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diào)歌頭?淮陰作①
朱敦儒
當年五陵②下,結(jié)客占春游。紅纓翠帶,談笑跋馬水西頭。落日經(jīng)過桃葉,不管插花歸去,小袖挽人留。換酒春壺碧,脫帽醉青樓。
楚云驚,隴水散,兩漂流。如今憔悴,天涯何處可銷憂。長揖飛鴻舊月。不知今夕煙水,都照幾人愁。有淚看芳草,無路認西州③。
【注釋】①該詞作于靖康之變后詞人飄離異鄉(xiāng)之時。②五陵:西漢前期五位皇帝的陵墓所在,近都城長安,四周居住著許多豪門大戶,子弟習(xí)尚奢縱。西州,當是用羊曇事。③西州,《晉書。謝安傳》載,羊曇為謝安所重,謝安扶病還都時曾過西州門,"安薨后,(羊曇)輟樂彌年,行不由西州路。嘗大醉,不覺至州門,痛哭而去。"
8.詞的上闋描繪出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請簡要分析。(5分)
9.下闋抒發(fā)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運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請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8.上闋描繪出一個豪興勃發(fā)、放浪不羈的風(fēng)流少年形象。(1分)起首兩句借用“五陵”典故,顯其奢華豪俊。三、四句述其結(jié)伴春游,歡暢自恣,豪興勃發(fā)。(2分)至薄暮時分,頭戴鮮花,打馬回城,經(jīng)過桃葉渡時,酒肆的美人上前相邀。開懷豪飲至酒酣耳熱之際,竟至脫帽露頂,醉臥青樓,更顯放浪不羈。(2分)
9.①下闋抒發(fā)了詞人深重的國破家亡、物是人非的故國之思。(2分)②運用今昔對比,上闋極言年少歡樂,歡暢自恣,下闋詞意陡轉(zhuǎn),一“驚”一“散”,既隱含對青樓女的依依別情,更寫出突如其來的家國變故。如今漂泊天涯,憔悴不堪,愁懷難遣,欲告無人,哀痛至極。唯有請托飛鴻、明月捎去心中的思念。(2分)③用典,由個人的不幸遭遇聯(lián)想到同懷國破家亡之恨的天下大眾,徒有遠接天際的芳草撩動人的情思,而西州路卻遙不可接,借用羊曇典故,表達懷想謝安之類賢相、慨嘆當世無人的憂國情懷。(2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1264676.html
相關(guān)閱讀:張說《深渡驛》《岳州別子均》閱讀答案對比賞析
南溪弄水回望山園梅花閱讀附答案(溫州市中考)
王建《宮詞》 (其八十三)閱讀答案
青玉案?被檄出郊題陳氏山居 閱讀答案附賞析
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山作 周邦彥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