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方法!

《明史?張國維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古詩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明史
  
  張國維,字玉笥,東陽人。天啟二年進士。授番禺知縣。崇禎元年,擢刑科給事中,劾罷副都御史楊所修、御史田景新,皆魏忠賢黨也。已,陳時政五事,帝不能盡用。七年,擢右僉都御史,巡撫應(yīng)天、安慶等十府。其冬,流賊犯桐城,官軍覆沒。國維方壯年,一夕須發(fā)頓白。明年正月率副將許自強赴援,游擊潘可大、知縣陳爾銘等守桐不下。賊乃攻潛山,知縣趙士彥重傷卒,攻太湖,知縣金應(yīng)元、訓(xùn)導(dǎo)扈永寧被殺,國維至,解桐圍,遣守備朱士胤趨潛山,把總張其威趨太湖。十二月,諸城并全。
  
  國維為人寬厚,得士大夫心。屬郡受傷,輒為請命。筑太湖、繁昌二城,建蘇州九里石塘及平望內(nèi)外塘、長洲至和等塘,修松江捍海堤,浚鎮(zhèn)江及江陰漕渠,并有成績。遷工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總理河道。歲大旱,漕流涸,國維浚諸水以通漕。山東饑,振活窮民無算。十四年夏,山東盜起,改兵部右侍郎兼督淮、徐、臨、通四鎮(zhèn)兵,護漕運。大盜李青山眾數(shù)萬,據(jù)梁山濼,遣其黨分據(jù)韓莊等八閘,運道為梗。周延儒赴召北上青山謁之言率眾護漕非亂也延儒許言于朝授以職而青山竟截漕舟大焚掠迫臨清國維合所部兵擊降之,獻俘于朝,磔諸市。兵部尚書陳新甲下獄,帝召國維代之。會開封陷,河北震動,條防河數(shù)策,帝亦納之。
  
  十六年四月,我大清兵入畿輔,國維檄趙光?拒螺山,八總兵之師皆潰。言者詆國維,乃解職,尋下獄。帝念其治河功,得釋。南都覆,逾月,潞王監(jiān)國于杭州,不數(shù)日出降。國維連復(fù)富陽、于潛等地,樹木城緣江要害,聯(lián)合方國安及王之仁、鄭遵謙諸營,為持久計。順治三年五月,國安等諸軍乏餉潰,六月國維知勢不可支,作絕命詞三章,赴水死,年五十有二。
  
 。ü(jié)選自《明史》)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周延儒赴召北上/青山謁之/言/率眾護漕/非亂也/延儒許言于朝/授以職/而青山竟截漕舟/大焚掠/迫臨清/
  
  B.周延儒赴召北上/青山謁之言/率眾護漕/非亂也/延儒許/言于朝授以職/而青山竟截漕舟/大焚掠/迫臨清/
  
  C.周延儒赴召/北上青山/謁之/言/率眾護漕/非亂也/延儒許言于朝/授以職/而青山竟截漕舟/大焚掠/迫臨清/
  
  D.周延儒赴召/北上青山/謁之言/率眾護漕/非亂也/延儒許/言于朝授以職/而青山竟截漕舟/大焚掠/迫臨清/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天啟、崇禎都是年號,年號是中國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名號,一個皇帝所用年號可以是一個,也可是多個。
  
  B.擢、罷、改、遷都是古代任免官員的手段,其中“擢”指提升,“遷”指平級調(diào)動,職務(wù)不升也不降。
  
  C.漕運,是中國古代封建王朝將征自田賦的部分糧食經(jīng)水路解往京師或其他地方的運輸方式。
  
  D.檄,是古代用于征召、曉諭的政府公告或聲討、揭發(fā)罪行的文書,是古代文書、文告的一種。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張國維不畏強權(quán)、心系國事。在刑科給事中任上,彈劾魏忠賢的同黨,還陳奏了五件關(guān)乎國家的政事,雖然沒有被皇上全部采用,但其忠誠為國之心可鑒。
  
