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蒲,字玄則,河內(nèi)修武人,本名謨,后改為蒲。漢太尉延之后。父攀,慕容垂御史中丞、兵部尚書,以清方稱。蒲少有父風(fēng),頗涉文史,以端謹(jǐn)見知,為慕容寶陽平、河間二郡太守,尚書左丞。太祖定中山,寶之官司敘用者,多降品秩。既素聞蒲名,仍拜為尚書左丞。天興中,以蒲清謹(jǐn)方正,遷東部大人。后拜太中大夫。太宗即位,為內(nèi)都大官,賜爵泰昌子,參決庶獄,私謁不行,號為公正。
泰常初,丁零翟猛雀驅(qū)逼吏民入白澗山,謀為大逆。詔蒲與冀州刺史長孫道生等往討。道生等以大兵擊之,蒲曰:“良民所以從猛雀者,非樂亂而為,皆逼兇威,強服之耳。今若直以大軍臨之吏民雖欲返善其道無由又懼誅夷必并勢而距官軍然后入山恃阻誑惑愚民。其變未易圖也。不如先遣使喻之,使民不與猛雀同謀者無坐,則民必喜而俱降矣。”道生甚以為然,具以奏聞。太宗詔蒲軍前慰喻。乃下數(shù)千家,還其本屬,蒲皆安集之。猛雀與親黨百余人奔逃。蒲與 道生等追斬猛雀首,送京師。
后劉?芨`河表,以蒲為南中郎將、南蠻校尉,隸平南大將軍長孫嵩往御之。裕入長安,乃還。后改為壽張子,與安平公叔孫建將兵自平原東渡,徇下劉義符青?諸郡。詔加陳兵將軍、濟州刺史。又與建攻青州,不克而還。
世祖即位,以蒲清貧,妻子衣食不給,乃出為相州刺史。扶弱抑強,進善黜惡,教化大行。始光三年卒于州,年七十二。吏民痛惜之。蒲在謀臣之列,屢出為將,朝廷清論,常為稱首。贈平東將軍、廣平公,謚曰文恭。
(節(jié)選自《魏書?張蒲傳》)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今若直以大軍臨之/吏民雖欲返善/其道無由/又懼誅/夷必并勢而距官軍/然后入山恃阻/誑惑愚民
B.今若直以大軍臨之/吏民雖欲返善/其道無由/又懼誅夷/必并勢而距官軍/然后入山恃阻/誑惑愚民
C.今若直以大軍臨之吏民/雖欲返善/其道無由/又懼誅夷/必并勢而距官軍/然后入山恃阻/誑惑愚民
D.今若直以大軍臨之吏民/雖欲返善/其道無由/又懼誅/夷必并勢而距官軍/然后入山恃阻/誑惑愚民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字:是對名的解釋或補充,對名有表述、闡明的作用,因此又稱作“表字”。
B.拜:授予官職。古代表示官職任命的詞語還有除、舉、封等,表示官職提升的詞有擢、拔等。
C.泰常:年號,封建王朝用來紀(jì)年的一種名號。新皇帝登基常常創(chuàng)立新的年號,稱作“建元”。
D.卒:古代稱大夫的死。古代帝王和王后死叫“崩”,古代諸侯王死叫“薨”。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張蒲頗有聲名,屢獲任用。太祖平定中山之后,早就聽說了張蒲的名聲,仍舊任命他為尚書左丞,太宗即位后也任用了他。
B.張蒲出謀獻策,平定了翟猛雀叛亂。張蒲認(rèn)為百姓跟從翟猛雀是被威脅逼迫的,于是向皇上報告請求采用安撫之策并被采納。
C.張蒲多次帶兵作戰(zhàn)。張蒲曾跟隨平南大將軍長孫嵩抵御劉裕,還與安平公叔孫建率領(lǐng)軍隊攻下劉義符青、?等郡。
D.張蒲治理有方。張蒲出任相州刺史時,扶弱抑強,選拔任用善人罷黜奸惡,他的去世讓吏民痛心惋惜。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不如先遣使喻之,使民不與猛雀同謀者無坐,則民必喜而俱降矣。(5分)
(2)蒲在謀臣之列,屢出為將,朝廷清論,常為稱首。(5分)答案:
