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宋史?李兌傳》閱讀練習(xí)及答案【附譯文】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古詩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小題。
李兌,字子西,許州臨潁人。登進士第,由屯田員外郎為殿中侍御史。按齊州叛卒,獄成,有欲夜篡囚者,兌以便宜斬之,人服其略。張堯佐判河陽,兌言堯佐素?zé)o行能,不宜以戚里故用。改同知諫院。狄青宣撫廣西,入內(nèi)都知任守忠為副,兌言以宦者觀軍容,致主將掣肘,非計。仁宗為罷守忠。太常新樂成,王拱辰以為十二鐘磬一以黃鐘為律,與古異,胡瑗及阮逸亦言聲不能諧。詔近臣集議久而不決兌言樂之道廣大微妙非知音入神詎容輕議愿參新舊但取諧和近雅者合而用之進侍御史知雜事,擢天章閣待制、知諫院。轉(zhuǎn)運使制祿與郡守殊,時有用彈劾奪節(jié)及老疾請郡者,一切得仍奉稍。兌言非所以勸沮,乃詔悉依所居官格。兌在言職十年,凡所論諫,不自表?,故鮮傳世。出知杭州,帝書“安民”二字以寵。徙越州,加龍圖閣直學(xué)士、知廣州,南人謂自劉氏納土后,獨兌著清節(jié)。還知河陽,帝又寵以詩。徙鄧州。富人榜仆死,系頸投井中而以縊為解。兌曰:“既赴井,復(fù)自縊,有是理乎?必吏受賕教之爾!庇嵵。兌歷守名郡,為政簡嚴(yán),老益精明。自鄧歸,泊然無仕宦意。對便殿,力丐退,英宗命無拜,以為集賢院學(xué)士、判西京御史臺。積官尚書右丞,轉(zhuǎn)工部尚書致仕。卒,年七十六,謚曰莊。從弟先,起進士,知信州、南安軍,撫楚州,歷利、梓、江東、淮南轉(zhuǎn)運使。所至治官如家,人目以俚語:在信為“錯安頭”,謂其無貌而有材也;在楚為“照天燭”,稱其明也。積官至秘書監(jiān)致仕。兄兌尚無恙,事之彌篤。閑居一紀(jì)卒,年八十三。子庭玉,年六十即棄官歸養(yǎng)。人賢其家法云。(節(jié)選自《宋史?列傳第九十二》有刪改)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詔近臣集議/久而不決/兌言/樂之道廣/大微妙/非知音入神/詎容輕議/愿參新舊/但取諧和/近雅者合而用之
B.詔近臣集議/久而不決/兌言/樂之道/廣大微妙/非知音入神/詎容輕議/愿參新舊/但取諧和近雅者/合而用之
C.詔近臣集議/久而不決/兌言/樂之道/廣大微妙/非知音/入神詎容輕議/愿參新舊/但取諧和/近雅者合而用之
D.詔近臣集議/久而不決/兌言/樂之道廣/大微妙/非知音入神詎容/輕議愿參新舊/但取諧和近雅者/合而用之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戚,指關(guān)系較遠的親屬,如妻族,“親”指直系或與自己關(guān)系較近的親屬,“親戚”泛指父母以及其他有血緣關(guān)系的人,如“悅親戚之情話”。
B.節(jié):用于代表君主出征、監(jiān)察、辦案、出使外國等重大事務(wù),古代可指符節(jié),是朝中大臣的一種憑證;又特指出使外國所持的憑證,即使節(jié)。
C.紀(jì):古代記年的一種方式,木星繞地球一周約需十年,故古稱十年為一紀(jì),李商隱的《馬嵬》“如何四紀(jì)為天子”一句中的“四紀(jì)”即為40年。
D.謚:有官謚和私謚,多為官謚,指古代帝王、貴族、大臣、后妃等死后,按其生前事跡給予寓意褒貶的稱號,李兌謚號“莊”是對他的褒獎。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李兌明察于事,知人善任。處理案件十分果斷,明辨是非;仁宗時就官員任職之事進諫,幫助朝廷選拔合適的官員。
B.李兌家風(fēng)淳厚,受人稱贊。他的堂弟在朝廷身居要職,年老時對他依舊恭敬;他的兒子恪守孝道,棄官回家供養(yǎng)他。
C.李兌為官敢諫,處世淡泊。在官吏俸祿不合官級時,他及時向皇帝進諫;為政簡明嚴(yán)肅,年老精明,后來無意仕途。
