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醉翁亭記》閱讀訓練及參考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古詩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醉翁亭記》閱讀訓練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
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瞑,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問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1.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名之者誰 名:命名 B.得之心而寓之酒 寓:寄托
C.佳木秀而繁陰 秀:繁茂 D.不知太守之樂其樂 樂:快樂
2.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
A.四時之景不同 曾不能損魁父之丘 B.行者休于樹 其一犬坐于前
C.而不知人之樂 溫故而知新 D.醉能同其樂 安陵君其許寡人
3.下列對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A.作者以富有靈性的筆觸生動形象地描繪了瑯琊山變幻無窮的美麗景色,賞山樂水的歡暢與愜意躍然紙上。
B.文章寫滁人游太守宴眾賓歡太守醉眾賓歸均圍繞樂字展開,既寫出太守與民同樂,又表現(xiàn)了當時滁州的政治清明。
C.游記著力寫太守與滁人沉醉于山水之間的情狀,意在表現(xiàn)作者因仕途不得意而沉迷山水的消極的人生態(tài)度。
D.文章駢散結(jié)合,句式整齊又富有變化,尤其是也和而字的靈活運用,使得語言具有回環(huán)往復(fù)的音韻美。
4.把上面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瞑,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
答:
成都市2012年高中階段教育學校統(tǒng)一招生考試試卷(含初三畢業(yè)會考)語文試題
【參考答案】
1.D(樂應(yīng)解釋為以為樂)
2.B(均譯為在。A項中的前之譯為的,后之譯為這;C項的前而表轉(zhuǎn)接,譯為卻,后而表順接,譯為就;D項的前其譯為他們,后其表加強語氣,譯為可要)
3.C(因仕途不得意而沉迷山水的消極的人生態(tài)度錯,應(yīng)為雖仕途不得意卻仍有兼濟天下的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4.像那(要說那)太陽出來后林間的霧氣散了,煙云聚攏后山谷洞穴昏暗了,(這)明暗交替變化的,是山中早晨和晚上(的景象)。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1300434.html

相關(guān)閱讀:二十五套古詩詞鑒賞試題及答案解析(上)
楊朝英《【雙調(diào)】水仙子》閱讀及答案
戚繼光《登盤山絕頂》閱讀練習及答案
《清史稿?劉長佑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讀《孟嘗君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