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怨詩專寫古代帝王宮中宮女以及失寵后起的怨情;
閨怨詩主要抒寫古代民間棄婦和思婦(包括征婦、商婦、游子婦等)的憂傷,或者少女懷春、思念情人的感情。
閨怨詩的寫作模式:別離──盼望──孤單。
【主要類別】
1、閨怨詩。青年士子為了博取所謂的功名利祿、榮華富貴而遠離妻室,使得妻子在無盡的等待與無邊的愁悶中生出怨恨之情。另外,則寫那些閨中少婦因為丈夫沒有多少時間留給自己,使得自己的青春紅顏空對著明鏡暗暗消退。王昌齡的《閨怨》一詩中寫道:“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2、宮怨詩。最為常見的寫宮女“恩已斷”或“未承恩”或“君恩無常、見異思遷”之怨恨的詩作。張祜《何滿子》“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
3、征婦怨詩。征婦可以說是邊塞戰(zhàn)爭的附屬產(chǎn)物,她們不僅要飽嘗一般思婦的相思之苦、離別之恨,而且還得時刻牽掛邊關(guān)丈夫的冷暖安危。一邊是對久戍邊疆的丈夫朝思夜想,一邊對邊關(guān)的那些無能將領(lǐng)頗有怨恨之情。沈?期《雜詩》中寫出了一個征婦的怨辭:“聞道黃龍戍,頻年不解兵?蓱z閨里月,長在漢家營。少婦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誰能將旗鼓,一為取龍城。”這首詩,寫閨中少婦和久戍未歸的丈夫的兩地相思之情。詩中不僅表達了他們的深摯戀情,而且也委婉、含蓄地諷刺了邊將的無能。
【常見意象】
1、月、夢、淚、雁、寒蟬、更漏、笛聲等言愁意象;
2、織布、搗衣、縫衣、登高、憑欄等行為類意象;
3、燈、燭、簾、被、團扇、床枕、帷幕、幃、鏡等室內(nèi)用具類意象;
4、高樓、宮殿、玉階、窗等庭院建筑類意象。
【風(fēng)格特色】
(一)濃重的感傷色調(diào)。唐代的閨怨詩,從整體而言,都呈現(xiàn)出一種婉約纏綿幽怨感傷之美,
(二)細膩的心理描寫。一首詩,既是一幕人生命運的悲劇,也是一曲痛苦心理的哀歌。除了心理獨白還往往通過情態(tài)、動作的細節(jié)描寫來形象地刻畫抒情女主人公的心理。
(三)恰切的比興襯托。“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詩經(jīng)•氓》),比喻愛情的興衰;“家寄征河岸,征人幾歲游。不如潮水信,日日到沙頭”(張仲素《春江曲二首》其一),與李益《江南曲》一樣以潮水有信反襯人歸無期;
(四)“淺而能深”的藝術(shù)風(fēng)格。“淺”是指閨怨詩的語言都樸素自然、淺顯易懂;“深”是說它們的意境卻往往能深婉悠長、含蓄無盡。閨怨詩一般不重使典用事,即或使用,亦皆避生就熟,無非阿嬌、班姬、昭君、文君、望夫石、牛郎織女之類,一看便知;然又往往能化熟為生,或者“奪胎換骨”,或者做翻案詩詞,意境便覺深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1269628.html
相關(guān)閱讀:范成大《夏日田園雜興(一)》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出嘉峪關(guān)感賦 林則徐閱讀附答案
《治國猶栽樹》閱讀答案
《螳螂捕蛇》閱讀練習(xí)及答案
解縉《解元小傳》閱讀練習(xí)及答案【附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