D.李兌歷任多職,備受榮寵。他任職期間,皇帝曾賜字賜詩;后來在便殿謁見皇帝時竭力求退,英宗還命他不要行拜禮。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按齊州叛卒,獄成,有欲夜篡囚者,兌以便宜斬之,人服其略。
(2)“既赴井,復(fù)自縊,有是理乎?必吏受賕教之爾!庇嵵弧
答案:
10. B 分析:利用實詞對仗現(xiàn)象和重要虛詞斷句,注意句中“廣大微妙”“但”等詞
11. C 分析:“紀(jì)”,木星繞太陽一周約需十二年,故古稱十二年為一紀(jì)!八募o(jì)”,四十八年。此指玄宗實在位四十五年,將近四紀(jì)。
12. B分析:“他的兒子恪守孝道,棄官回家供養(yǎng)他”錯,是他從弟李先的兒子,棄官回家供養(yǎng)李先。[來源:Zxxk.Com]
13. (1)審問齊州叛亂士兵,案件已定,有人想在夜間劫走囚犯,李兌就自行決斷斬殺了囚犯,人們佩服他的膽略。(關(guān)鍵詞:“按”“篡囚”“便宜”各1分,句子大意2分)
(2) “投了井以后,又上吊,有這樣的道理嗎?一定是官吏受了賄賂教他的!睂弳柡蟠_實如此。(關(guān)鍵詞:“既”“是”“賕”各1分,句子大意2分)譯文:
李兌,字子西,許州臨潁人。應(yīng)考進士登第,由屯田員外郎升為殿中侍御史。審問齊州叛亂士兵,案件已定,有人想在夜間劫掠囚犯出獄,李兌就自行決斷斬殺了囚犯,人們佩服他的膽略。張堯佐主管河陽,李兌說張堯佐向來沒有品行才能,不能因為是外戚而被任用。因此改任同知諫院。狄青任廣西宣撫使,以入內(nèi)都知任守忠為副職,李兌說以宦官參與軍事,造成主將受牽制,不是好的計策。仁宗因此罷免了任守忠,太常所制定的新音樂完成,王拱辰認為十二個鐘磬都以黃鐘為律,和古代不同,胡璦和阮逸也說聲調(diào)不和諧;实巯略t叫近臣集會商議,很就不能解決。李兌說:“音樂的道理廣大微妙,如果不是深通音律妙思入神的人,不能輕易發(fā)表議論。請求參考新舊音樂,取音調(diào)和諧近于雅正的,符合的就使用!睍x升為侍御史知雜事,升天章閣代制、知諫院。轉(zhuǎn)運使的俸祿規(guī)定和太守不同,當(dāng)時有的人因被彈劾奪取符節(jié)或年老有病請求改為太守的,仍得原來的俸祿。李兌說這不利于勉勵清廉和制止貪惡,于是皇帝下詔規(guī)定都根據(jù)所居官級定俸祿。李兌在諫官職位十年,凡是所論諫的事情,自己不加透露,所以很少傳聞于世。出朝任杭州知州,皇帝寫了“安民”二字來表示寵愛。改任越州知州,加官龍圖閣直學(xué)士、廣州知州,南方人說從劉?向宋朝投降以來,僅有李兌以清廉的節(jié)操著稱。還朝為河陽軍知軍;实塾譃槠渥髟娨允緦檺邸8娜梧囍葜。有個富人拷打仆人致死,并在死者脖子上系了繩子投尸于井中然后詭稱自縊。李兌說:“投了井以后,又上吊,有這樣的道理嗎?一定是官吏受了賄賂教他的。”經(jīng)過審問確實如此。李兌歷任名州的太守,辦理政事簡明嚴(yán)肅,年老更為精明。從鄧州回朝,心情淡泊沒有做官的意愿。在便殿謁見皇帝,竭力求退,英宗命他不要行拜禮,任他為集賢院學(xué)士、判西京御史臺。多次升官至尚書右丞,轉(zhuǎn)工部尚書退休。去世,享年七十六歲,謚號為莊。堂弟李先,考中進士,知信州、南安軍,撫楚州,歷任利、梓、江東、淮南轉(zhuǎn)運使。他所到的地方治事如同治家,人們用當(dāng)時的俗語看待評價他:在信州稱他為“錯安頭”,意思是容貌不好卻有才能;在楚州稱他為“照天燭”,意思是他行事明察秋毫。多次升官至秘書監(jiān)退休,這時哥哥李兌還健在,李先服侍他愈為厚道。閑居十二年死去,享年八十三歲。他的兒子李庭玉,年至六十就棄官歸家供養(yǎng)父母。人們稱贊他們的家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1269624.html

相關(guān)閱讀:施耐庵《楊志賣刀》閱讀練習(xí)及答案
《隋書?周法尚傳》閱讀練習(xí)及答案【附譯文】
史達祖《鷓鴣天》(雁足無書古塞幽)閱讀及答案
汪元量《秋日酬王昭儀》閱讀練習(xí)及答案
陸龜蒙《京口》閱讀練習(xí)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