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習方法!

《元史?申屠致遠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古詩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申屠致遠,字大用,其先汴人。金末從其父義徙居?xùn)|平之壽張。致遠肄業(yè)府學,與李謙、孟祺等齊名。世祖南征,薦為經(jīng)略司知事,軍中機務(wù),多所謀畫。
師還,至隨州,所俘男女,致遠悉縱遣之。至元十年,御史臺辟為掾,不就。宋平,焦友直、楊居寬宣慰兩浙,舉為都事,首言:“宋圖籍宜上之朝;江南學田,當仍以贍學!毙惺闹。臨安改為杭州,遷總管府推官。宋駙馬楊鎮(zhèn)從子?節(jié),家富于貲,守藏吏姚溶竊其銀,懼事覺,誣?節(jié)陰與宋廣、益二王通,有司榜笞,誣服,獄具。致遠讞之,得其情,溶服辜,?節(jié)以賄為謝,致遠怒絕之。
杭人金淵者,欲冒籍為儒,儒學教授彭宏不從,淵誣宏作詩有異志。致遠察其情,執(zhí)淵窮詰,罪之。屬縣械反者十七人,訊之,蓋因寇作,以兵自衛(wèi),實非反者,皆得釋。改壽昌府判官。時寇盜竊發(fā),加之造征日本戰(zhàn)船,遠近騷然,致遠設(shè)施有方,眾賴以安。
二十年,拜江南行臺監(jiān)察御史。江淮行省宣使郄顯、李兼訴平章忙兀臺不法,有詔勿問,仍以顯等付忙兀臺鞫之,系于獄,必抵以死。致遠知其冤狀,將縱之,忙兀臺脅之以勢,致遠不為動,親脫顯等械,使從軍自贖。桑哥當國,治書侍御史陳天祥使至湖廣,劾平章,桑哥摘其疏中語,誣以不道,奏遣使往訊之,天祥就逮。時行臺遣御史按部湖廣,咸憚之,莫敢往,致遠慨然請行。比至,累章極論之。桑哥方促定天祥罪,會致遠章上,桑哥氣沮。轉(zhuǎn)運使盧世榮榷茶牟利,致遠并劾之。又言日本不可涉海遠征徒費中國銓選限以南北優(yōu)苦不均宜考其殿最量地遠近定為立制則銓衡平而吏弊革。致遠清修苦節(jié),恥事權(quán)貴,聚書萬卷,名曰墨莊。家無余產(chǎn),教諸子如師友。
(選自《元史?列傳第五十七》,有刪節(jié))
10.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 又言日本不可涉海遠征/徒費中國/銓選限以南北/優(yōu)苦不均/宜考其殿最量/地遠近定為立制/則銓衡平而吏弊革
B. 又言日本不可涉海/遠征徒費中國/銓選限以南北/優(yōu)苦不均/宜考其殿最/量地遠近/定為立制/則銓衡平而吏弊革
C. 又言日本不可涉海遠征/徒費中國/銓選限以南北/優(yōu)苦不均/宜考其殿最/量地遠近/定為立制/則銓衡平而吏弊革
D. 又言日本不可涉海/遠征徒費中國/銓選限以南北/優(yōu)苦不均/宜考其殿最量/地遠近定為立制/則銓衡平而吏弊革
11.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學田”指古代朝廷或地方政府撥給學生的公田,是我國封建社會學校教育的經(jīng)濟支柱。
B. “從子”這一親屬稱謂始見于《后漢書》,唐宋時開始將親兄弟之子稱作從子,意同于“侄”。
C. “教授”指古時設(shè)置在中央學府主管學務(wù)的官員,是講解經(jīng)義、掌管學校課試的文職官。
D. “榷茶”指政府對茶葉所實施的課稅、管制等措施,是我國唐以后的一種茶葉專賣制度。
12.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申屠致遠備受重用,為政有方。元世祖南征時,軍中的機要事務(wù),大多由他謀劃;擔任壽昌府判官時,他布置得法,民眾得以安定。
B. 申屠致遠明察秋毫,斷案公正。任杭州總管府推官時,為屈打成招的楊?節(jié)平反昭雪,使誣陷彭宏有謀反之心的金淵受到應(yīng)有的懲罰。
C. 申屠致遠為人正直,不懼權(quán)貴。忙兀臺要置彈劾他不守法紀的郄顯等人于死地,致遠不懼怕威脅,解開他們的囚具,讓其充軍贖罪。
D. 申屠致遠為人勇敢,敢于斗爭。陳天祥被捕后,大家都不敢前往湖廣巡視,致遠慨然請行,和桑哥進行面對面的斗爭并取得了勝利。
13.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致遠讞之,得其情,溶服辜,?節(jié)以賄為謝,致遠怒絕之。
(2)屬縣械反者十七人,訊之,蓋因寇作,以兵自衛(wèi),實非反者,皆得釋。
【答案】
10. C 11. C 12. D
13. (1)致遠讞之,得其情,溶服辜,?節(jié)以賄為謝,致遠怒絕之。
(2)屬縣械反者十七人,訊之,蓋因寇作,以兵自衛(wèi),實非反者,皆得釋。
