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容月貌,寂寞深宮 ??簡析宮怨詩的抒情方式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詩詞閱讀及答案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清朝學者孫洙編寫的《唐詩三百首》里,“宮怨詩”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李白、王昌齡、顧況、白居易、劉方平、薛逢、杜牧、朱慶余、杜荀鶴等眾多詩人筆下的宮女之怨,都描述得寂寞哀怨,孤苦無助,婉曲感人。以景襯怨,將怨氣、怨情或怨言委婉地表述出來,使詩歌達到一種凄涼無限的藝術境界。

在那種被扭曲的社會里,宮女是毫無身份、地位可言的、不被皇帝寵幸的多余人。因為長得好看,宮女被選舉入宮,伴隨她們的卻是無盡的孤苦和寂寞。唐詩中用景物來展示宮女凄慘內(nèi)心世界的,有以花襯人,有以望月寫情等諸多方式來體現(xiàn)的。

以花襯人寫哀怨:鮮艷的花朵往往是生命與活潑的象征,也是青春活力的征表。殘花敗柳,固然能烘托出宮女的不幸,但鮮花嬌葉,卻也能夠反襯出更凄苦的遭遇。且看唐代詩人劉方平的絕句《春怨》:

春 怨

劉方平

紗窗日落漸黃昏, 金屋無人見淚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 梨花滿地不開門。

這是一首宮怨詩。起句“紗窗日落漸黃昏”,屋內(nèi)的光線隨著紗窗日落、黃昏降臨而越來越昏暗,如李清照《聲聲慢》詞中所說,“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其凄涼況味就更可想而知了!敖鹞轃o人見淚痕”句中的“金屋”,用漢武帝幼小時愿以金屋藏阿嬌的典故,表明所寫之地是與人世隔絕的深宮,所寫之人是幽閉在宮內(nèi)的少女。此句可能有兩重含意:一是其人因孤處一室、無人作伴而不禁下淚;二是其人身在極端孤寂的環(huán)境之中,縱然落淚也無人得見,無人同情。這正是宮人命運之最可悲處。

“寂寞空庭春欲晚”,現(xiàn)在,院中竟寂無一人,又是花事已了的晚春時節(jié)。末句“梨花滿地不開門”,它既直承上句,是“春欲晚”的補充和引伸;也遙應第二句對詩中之人起陪襯作用。使人泣與花落兩相襯映,在花期早已過去的晚春季節(jié),這就更使人感到整個宮院的孤獨寂寞和冷清了,它讓人不禁潸然淚下。美人,就像梨花凋零一般衰敗不堪,其身世是多么可悲,其青春是多么易逝。王昌齡的絕句《春宮怨》一二句“昨夜風開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輪高”及朱慶余絕句《宮中詞》一二句“寂寂花時閉院門,美人相并立瓊軒”也是以花襯人,摹寫宮女愁苦的形象句子。李清照《聲聲慢》詞中以“滿地黃花堆積”,來陪襯“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的詞中人,所采用的手法與這首詩是相同的。

總之整首詩一開頭就使所寫的景物籠罩在暮色之中,為詩篇涂上了一層暗淡的底色,并在這暗淡的底色上襯映以潔白耀目的滿地梨花,從而烘托出了那樣一個特定的環(huán)境氣氛和主人公的傷春情緒,詩篇的色調(diào)與情調(diào)是一致的。此外,“梨花滿地”還象征了詩中人物的命運,作為她的影子來寫。 使詩篇更深曲委婉,味外有味。

以望月寫情:月色是清靜安祥的體現(xiàn),它能影射出一個人寧靜平和的內(nèi)心世界。有月亮的時候,也能令人產(chǎn)生思鄉(xiāng)的念頭。“宮怨詩”中的月色描寫,也包含這些。

玉階怨

李白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玉階怨》,見郭茂倩《樂府詩集》。屬《相和歌?楚調(diào)曲》,與《婕妤怨》、《長信怨》等曲,從古代所存歌辭看,都是專寫“宮怨”的樂曲。