  B.張國維憂患國事、善于用兵。流賊侵犯桐城,官兵覆沒,國維一夜之間須發(fā)變白;流賊圍攻多地,國維調(diào)度有方,最終保全諸城。
  
  C.張國維治災(zāi)有功、心系災(zāi)民。下轄之地有災(zāi)情,他為民請命,還筑城、建塘、修堤、浚渠,因這些舉措,山東鬧饑荒時,救活了不計其數(shù)的災(zāi)民。
  
  D.張國維全力抗清、寧死不降。他聯(lián)合多位將領(lǐng),打算與清軍打持久戰(zhàn),順治三年,諸軍潰敗,張國維看局勢難支,就作詞赴水而死。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賊乃攻潛山,知縣趙士彥重傷卒,攻太湖,知縣金應(yīng)元、訓(xùn)導(dǎo)扈永寧被殺,國維至,解桐圍。
  
  (2)言者詆國維,乃解職,尋下獄。帝念其治河功,得釋。
  
  【參考答案】
  
  10.A
  
  11.B
  
  12.C
  
  13.(1)賦人就攻打潛山,知縣趙士彥重傷而死,賊人進攻太湖,知縣金應(yīng)元、訓(xùn)導(dǎo)扈永寧被殺,張國維到了那里,解除了桐城之圍。
  
  (2)進諫的人詆毀張國維,張國維就被免除職務(wù),不久關(guān)進監(jiān)獄;噬峡紤]到他治河有功,他才得以釋放。
  
  【解析】
  
  10.試題分析:此題考核文言斷句的能力,答題時注意一些常見的句尾、句首標志性的詞語,句子結(jié)構(gòu)的對稱,文中詞語充當?shù)某煞郑渥映煞值氖÷,敘事?nèi)容的變化等。句中“青山”指的是李青山,所以不能“北上青山”,排除C、D,“許言于朝”是“答應(yīng)向朝廷報告”的意思,不必拆分,所以答案為A。
  
  點睛:文言斷句的題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見的標志性的虛詞,注意結(jié)構(gòu)的對稱,這是基礎(chǔ),其次注意斷句題大多集中在對人稱的轉(zhuǎn)換和在句中充當?shù)某煞值目己,還要注意一個事件不要強行斷開,不然句子就會支離破碎,相反兩個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斷開。選擇題答題時注意選項的對比,然后結(jié)合文意進行分析。
  
  11.試題分析:此題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文化常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稱謂、官職的變遷、建筑的名稱、年號、謚號、廟號、一些文書的名稱、官場的一些禮節(jié)、朝廷的一些機構(gòu)、典章制度、行政區(qū)劃、還有一些避諱的說法等。平時注意積累,尤其是課本的注釋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答題時還要注意集合語境的含義作答。題中B項,“遷”也指升遷和貶謫。
  
  12.試題分析:這是一道考核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題目,答題時注意對讀選項和原文,尋找時間、地點、人物、時間、手法以及重點詞句的翻譯上的錯誤,題中C項,救活山東災(zāi)民主要原因是任工部右侍郎時疏通了漕運。
  
  13.試題分析: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譯文中句子的題目,答題時注意直譯,重點注意句中重點實詞、虛詞、活用和句式的翻譯。此題注意,乃:就;卒:死;解:解除;詆:詆毀;尋:不久;念:考慮。
  
