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何栗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古詩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何栗,字文縝,仙井人。政和五年進士第一,擢秘書省校書郎。逾年,提舉京畿學事,召為主客員外郎、起居舍人,遷中書舍人兼侍講。
徽宗數(shù)從咨訪,欲付以言責;蛘摾跖c蘇軾鄉(xiāng)黨,出知遂寧府。已而留為中丞,論王黼奸邪專橫十五罪,黼既抗章請去,而尤豫未決。栗繼上七章,黼及其黨胡松年、胡益等皆罷,栗亦以徽猷閣待制知泰州。欽宗立,復以中丞召。閱月,為翰林學士,進尚書右丞、中書侍郎。會王云使金帥斡離不軍還,言金人怒割三鎮(zhèn)緩,卻禮幣弗納,曰兼旬使不至,則再舉兵。于是百官議從其請。栗曰:“三鎮(zhèn),國之根本,奈何一旦棄之。況金人變詐罔測,安能保必信?割亦來,不割亦來!痹紫嘀鞲钭h,栗論辨不已,曰:“河北之民,皆吾赤子棄地則并其民棄之,豈為父母意哉?”帝頗悟。栗請建四道總管,使統(tǒng)兵入援,以胡直孺、王襄、趙野、張叔夜領之。兵既響應,而唐恪、耿南仲等信和議,相與謀曰:“方繼好息民而不已,使金人聞之,奈何?”亟止之。栗解政事,俄以資政殿大學士領開封尹。金兵長驅傅城下,帝罷恪相,而拜栗為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始復舊制。時康王在河北,信使不通,栗建議請以為元帥,密草詔稿上之。乃以康王充天下兵馬大元帥,陳遘充兵馬元帥,宗澤、汪伯彥充副元帥。京城失守從幸金帥營遂留不返既而議立異姓金人曰唯何栗李若水毋得預議既陷朔庭,栗仰天大慟,不食而死,年三十九。建炎初,詔以為觀文殿大學士、提舉玉局觀使,祿其家。訃聞,贈開府儀同三司,議者指其誤國,不行。秦檜自北還,具道其死時狀,乃改贈大學士,官其家七人。(節(jié)選自《宋史·何栗傳》)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京城失守/從幸金帥營/遂留/不返/既而議立/異姓金人曰/唯何栗/李若水毋得預議/
B.京城失/守從幸金帥營/遂留不返/既而議立異姓金人/曰/唯何栗/李若水毋得預議/
C.京城失守/從幸金帥營/遂留不返/既而議立異姓/金人曰/唯何栗/李若水毋得預議/
D.京城失守/從幸/金帥營/遂留不返/既而議立/異姓金人曰/唯何栗/李若水毋得預議/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御史,古時作為監(jiān)察性質的官職之一,負責監(jiān)察朝廷、諸侯、官吏。
B.調發(fā),我國古代賦役制度,舊時指政府向人民征調的人力和物資等。
C.檄,是古代用于征召、曉諭的政府公告或聲討、揭發(fā)罪行等的文書。
D.三省,即文中先后提及的秘書省、中書省和尚書省,類似“三權分立”。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何栗在擔任御史中丞期間,恪盡職守,不畏權貴,上疏列舉王黼15條罪狀,連奏七章,終將王黼及其同黨胡松年、胡益等人扳倒、罷官。
B.何栗主戰(zhàn),金人索賄時嚴詞予以拒絕。曾竭力主張不能把三鎮(zhèn)割讓給金人,曰:“金人詐……不割來,割亦來!辈⒄埥ㄋ牡揽偣芤越y(tǒng)兵勤王。
C.何栗作為北宋最后一任宰相,面對國破君虜、生靈涂炭的局面,何栗自覺回天無力,悲憤至極,乃絕食而死,以身殉國,年僅39歲。
D.趙構即位后下詔任命何栗為觀文殿大學士、提舉玉局觀使。后得知其已死難金營,于是下令贈給開府儀同三司的榮典,表彰了其忠心。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徽宗數(shù)從咨訪,欲付以言責;蛘摾跖c蘇軾鄉(xiāng)黨,出知遂寧府。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河北之民,皆吾赤子。棄地則并其民棄之,豈為父母意哉?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0.C 原文標點:京城失守,從幸金帥營,遂留不返。既而議立異姓,金人曰:“唯何栗、李若水毋得預議!
