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張元干《魚游春水?送友人》閱讀答案及賞析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古詩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魚游春水·送友人
張元干
芳洲生?芷。宿雨收晴浮暖翠。煙光如洗,幾片花飛點淚。清鏡空余白發(fā)添,新恨誰傳紅綾寄。溪漲岸痕,浪吞沙尾。
老去情懷易醉。十二欄干慵遍倚。雙鳧②人慣風(fēng)流,功名萬里。夢想濃妝碧云邊,目斷歸帆夕陽里。何時送客,更臨春水。
【注】①張元干,南宋愛國詞人,力主抗金,被秦檜除名削籍。本詞標(biāo)題為編者所加。
②雙鳧:原代指地方官員,這里喻指作者友人。
1.詞句“目斷歸帆夕陽里”化用了李白的“ , ”兩句詩。(2分)
2.請分析上闋中“暖翠”兩字的表達(dá)效果。(3分)
3.這首詞表達(dá)出作者的哪些情感,請結(jié)合詞句作簡要分析。(4分)

參考答案
1.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2分)
2.“暖”為和暖,“翠”為青翠,從感覺和視覺方面描繪出夜雨過后溫和晴暖、蒼翠欲滴的美麗景致,以樂景襯哀情。(描寫角度1分,景物特征1分,手法1分,共3分)
3.1. 與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2. 年華虛度、功業(yè)無成的憂傷;3. 世無知己的悲哀;4. 對友人胸懷“功名萬里”報國壯志的贊美;5. 與友人再次相逢的期許。
(答出1點給1分,兩點給3分,3點給4分;沒有結(jié)合詩句分析或分析不準(zhǔn)確,酌情扣分)

賞析:
這首送別詞,首先觸景生情,后又緣情布景,節(jié)節(jié)轉(zhuǎn)換,結(jié)構(gòu)嚴(yán)謹(jǐn),委婉曲折地表達(dá)了作者悲憤之情與送別之意,在寫作上自有特色,為其佳作之一。
大凡送別之作,多托離懷以抒情,寫景以寄情,這首詞也是如此。詞的開頭四句,描寫送別時的春江景色以及由此引發(fā)出的凄苦感情。“芳洲”二句是說,一場夜雨過后,碧空如洗,長滿蘋芷的小洲上,淡淡的晨霧在翠綠的芳草上面輕輕浮動飄動,給人一種朦朧之感。在這里,作者不僅描繪出送別時展現(xiàn)在眼前的春光晨色,又點出了送別的時間,還化用白居易“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賦得古原草送別》)的詩意,暗示這生機盎然,給人帶來活力,帶來暖意的芳草,卻挑起了作者無限惜別之意。“暖翠”二字尤其精妙,它從感覺方面把夜雨過后春江兩岸的景色詩情畫意地描寫出來了。而“煙光如洗”二句,承上啟下,進(jìn)一步描寫出江邊晨景。其中前一句寫“煙”,著一“洗”字,現(xiàn)出天空無限凈潔的境界,寫足了“宿雨收晴”之意;后一句寫花,寫一場春雨過后,鮮花盛開,時而輕盈的花瓣隨風(fēng)翩翩起舞,在作者看來,輕盈的花瓣猶如那點點淚珠,灑落地上。“點淚”二字用擬人手法,寓王觀之情于客觀,融惜別之情于春景,不僅烘托出送別的凄清氣氛,也為下面的抒情做好了鋪墊。“清鏡”二句,緊承“飛花點淚”,即景抒情,轉(zhuǎn)入到對年華虛度、功業(yè)無成的憂傷心情的抒寫。“老冉冉其將至兮,恐修名之不立。”(《離騷》)和屈原一樣,作者有感于日月如梭,時不待我,明鏡新添白發(fā),容顏日漸衰老,然而抗金報國的宏愿卻無法實現(xiàn),內(nèi)心充滿憂傷。一個“空”字,就把作者壯志難酬、老而無成的悲憤之情淋漓盡致地刻畫出來了。詞人本是把恢復(fù)中原故土的希望寄托在皇帝身上的,但“天意從來高難問”(《虞美人。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皇帝高高在上,出爾反爾,其意圖令人難以捉摸。更使人難以理解的是他竟重用主和派,排斥抗金志士,這樣就是詞人的宏愿無法實現(xiàn),致使詞人感到老而無成。“新恨”句化用錦城官妓灼灼寄淚的典故,說明近來生活越來越寂寞,越來越孤獨,甚至連一把同情眼淚也無人相送行,使人“新恨”無窮,傾吐了自己世無知己的悲哀。“溪漲”二句又緣情布景,進(jìn)一步寫雨后江天景色。“溪漲岸痕”寫春水之猛,“浪吞沙尾”,寫波浪之高。一“漲”一“吞”,不僅生動地再現(xiàn)了雨后春江波濤洶涌的情景,同時又借物抒懷,暗寓了自己高漲的自傷與傷別的心情。在這里,情與景合而為一,水乳交融,已經(jīng)達(dá)到了渾然難辨的境界。
過片再次借景抒情。“老去情懷”二句,暗示了送別的地點——江樓,以回應(yīng)開頭,同時又形象地刻畫出詞人內(nèi)心無限的悲苦。一個“易醉”,一個“慵遍倚”,里面包含著作者多少難以言說又無處言說的辛酸!“雙鳧人慣風(fēng)流”二句,詞人以高度的熱情贊美了友人胸懷“功名萬里”的報國壯志,同時也把抗金復(fù)國的希望寄托在友人身上。這位友人或許被召入朝,詞人為其送,故化用王橋的典故,稱頌他一貫風(fēng)流倜儻,素有報國立功之志。在這里,慰藉之情與送別之意是融為一體的。最后四句寫送別。“夢想濃妝碧云邊,目斷孤帆夕陽里。”詞人在此展開了豐富而奇妙的聯(lián)想。他告訴友人,此別之后,今日送別的場面將會在他的夢中重現(xiàn),他設(shè)想那時,自己將在碧云深處與濃妝麗人相伴,過清閑的隱居生活,而友人卻被應(yīng)召入朝,自己依依難舍,因而在夕陽西下的時候,佇立江邊,凝望著友人的“孤帆”漸漸地消失在蒼茫的暮色之中,久久不忍離去。這兩句詞,巧妙地化用了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的詩句,而又有所創(chuàng)新,作者再次緣情布景,托物抒懷,通過對夢境的描寫,進(jìn)一步寫自己惜別之情,寄實于虛,虛實相映,更加真切地表達(dá)了詞人對友人的一片深情。煞拍“何時送客,更臨春水”,由今日送別想到來日送別,又由來日送別看見來日相逢,這種深一層的寫法,更加含蓄委婉地寫出詞人無比悲痛的惜別之情。這種寫法,確實“如泉流歸海,回環(huán)通首源流,有盡而不盡之意”。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1306392.html

相關(guān)閱讀:《新唐書?李?傳》閱讀練習(xí)及答案(附譯文)
薛濤《送友人》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閱讀答案附賞析
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閱讀練習(xí)及答案
“錢金玉官松江千總”閱讀答案
寒山《城中蛾眉女》閱讀答案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