  【參考譯文】
  
  張國維,字玉笥,東陽人。天啟二年(1622)進士。初任番禺知縣。崇禎二年(1629),國維升任刑科給事中,彈劾、罷免了副都御史楊所修、御史田景新,這兩個人都是魏忠賢的黨羽。后來他上書對當時政治提出五條意見,說“:陛下求治之心太急迫,綜合考察太嚴格。笨拙的官員小心戒懼但求無過,用心機巧的則敷衍塞責以圖保住官位,誰還能施展身手為國家辦理應(yīng)做的事呢?所以皇上治國的氣象精明,把臣下看作心腹、手足一樣的情義實在缺乏,這樣說來皇上的英明察決應(yīng)該有所收斂了。祖宗在位時,閣臣有封還圣旨不肯執(zhí)行的,有章奏屢上爭議一事的,F(xiàn)在大臣一旦受到批評,就趕快低頭認錯;一旦意見被皇上批評,就趕快順著您的旨意來。陛下處理不當,大臣也不敢堅持自己的意見進奏。這樣說來大臣的一味順隨應(yīng)該有所戒除了。陛下召見大臣問話本來是要下情上通的,沒有因此該被問罪的,F(xiàn)在召見大臣只是傳達皇上的指示,沒見哪個人敢有所褒貶。我的同事熊奮渭回朝才十天,只是從旁邊講了句話,就被貶出去了。難道不能把懲罰稍微減輕一些,顯示陛下您寬宏的肚量嗎?這樣說來君臣間的關(guān)系應(yīng)該有所和洽了。”另外兩條是請求平治刑罰,廣施恩惠的。莊烈帝沒能全采納。國維后來升任禮科都給事中。京師地震后,他上書規(guī)諫弊政,話講得很嚴厲。過后升任了太常少卿。崇禎七年(1634),國維升任左僉都御史,外出巡撫應(yīng)天、安慶等十府。這年冬天,流賊進犯桐城,當?shù)氐墓佘娙姼矝]了。國維正當壯年,卻因此一夜之間頭發(fā)、胡須都變白了。第二年正月,他帶著副將許自強前往增援,游擊潘可大、知縣陳爾銘等固守桐城,賊寇不能攻下來。于是轉(zhuǎn)攻潛山,知縣趙士彥重傷而死。攻太湖,知縣金應(yīng)元、訓(xùn)導(dǎo)扈永寧被殺。國維趕到后,解除了桐城之圍,派守備朱士胤赴潛山,把總張其威赴太湖增援。士胤戰(zhàn)死了,自強在宿松遇上賊兵,雙方傷亡相當。安慶山區(qū)的百姓用木棍、石頭投擊賊兵,賊兵死了很多人,于是越過英山、霍山逃跑了。九月,賊兵又從宿松進入潛山、太湖,另外的賊寇掃地王也打下了宿松等三個縣。國維于是招募當?shù)鼐用駜汕朔朗,把軍事交監(jiān)軍史可法指揮。第二年正月,賊寇圍攻江浦,國維派守備蔣若來、陳于五打退了他們。十二月,賊寇兵分幾路進犯懷寧,可法及左良玉、馬火廣頂住了他們。賊寇又進犯江浦,副將程龍及若來、于五等人抗敵防守,這幾座城都得以保全。賊寇又包圍望江,國維派兵援救,賊寇也撤圍走掉了。十年五月,國維率領(lǐng)程龍等赴安慶,在酆家店抵御賊兵,程龍的幾千士兵都覆滅了。賊寇往東打下了和州、含山、定遠,攻陷六合,知縣鄭同元敗逃,賊寇于是又攻打天長。國維看到賊寇的氣焰越來越囂張,就向朝廷申請割安定、池州、太平,另外設(shè)置巡撫,讓可法擔任。安慶不歸江南巡撫管轄,就是從這里起始的。有人主張一并割下江浦、六合,讓國維專門護守江南,莊烈帝不答應(yīng)。
  
