出了
夜景的凄清幽靜,烘托了詩人隱居的孤寂和亡國的悲痛心情。
(2
)(4
分)首聯(lián)借夜坐
高樓所見清冷幽靜的夜空景象,抒發(fā)了隱居出世者的孤寂凄涼感受。頷聯(lián)借高樓周圍夜景,抒發(fā)了眷懷故國故君的悲痛感受。頸聯(lián),寫書不能讀、劍不能舞,直抒胸臆,抒發(fā)了不甘現(xiàn)狀而又無可奈何的孤寂與憤激之情。尾聯(lián),借目斷征鴻,抒發(fā)宋朝復興無望的郁悶悲涼心情;借深夜吹簫,寄托對故國故君的悼念之情。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1242504.html
相關閱讀:《雨霖鈴》對高考詩歌鑒賞題的母本意義
《春日秦國懷古》閱讀答案及解析
對比閱讀《望夫石 王建》《望夫山 劉禹錫》
高考古詩文閱讀測試內(nèi)容分析
《登樓感懷 于謙》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