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孤山①[宋]謝枋得②
人言此是海門關,海眼③無涯駭眾觀。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瀾。?
堅如猛士敵場立,危似孤臣末世難。明日登峰須造極,渺觀宇宙我心寬。
[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縣城南 65公里的長江之中,四無依傍,地勢險要,是南宋軍事要地。②謝枋得:宋弋陽(今屬江西)人,以忠義自任,曾率軍抗元。兵敗后隱居福建一帶,后被元人脅迫至燕京,絕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渦。
試題:簡析“危似孤臣末世難”中“孤”字的妙處。
【參考答案】(步驟一)“孤”字是指自己比較孤獨。(步驟二)偶然存留的孤山與宋世僅存的孤臣相應,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將帥嚴重匱乏,比喻貼切;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與詩人砥柱中流的壯志情懷相應,托物而言志。(步驟三)此詩托小孤山以言志,表達了詩人盡管身為孤臣,時處末世,也要勇猛堅毅,殺敵報國的壯烈情懷,以及自己能夠力挽狂瀾、取得抗元勝利的堅定信念。
[例2]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問題
(2008年全國卷2)春日即事 李彌遜 ①
小雨絲絲欲網春,落花狼藉近黃昏。車塵不到張羅地②,宿鳥聲中自掩門。
[注]①李彌遜(1085-1153),字似之,吳縣(今屬江蘇省蘇州市)人,歷任中書舍人、戶部侍郎等職。因竭力反對秦檜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職。②張羅地:指門可羅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問題:請對首句中的“網”字進行賞析。
【參考答案】作者由絲絲小雨想到用絲織成的網;再由絲雨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網住,即留住春天。這個想象、比喻非常生動、新奇。
[例3] (2008年全國卷Ⅰ)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江間作四首 (其三) 潘大臨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隱龍宮。形勝三分國,波流萬世功。
沙明拳宿鷺③,天闊退飛鴻。最羨漁竿客,歸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臨(約1057-1106):字?老,黃州(今湖北黃岡)人,善詩文,曾隨蘇軾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鷺:指白鷺睡眠時一腿蜷縮的樣子。
題目:第三聯(lián)兩句中各有一個字用得十分傳神,請找出來,并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參考答案】“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現(xiàn)出鷺鳥在沙灘上棲息時的神態(tài)。用“退”字別致、生動地表現(xiàn)出鴻鳥在天空中飛行的狀態(tài)。這樣寫構成了作者江邊所見的一幅靜動結合的畫面。
【試題分析】
本題重點考查考生對富有表現(xiàn)力的關鍵字詞的理解和把握。對于這道題目,考生可以很容易地從句中選出兩個動詞“拳”和“退”,但命題者不僅是要求考生找出“拳”和“退”兩字,更要考生準確地表述出這兩個字所表達的意境?忌仨殞Υ诉M行合理的分析與闡述,而這恰恰是考查考生鑒賞能力的關鍵所在。
詩人借助“拳”和“退”兩字巧妙地寫出了俯看浩瀚江面和仰望寥廓長天時所見的景象;“拳”和“退”兩字寫活了白鷺棲息江邊的靜景和飛鴻翱翔天際的動景。
這種題型要求考生品味經作者錘煉的字的妙處?忌诖痤}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談,必須將其融入于句中進行整體的理解,考生在作答時要結合全詩的描寫的意境和抒發(fā)的情感來具體分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1298434.html
相關閱讀:謝逸《蝶戀花?豆蔻梢頭春色淺》閱讀練習及答案
晏殊《浣溪沙》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謝榛《塞上曲》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杜牧、鄭谷《鷺鷥》兩首閱讀練習及答案
宋起鳳《核工記》閱讀理解及答案【附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