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詠史懷古詩鑒賞及答題方法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古詩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詠史懷古詩:一般以古代歷史事件或古代人物為題材,或借古諷今,或寄寓個人懷才不遇的感傷,或表達昔盛今衰的興替之感。詩人以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陳跡為題材,借登高望遠、詠嘆史實、懷念古跡來達到感慨興衰、寄托哀思、托古諷今等目的。這類詩由于多寫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在古代詩詞中,懷古詩是內容與思想都比較沉重的一類作品。這類詩都是懷古惜今,“有感而發(fā)”,往往是詩人處于某種背景之下,前往瞻仰或憑吊歷史古跡,回顧古人的業(yè)績或遭遇,自己內心產(chǎn)生共鳴,不禁發(fā)出對古人業(yè)績的慨嘆或抒發(fā)對物換星移、物是人非的悲哀之情。因此,感情基調一般都比較蒼勁悲涼。
  讀懷古詩有兩點需要注意:一是要知人論世,一是要品賞韻味。所謂“知人論世”,就是理解詩作的思想感情。古人讀詩主張“以意逆志”,即用讀者的“意”,根據(jù)作品中所反映出來的東西,去探索追溯作者寫作時所要表達的“志”。懷古詩的作者是在懷念古代史實的基礎上抒發(fā)個人情懷的,詩中必然涉及到歷史典故,也必然反映作者當時的思想感情。解讀這類詩首先要根據(jù)詩中的物象確定史實,理解典故內容和它所包含的意義,再看作者抒情的角度。所謂“品嘗韻味”,就是在反復吟誦、體會中,玩味詩作的情致韻味。例如杜甫的《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這首詩是杜甫迫于“安史之亂”而入蜀后,于乾元三年春天寫的。詩中提到“錦官城外”的“丞相祠堂”,提到“三顧”和“出師”,我們就可以知道杜甫是在拜謁武侯祠后寫的這首詩,所涉及到的是三國蜀相諸葛亮的事跡。詩人面對武侯祠舊址,想到諸葛亮生前的才智和業(yè)績,贊頌他“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同時對他“出師未捷身先死”,胸懷壯志而未酬表示惋惜,以至“淚滿襟”。杜甫所以產(chǎn)生這樣的哀情,是因為他當時也遭遇亂世,胸懷報國之志卻無力回天,想到諸葛亮的結局,而發(fā)出懷古之哀嘆,實際上不也在嘆息自己嗎?仔細品味這首詩,可以發(fā)現(xiàn)詩的首聯(lián)一問一答,自開自合,開門見山地指明自己感懷的內容是成都城外的武侯祠。“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兩個寫景的句子中,一個“自”,一個“空”,既是寫實,又體現(xiàn)出自己對如此一個歷史人物的墓地,如今卻荒涼冷清,無人關懷的感嘆。全詩的情調悲涼,這正與詩人的內心世界是一致的。經(jīng)過這樣的思考,對杜甫這首詩的思想感情和寫作手法就可以準確把握了。下面請同學們再讀一首辛棄疾的詞《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然后思考一下,回答后面兩個問題,下期我們再做分析。
   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zhàn)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1)這首詞是就哪一段史實發(fā)出感懷的?表達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這首詞在寫作上有什么特點?
答案:大家在課內閱讀過辛棄疾的詞作《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對他的遭遇和思想傾向已經(jīng)有所了解。這首《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是就三國吳蜀聯(lián)合抗曹的事跡發(fā)出感懷的。辛棄疾重游東吳故地,登上北固樓,回顧“三國”時期吳蜀聯(lián)合抗曹的舊事,懷念當年雄踞一方的孫權,他是多么希望南宋王朝能夠重演這段歷史,奮起抗金,收復北方失地啊!然而現(xiàn)實卻難遂人愿,他只有無限感慨,抱憾終身。詩作表達的就是一種悵惘和郁悶的心情。這首詞三問三答,自相呼應,跌宕起伏,層次分明。詩人從大處落筆,視野十分開闊,氣魄極其宏大雄壯。詞中融經(jīng)鑄史,借古諷今,表面上是稱贊孫權為天下英雄,實際上譴責南宋主和派的昏庸怯懦。“生子當如孫仲謀”一句雖為曹操之言,也代表了作者的心聲,表達出對當權者無抗金復國之志的遺憾和憤慨。


寫作特點
方虛谷云:“懷古者,見古跡,思古人。其事無他,興亡賢愚而已。”

(1)結構:臨古地——思古人——憶其事——抒己志。
(2)內容:國家——國運衰微,統(tǒng)治者——荒淫奢侈,名地——昔盛今衰,古人——壯志難酬,憂國傷時,孤寂失意。
(3)手法: 用典,對比,借古諷今,吊古傷今。
(4)語言: 含蓄蘊藉。
(5)意象: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吳鉤,烏衣巷,淮水,柳營,后庭花。
(6)表現(xiàn)手法:運用典故,今昔對比,借古諷今,即事議論。
(7)思想感情:吊古傷今,昔盛今衰,懷才不遇。
(8)風格:或雄渾壯闊,或含蓄沉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1300443.html

相關閱讀:顧炎武《塞下曲》閱讀練習及答案
趙孟?《岳鄂王墓》閱讀答案及賞析
《河中石獸》閱讀及答案
黃裳《減字木蘭花?競渡》閱讀練習及答案(2017年江蘇省南通市中
《北史?薛聰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