  國維為人寬厚,得到士大夫們的擁戴。他所轄的郡縣發(fā)生災(zāi)傷,他都替百姓向朝廷請命。他對修建太湖、繁昌兩城的城墻,開挖蘇州九里石塘及平望內(nèi)、外塘,長州至和等水塘,壘砌松江的防海堤,疏通鎮(zhèn)江及江陰的灌運河道,都做出了成績。被朝廷升為工部右侍郎并右僉都御史,總理河道。當時氣候嚴重干旱,漕運河道枯涸,國維把周圍河流中的水疏通引進運河。山東發(fā)生饑荒,他賑濟無數(shù)窮苦百姓,使他們得以生存。十四年夏天,山東的賊寇開始活動,國維改任兵部右侍郎兼統(tǒng)領(lǐng)淮州、徐州、臨江、通州四鎮(zhèn)的部隊,保衛(wèi)漕運。大盜李青山有幾萬嘍口羅,占據(jù)梁山泊,派遣他的黨羽分別占領(lǐng)了韓莊等八處水閘,運糧河道因此被阻塞了。周延儒應(yīng)召北上時,青山去拜見他,說自己在領(lǐng)兵護漕,不是造反作亂。延儒答應(yīng)向朝廷講一講,給他加封官職。可是青山竟然攔截運糧船只,大肆焚掠,兵逼臨清。國維召集自己部下的兵力打擊并降服了他,把他交給朝廷,在京師街頭把他肢解了。兵部尚書陳新甲入獄后,莊烈帝召國維入朝替任。國維于是擬定了戰(zhàn)守賞罰的標準,上書提出嚴格世襲官員,斟酌推薦升用,認真對待大臣的題本和對他們的咨詢等七條意見,莊烈帝都回答說可以。當開封失陷,黃河以北受到震動時,國維又遞上保防黃河的幾條辦法,莊烈帝也采納了他的意見。
  
  十六年四月,我大清部隊攻進京師郊區(qū),國維傳令趙光扌卞在螺山抵抗,八個總兵的部隊都潰敗了。言官因此攻擊國維,他被解除了職務(wù),不久又被關(guān)進監(jiān)獄。莊烈帝記起他治河的功勞,他才被放出來。后來,莊烈帝在中左門召他問話,恢復(fù)他的原職,讓他兼任右僉都御史,趕往江南、浙江管理練兵、運餉等事務(wù)。國維離開北京才十天,北京就失陷了。福王召國維到南京協(xié)理軍政,不多日子,評定他在山東討賊的戰(zhàn)功,給他加官太子太保,蔭子錦衣僉事。吏部尚書徐石麟離職后,大臣們討論讓國維接任,馬士英不用他,而用了張捷。國維于是請假探親,回鄉(xiāng)去了。南京失守一個月后,潞王在杭州監(jiān)國,沒幾天就投降了。閏六月,國維到臺州朝見魯王,請魯王監(jiān)國。魯王當天就移駐紹興,提升國維為少傅兼太子太傅、兵部尚書、武英殿大學(xué)士,讓他在錢塘江上統(tǒng)帥部隊。總兵官方國安這時也從金華來了。馬士英一向跟國安要好,現(xiàn)在躲在他的部隊中,申請入朝。國維彈劾了他十大罪狀,士英才不敢入朝。國維連續(xù)收復(fù)了富陽、于潛,在沿江的要害地帶扎下木城防守,聯(lián)合了國安及王之仁、鄭遵謙、熊汝霖、孫嘉績、錢肅樂的各支部隊,想做好持久戰(zhàn)的打算。順治三年(1646)五月,國安等各軍因為缺餉潰敗,魯王逃到臺州航行離去,國維也返回家鄉(xiāng)東陽防守。六月,他看到大勢已去,無法支持下去,寫了三首絕命詩,赴水自殺了,終年五十二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1294430.html

相關(guān)閱讀:元好問《摸魚兒?雁丘詞》閱讀答案附翻譯賞析
《宋史?徐夢莘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歐陽修《田家》與范成大《夏日田園雜興(其一)》閱讀答案
姜夔《點絳唇?丁未冬過吳松作》閱讀答案及賞析
蔣士銓《題王石谷畫冊玉簪》閱讀練習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