李白的《玉階怨》,雖曲名標有“怨”字,詩作中卻只是背面敷粉,全不見“怨”字。無言獨立階砌,以致冰涼的露水浸濕羅襪;以見夜色之濃,佇待之久,怨情之深!傲_襪”,見人之儀態(tài)、身份,有人有神。夜涼露重,羅襪知寒,不說人而已見人之幽怨如訴。二字似寫實,實用曹子建“凌波微步,羅襪生塵”意境。

怨深,夜深,不禁幽獨之苦,乃由簾外而簾內(nèi),及至下簾之后,反又不忍使明月孤寂。似月憐人,似人憐月;若人不伴月,則又有何物可以伴人?月無言,人也無言。但讀者卻深知人有無限言語,月也解此無限言語,而寫來卻只是一味望月。此不怨之怨所以深于怨也。

“卻下”二字,以虛字傳神,最為詩家秘傳。此一轉(zhuǎn)折,似斷實連;似欲一筆蕩開,推卻愁怨,實則經(jīng)此一轉(zhuǎn),字少情多,直入幽微。卻下,看似無意下簾,而其中卻有無限幽怨。本以夜深、怨深,無可奈何而入室。入室之后,卻又怕隔窗明月照此室內(nèi)幽獨,因而下簾。簾既下矣,卻更難消受此凄苦無眠之夜,于更無可奈何之中,卻更去隔簾望月。此時憂思徘徊,直如李清照“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之紛至沓來,如此情思,乃以“卻下”二字出之。“卻”字直貫下句,意謂:“卻下水晶簾”,“卻去望秋月”,在這兩個動作之間,有許多愁思轉(zhuǎn)折返復,所謂字少情多,以虛字傳神。中國古代詩藝中有“空谷傳音”之法,似當如此。“玲瓏”二字,看似不經(jīng)意之筆,實則極見工力。以月之玲瓏,襯人之幽怨,從反處著筆,全勝正面涂抹。

詩中不見人物姿容與心理狀態(tài),而作者似也無動于衷,只以人物行動見意,引讀者步入詩情之最幽微處,故能不落言筌,為讀者保留想象余地,使詩情無限遼遠,無限幽深。以此見詩家“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真意。以敘人事之筆抒情,恒見,易;以抒情之筆狀人,罕有,難。這首《玉階怨》含思婉轉(zhuǎn),余韻如縷,正是這樣的佳作。

王昌齡的《春宮怨》云:“昨夜風開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輪高。”這就首先給讀者描繪了一幅春意融融、靜默恬靜的淡淡的宮廷風景畫。詩句以桃花來點染心緒,也以月色來暗示心情。這里,觸物起興,暗喻宮女承寵,猶如桃花沾沐雨露之恩,比興兼顧;這里,也將本來毫無高低遠近之分的月亮偏說成“未央殿前月輪高”,只因為那里是新人受寵、舊人遭棄的地方,這正是這個失寵宮女心向往之而不得近的傷心所在,因而她覺得月亮是彼高此低,皇上是彼近此遠。同樣的,李白五絕《玉階怨》一二句言:“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币股、怨深,愁苦更深,幽靜孤獨之情油然而生。宮女、月色,似月憐人,似人憐月;若人不伴月,何以他物伴人?月無言,人也無語。不怨之怨遠深于怨。像顧況的《宮詞》三四句“月殿影開聞夜漏,水精簾卷近秋河”以及杜牧《秋夕》全首詩“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做看牽牛織女星”也是以望月寫傷心之情的絕妙詩句。

“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元稹《行宮》)。唐代詩人善于以花襯情,以望月寫情來描摹宮女的孤獨寂寞、悲傷哀怨的宮廷生活,藝術手法達到了一個巔峰般的境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shici/1320320.html

相關閱讀:從軍北征 閱讀附答案
辛棄疾《玉樓春-風前欲勸春光住》閱讀答案鑒賞賞析試題
黃庭堅《虞美人?宜州見梅作》閱讀答案及賞析
宋詞賞析 周邦彥 訴衷情?出林杏子落金盤
宋詞賞析 程垓 摸魚兒?掩凄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