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張九齡《賦得自君之出矣》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古詩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賦得自君之出矣
張九齡
自君之出矣,不復理殘機。
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

注:
⑴賦得:凡摘取古人成句為題之詩,題首多冠以“賦得”二字。“自君之出矣”是樂府詩雜曲歌辭名。君之出矣:夫君離家。之,助詞,無實際意義。矣,了。
⑵不復:不再。
⑶理殘機:理會殘破的織布機。
⑷思:思念。
⑸減:減弱,消減。
⑹清輝:指皎潔的月光。

【1】“不復理殘機”描繪了一種怎樣的氣氛?(2分)
【2】詩的三、四句描寫很有特點,請加以賞析?(2分)
參考答案
【1】織機殘破,說明丈夫離家已久,君去機殘,描繪了一種落寞冷清的氛圍。(2分,意對即給分)
【1】運用比喻的修辭,把思婦的思念比作那團團圓月,這圓月在逐漸減弱其清輝,逐漸變成了缺月,從而使思婦的這份思念之情表達得含蓄婉轉(zhuǎn),真摯動人,也使本詩顯得清新可愛。(2分,修辭1分,情感1分,意對即可)


二:
(1)這首詩塑造了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
(2)詩歌的后兩句,詩人采用了哪種修辭方法,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

參考答案
(1)通過“殘機”“滿月”等意象,塑造了一位丈夫久出未歸,百無聊賴、無心勞作、日見憔悴的思婦形象。(意對即可)
(2)比喻。因為日夜思念,容顏憔悴,宛如那圓圓的明月,在一天天的減弱它的清輝,變成了殘月。生動形象,委婉含蓄,真摯動人,美感鮮明。(意對即可)

譯文
丈夫離家遠行而未歸,妻子長時間沒有上機織布了,織機變得殘破無比,卻沒有人修理;女主人日日夜夜思念,容顏都憔悴了,好像那團團圓月,在逐漸減弱清輝,逐漸變成了缺月。

作者
張九齡(678—740),唐朝大臣。字子壽,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guān))人。景龍(唐中宗年號,707—710)初年進士。唐玄宗時歷官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中書令,是唐朝有名的賢相。

賞析:
《賦得自君之出矣》是唐代宰相張九齡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言絕句。這首詩描寫了丈夫遠行的妻子在家中的孤單和對丈夫的思念之情,形象生動,充滿生活氣息。
首句“自君之出矣”,即拈用成句。良人離家遠行而未歸,表明了一個時間概念。良人離家有多久,詩中沒有說,只寫了“不復理殘機”一句,發(fā)人深思:首先,織機殘破,久不修理,表明良人離家已很久,女主人長時間沒有上機織布了;其次,如果說,人去樓空給人以空虛寂寥的感受。那么,君出機殘也同樣使人感到景象殘舊衰颯,氣氛落寞冷清;再次,機上布織來織去,始終未完成,它仿佛在訴說,女主人心神不定,無心織布,內(nèi)心極其不平靜。
以上,是對事情起因的概括介紹,接著,詩人便用比興手法描繪她心靈深處的活動:“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古詩十九首中,以“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行行重行行》)直接描摹思婦的消瘦形象,寫得相當具體突出,而在這里,詩人用皎皎明月象征思婦情操的純潔無邪,忠貞專一。“夜夜減清輝”,寫得既含蓄婉轉(zhuǎn),又真摯動人。比喻美妙貼切,想象新穎獨特,使整首詩顯得清新可愛,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shici/1306394.html

相關(guān)閱讀:《活板》片段閱讀答案
《宋史?張根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王禹?《待漏院記》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醉翁亭記》《岳陽樓記》閱讀答案
史記《高祖本紀》閱讀練習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