10.B[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文言實詞、虛詞和句式的能力。(原文標(biāo)點:今若直以大軍臨之,吏民雖欲返善,其道無由。又懼誅夷,必并勢而距官軍,然后人山恃阻,誑惑愚民)
11.C[解析]本題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稱作“建元”錯誤。應(yīng)稱作“改元”,建元是紀(jì)歲歷年的開始。
12.B[解析]本題考查篩選文中信息、歸納內(nèi)容要點的能力!坝谑窍蚧噬蠄蟾妗卞e誤,他向道生報告,道生以為很有道理,詳細地向皇上報告。
13.(1)不如先派遣使者勸告百姓,使不與猛雀同謀的百姓無罪,那么百姓一定歡喜而都投降啊。ǖ梅贮c:喻、“民不與猛雀同謀者”句式、無坐各1分,大意2分)
(2)張蒲屬于謀臣之列,多次出任將帥,朝廷公論,常為第一。(得分點“屢”“為”“稱首”各1分,大意2分)
張蒲,字玄則,河內(nèi)修武人,原名謨,后來改為蒲。漢代太尉張延的后人。父親張攀,擔(dān)任慕容垂的御史中丞、兵部尚書,以廉潔正直著稱。張蒲年輕時有父親的風(fēng)范,略微涉獵文史,以端正謹(jǐn)慎被賞識,擔(dān)任慕容寶陽 平、河間二郡的太守,尚書左丞。太祖平定中山,慕容寶的舊官被任用的,多數(shù)降了品級。太祖對張蒲的名聲早有所聞,仍舊任命他為尚書左丞。天興年間,因為張蒲清廉謹(jǐn)慎行為方正,升任東部大人。后來授任為太中大夫。太宗即位后,被任為內(nèi)都大官,賜爵泰昌子,參與決斷刑?訴訟,不接受私下請托,號稱公正。
泰常初年,丁零翟猛雀逼迫官民入白澗山,圖謀反叛。詔令張蒲與冀州刺史長孫道生等前往討伐。道生等打算直接用軍隊攻打,張蒲說百姓之所以跟從猛雀,并不是出自內(nèi)心,而是被威脅逼迫,勉強服從他罷了,F(xiàn)在如果直接用大軍攻打,官民雖想重返善道,卻無路可走。又懼怕誅殺,一定聚集勢力抵抗朝廷的軍隊,然后入 山倚仗險阻,欺騙迷惑無知的百姓。這場變亂就難以處理了。不如先派遣使者勸告百姓,使不與猛雀同謀的百 姓無罪,那么百姓一定歡喜而都投降啊!”道生以為很有道理,詳細地向皇上報告。太宗詔令張蒲到前沿陣地撫慰曉喻。于是有幾千家投降,返回他們的本部,張蒲使他們都安定和睦。翟猛雀與親信一百多人奔逃。張蒲與道生等追擊斬殺了翟猛雀,將首級送往京城。
后來劉裕侵占了黃河洛陽地區(qū),太祖任命張蒲為南中郎將、南蠻校尉,隸屬平南大將軍長孫嵩前往抵御。 劉裕攻入長安,于是返還。后改爵號為壽張子,與安平公叔孫建率領(lǐng)軍隊自平原東渡,攻下劉義符青、?等郡。
世祖即位后,因張蒲清寒貧苦,妻子兒女衣食匱乏,就使他出任相州刺史。扶弱抑強,進用善人罷黜奸惡, 政教風(fēng)化普遍推行。始光三年在州中去世,終年七十二歲。官員和百姓為他感到痛心惋惜。張蒲屬于謀臣之 列,多次出任將帥,朝廷公論,常為第一。被追贈平東將軍、廣平公,謚號為文恭。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1254581.html
相關(guān)閱讀:雍陶《天津橋春望》閱讀練習(xí)及答案
“余憶童稚時”閱讀答案
黃景仁《春日客感》閱讀答案及賞析
楊慎《臨江仙》閱讀答案及解析
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閱讀練習(xí)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