11.D 三省指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邦愃啤龣喾至ⅰ币膊划。
12.D 開府儀同三司的榮典,并沒有能夠下達,也就談不上“表彰了其忠心”。
13.(1)徽宗多次詢問他,打算把進諫的責任交給他。有人指責何栗是蘇軾的同鄉(xiāng)黨羽,(于是)將他外調任遂寧知府。(“數(shù)”“付”“或”,各1分,句意2分)
(2)黃河以北的百姓,也都是我們的子民,放棄領地則連同百姓一并放棄了,哪里是做父母的心意?(“河北”“皆”“豈”,各1分,句意2分)
文言文參考譯文:
何栗字文縝,仙井人。宋徽宗政和五年考中進士第一名,被任命為秘書省校書郎。過了一年,提舉京畿學事,受召入朝任主客員外郎、起居舍人,升任中書舍人兼侍講。徽宗多次咨訪他,打算把進諫的責任交給他。有人指責何栗是蘇軾的同鄉(xiāng)黨羽,(于是)將他外調任遂寧知府。不久留京任御史中丞,指責王黼奸邪專橫等十五條罪狀,王黼抗章請去后,皇上猶豫未決。何栗接著七次上章,王黼及其朋黨胡松年、胡益等人都被罷職,何栗也以徽猷閣待制兼任知泰州。欽宗即位后,又以御史中丞職召用他。過了一月,任翰林學士,升為尚書右丞、中書侍郎。正好王云出使金兵元帥斡離不軍中回來,說金人對割取三鎮(zhèn)遲緩發(fā)怒,打算不收禮幣,揚言說二十日內使者不到,就再次舉兵進攻。于是百官商議聽從他的要求。何栗說:“三鎮(zhèn)是國家的根本,為什么一朝放棄?何況金人變詐不測,怎能保證他們一定守信?割地金兵要來攻,不割地金兵也要來攻。”宰相主張割地讓和,何栗爭辯不已,說:“黃河以北的百姓,也都是我們的子民,放棄領地則連同百姓一并放棄了,哪里是做父母的心意?”皇上大悟。何栗請求設立四道總管,讓他們率兵入援,以胡直孺、王襄、趙野、張叔夜統(tǒng)領。軍隊已經響應,而唐恪、耿南仲等相信議和,一起謀劃說:“正要使繼續(xù)修好并讓百姓休息,卻不停地征調人力和物資,讓金人知道了,怎么辦?”急忙下令制止。栗被解去政事,不久以資政殿大學士兼任開封府尹。金兵長驅逼近城下,皇上罷去唐恪的宰相,而授任何栗為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恢復三省舊制。當時康王在河北,信使不通,何栗建議讓康王任元帥,秘密草擬詔稿交給皇帝。于是皇上任命康王為天下兵馬大元帥,陳遘為兵馬元帥,宗澤、汪伯彥為副元帥。京城失守,何栗跟隨皇帝到金兵元帥營中,于是被留住不能回來。不久金人商議扶立異姓皇帝,金人說:“只有何栗、李若水不得參與!奔热宦湓跀橙耸种校卫跹鎏齑罂,絕食而死,終年三十九歲。(南宋高宗趙構)建炎初期,詔令任他為觀文殿大學士、提舉玉局觀使,供養(yǎng)他家。死訊傳來,追贈他為開府儀同三司,有人議論指責他誤國,追贈令不得下發(fā)。秦檜從北邊歸來,詳細述說他死時的情狀,于是改贈大學士,錄用他家七人為官。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1302437.html

相關閱讀:《醉翁亭記》《岳陽樓記》閱讀答案
史記《高祖本紀》閱讀練習及答案
王禹?《待漏院記》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宋史?張根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活板》片段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