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離亭燕》閱讀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古詩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離亭燕【宋】
張?①
一帶江山如畫,風物向秋瀟灑。水浸碧天何處斷?霽色冷光相射。蓼嶼荻花洲,掩映竹籬茅舍。
云際客帆高掛,煙外酒旗低亞②。多少六朝興廢事,盡入漁樵閑話。悵望倚層樓,寒日無言西下。
注:①南宋初人,作者經(jīng)歷宋由盛到衰的時代。此詞為作者退居期間所作。②低亞:低垂。
1.詞上闋寫景運用了哪些手法?對下闋感情抒發(fā)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回答。(6分)
2.下闋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5分)

參考答案
1.(1)先全景勾勒,再具體描繪。(2分)2由遠而近,由江水而江洲。(1分)3動景與靜景互相映照。(1分)整個上闋,寫景層層描繪,從自然界寫到了人家,為下闋抒發(fā)感慨作了鋪墊。(2分)(若答其他,比如比喻、擬人、寓情于景等,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給分)
【解析】詞上闋描繪雨過天晴的秋色里金陵山水的分外明凈而爽朗。先全景勾勒,再具體描繪:前兩句先概括地寫出了金陵山水之美,突出秋日風光的蕭疏明麗,脫塵絕俗的風致。接著四句,具體地描繪了這種特色。詞人的視線隨江水遠眺,天幕低垂,水勢浮空,天水相連,看不到盡頭;近處則是萬里晴空所展現(xiàn)的澄澈之色,江波瀲滟所閃現(xiàn)的凄冷的光,霽色靜止,冷光翻動,動景與靜景互相映照,構(gòu)成一幅綺麗的畫面。此時,詞人視線從江水里移到了江洲上,卻只見密集的蓼荻叢中,隱約地現(xiàn)出了竹籬茅舍。

2.下闋通過懷古,抒發(fā)了作者擔憂時政的惆悵和無人可訴的孤寂之感。(2分)詞人見船帆高掛,煙外酒家旗子低垂,情從景生,金陵陳跡涌上心頭,“盡入漁樵閑話”,透出詞人對時政的隱憂。(1分)詞人悵望倚樓,思前朝往事。凄冷的太陽默然西沉,蒼茫的夜幕將臨,更增加了他的孤寂之感。(2分)


(1)這是一首寫景兼抒懷古詞,請概括其上下片的內(nèi)容。
答:這是一首寫景兼懷古的詞。詞的上片描繪金陵一帶的山水,在雨過天晴的秋色里,顯得分外明凈、爽朗;下片通過懷古,寄托了詞人對六朝興亡的深沉感慨。
(2)詞的開頭“一代江山如畫”,是對金陵一帶全景的鳥瞰,概括地寫出了它的山水之美。詞的上片是怎樣是怎樣一步步描繪出它的山水之美的?
答:“一帶江山如畫”概括地寫出了它的山水之美后,用“風物向秋瀟灑”再次突出了金陵一帶景物 蕭疏明麗而又托塵絕俗的特點。接著“水浸碧天何處斷”具體地描繪了這種特色。遠望天幕低垂,水勢浮空,天水相接,渾然一色,看不到盡頭。近處則是“霽色冷 光相射”萬里晴空所展現(xiàn)的澄澈之色,江波瀲滟所閃現(xiàn)的凄冷之光,動景與靜景互相映照,構(gòu)成一幅綺麗的畫面。接著詞人又把視線從江水利移到了江洲上,卻只見 “蓼嶼荻花洲,掩映竹籬茅舍”密集的蓼荻叢中,隱約地顯出了竹籬茅舍。這樣,從自然界寫到人家,暗暗為下片的抒發(fā)感情做鋪墊。

(3)請簡要分析“悵望倚層樓,寒日無言西下”一句蘊涵著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詩人靠著層樓,面對清秋景象,想到歷朝興廢盡人漁樵閑話,心中不免生出國家興衰的慨嘆和擔憂時政的惆悵之情;(2分)詩人面對清秋寒日西下之景,獨倚層樓,“無言”寂寞,更生出一種無人可訴的孤寂和無奈。(2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shici/1309078.html

相關(guān)閱讀:王禹?《待漏院記》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宋史?張根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史記《高祖本紀》閱讀練習及答案
《活板》片段閱讀答案
《醉翁亭記》《岳陽樓記》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