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休
柴門寂寂黍飯馨,山家煙火春雨晴。
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兒啼索樹上鶯。
①春晚,即晚春,此時正是山家農(nóng)忙春耕季節(jié)。
1.貫休的詩善用疊詞,請你說說頸聯(lián)“蒙蒙”、“泠泠”兩個疊詞妙在哪里。(2分)
2.這首詩寫出了雨后山民怎樣的心情。(2分)
參考答案:
1.(2分): “蒙蒙”,狀雨后庭花宛若披上輕紗、看不分明的情態(tài);“泠泠”,描摹春水流動的聲韻。疊字的運(yùn)用,不僅在造境、繪形、模聲、傳情上各盡其宜,而且聲韻悠揚(yáng),具有民歌的音樂美。
2(2分)表達(dá)了山民雨后放晴忙于春耕的喜悅之情。
賞析
貫休,俗姓張,字德隱,唐末五代著名畫僧、詩僧。
這是一首題壁詩,而承載這首詩歌的是一爿山村的矮墻,晚春時節(jié),詩僧闖入了一個寧靜而生動的山村故事里:一場酣雨剛剛停歇,山村經(jīng)這場雨水的淋洗,是那樣的潔凈清幽。一場春雨過后,不違農(nóng)時的農(nóng)夫自然要搶墑春耕。樹上雨滴還在滴落,屋旁山澗泠泠,屋后一縷炊煙裊裊升起,柴門內(nèi)外飄著飯香。這時,數(shù)只黃鶯在樹枝上跳躍歡唱,引逗得山家孩童站在樹下仰頭伸胳膊跺腳,纏著大人哭鬧著要那黃鶯。多么純美的詩境呀!可以說,“樹上鶯”鮮艷的顏色,美妙的歌唱,使這寂寂的山家這只古樸的粗瓷碗漾滿了生機(jī)。
貫休的詩在語言上善用疊字,四句詩中,疊字三見。“寂寂”,暗示出春雨晴后山家春耕大忙,家家無閑人的特點(diǎn):“蒙蒙”,狀雨后庭花宛若披上輕紗、看不分明的情態(tài):“泠泠”,描摹春水流動的聲韻。這些疊字的運(yùn)用,不僅在造境、繪形、模聲、傳情上各盡其宜,而且聲韻悠揚(yáng),具有民歌的音樂美。在晚唐綺麗纖弱的詩風(fēng)中,這詩給人以清新健美之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1314492.html
相關(guān)閱讀:張耒《春日書事》李彌遜《春日即事》閱讀答案對比賞析
《宋書?何執(zhí)中傳》閱讀練習(xí)及答案【附譯文】
《王華還金》閱讀答案
古代詩歌鑒賞綜合練習(xí)試題及答案(一)
雍陶《題君山》閱讀練習(xí)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