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
芳樹千株發(fā),搖蕩三陽時。
氣軟來風(fēng)易,枝繁度鳥遲。
春至花如錦,夏近葉成帷。
欲寄邊城客,路遠(yuǎn)誰能持?
[注] ①詩人李爽作此詩時在代州古城(今雁門關(guān)附近)任職。②三陽:早陽、正陽、晚陽。均含陽光明媚、生機勃勃之意。③欲寄邊城客:為倒裝句,即“邊城客欲寄”。
(1)本詩是一首
(2)古人在談到詩歌創(chuàng)作時曾說:“作詩不過情、景二端。”請從“景”與“情”的關(guān)系角度對這首詩作簡要賞析。(5分)
參考答案
(1)思鄉(xiāng)詩(2分,如答借景抒情詩給1分,答山水田園詩、托物言志詩或邊塞詩不給分),古體詩(1分)。
(5分)
(2)此詩以樂景寫哀情,極言春光明媚生機勃勃之景,反襯自己長年漂泊在外思?xì)w不得歸的濃厚悲涼的思鄉(xiāng)之情。(2分)本詩前面六句通過自己細(xì)微觀察,描寫初春之時,芳樹千株競相發(fā)芽的生機勃勃之景,再運用比喻手法,描寫陽春之時鮮花怒放,晚春之時,枝繁葉茂,就連鳥兒也留連在芳樹花叢之間,不愿離開。最后,詩人筆鋒陡轉(zhuǎn),寫出長年漂白在外的邊城游子,想寄平安到家中,可是山長水闊,恐怕這份思鄉(xiāng)之情也無法到達(dá)。詩人極力渲染春光明媚,芳樹蓬勃生機之景,而在這物候變化中,作者體會到的是這美好春光又將過去,而自己卻依然漂泊在外的思鄉(xiāng)的痛苦傷感之情。詩人以客觀景物與主觀感受的不同來對照反襯詩人鄉(xiāng)思之深厚,別具韻致。(3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1321858.html
相關(guān)閱讀:徐積《漁父樂》閱讀答案及賞析
秦觀、李清照《減字木蘭花》閱讀答案對比賞析
李清照《玉樓春(紅酥肯放瓊苞碎)》閱讀練習(xí)及答案
熱愛自然類古詩鑒賞試題及答案
《桃花源記》《乙亥北行蜀記》比較閱讀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