【解析】
10. 試題分析:此題考核文言斷句的能力,答題時注意一些常見的句尾、句首標志性的詞語,句子結(jié)構(gòu)的對稱,文中詞語充當?shù)某煞,句子成分的省略,敘事?nèi)容的變化等。句中“涉海遠征”是前句的謂語,后面斷開;“考”的賓語是“其殿最”不要斷開。
點睛:文言斷句的題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見的標志性的虛詞,注意結(jié)構(gòu)的對稱,這是基礎(chǔ),其次注意斷句題大多集中在對人稱的轉(zhuǎn)換和在句中充當?shù)某煞值目己,還要注意一個事件不要強行斷開,不然句子就會支離破碎,相反兩個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斷開。選擇題答題時注意選項的對比,然后結(jié)合文意進行分析。
11. 試題分析:此題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文化常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稱謂、官職的變遷、建筑的名稱、年號、謚號、廟號、一些文書的名稱、官場的一些禮節(jié)、朝廷的一些機構(gòu)、典章制度、行政區(qū)劃、還有一些避諱的說法等。平時注意積累,尤其是課本的注釋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答題時還要注意集合語境的含義作答。題中C項,“教授”指古時設(shè)置在地方官學中的學官。
12. 試題分析:這是一道考核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題目,答題時注意對讀選項和原文,尋找時間、地點、人物、時間、手法以及重點詞句的翻譯上的錯誤,題中D 項,“進行面對面的斗爭”錯。申屠致遠是屢次上奏章極力為陳天祥爭論,并沒有“面對面的斗爭”。
13. 試題分析: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譯文中句子的題目,答題時注意直譯,重點注意句中重點實詞、虛詞、活用和句式的翻譯。此題注意,讞:審議;辜:服罪;賄:財物;絕:拒絕;械:逮捕;蓋:原來。
參考譯文:
申屠致遠,字大用,他的祖先是汴梁人。金朝末年跟隨他的父親申屠義遷居?xùn)|平的壽張。致遠在府學進修學業(yè),和李謙、孟祺等人齊名。世祖南征,(申屠致遠)被推薦擔任經(jīng)略司知事,軍中的機要事務(wù),大多由他謀劃。
軍隊返回,到達隨州,所俘獲的男女,申屠致遠全部釋放了他們。至元十年,御史臺征召他擔任掾吏,(申屠致遠)沒有赴任。南宋被平定后,焦友直、楊居寬任兩浙宣慰使,推薦他做都事,(申屠致遠)首先建議:“宋朝的圖書文集應(yīng)上繳朝廷;江南的學田,應(yīng)仍舊用來供應(yīng)學校!毙惺÷爮牧怂慕ㄗh。臨安改為杭州,(申屠致遠)升任總管府推官。宋朝駙馬楊鎮(zhèn)的侄子楊?節(jié),家中很有錢,看守錢財?shù)男±粢θ芡盗怂你y子,怕事情被發(fā)覺,就誣陷楊?節(jié)暗中和宋朝的廣、益二王勾結(jié),官吏拷打,楊?節(jié)無辜服罪,案子已定。申屠致遠審議此案,得知實情,姚溶服罪,楊?節(jié)拿財物作為酬謝,申屠致遠生氣地拒絕了他。
杭州有個叫金淵的人,想假冒籍貫作儒生,儒學教授彭宏不同意,金淵誣陷彭宏作詩有反叛之心。申屠致遠察知其中實情,拘捕金淵極力審問,判了他的罪。屬縣中逮捕了十七個謀反的人,(申屠致遠)審問他們,原來是因強盜興起,他們拿兵器自衛(wèi),實際不是謀反的人,都獲得了釋放。改任壽昌府判官。當時敵寇盜賊暗中興起,加上建造攻打日本的戰(zhàn)船,遠近民眾騷動,申屠致遠布置得法,百姓賴以安定下來。
至元二十年,(申屠致遠)拜任江南行臺監(jiān)察御史。江淮行省宣使郄顯、李兼控告平章忙兀臺不守法,皇上下詔不讓追問,并把郄顯等人交給忙兀臺審訊,(郄顯等人)被關(guān)在獄中,(忙兀臺)一定要置他們于死地。申屠致遠知道他們的冤情,要放了他們,忙兀臺以權(quán)勢逼迫他,申屠致遠不為所動,親自解開郄顯等人的囚具,讓他們充軍贖罪。桑哥當權(quán)時,治書侍御吏陳天祥被派到湖廣,彈劾平章,桑哥摘錄他奏疏中的話,誣陷他大逆不道,奏請派使者前往審訊他,陳天祥被捕。當時行臺要派御吏到湖廣巡查屬部,大家都怕桑哥,沒有人敢去,申屠致遠慷慨激昂地請求前往。等到了后,屢次上奏章極力爭論。桑哥正催促定陳天祥的罪,恰逢申屠致遠的奏章呈上,桑哥氣焰受阻。轉(zhuǎn)運使盧世榮征收茶稅牟取暴利,申屠致遠彈劾他。他又說不能跨海遠征日本,白白消耗國力;選拔人才以南北為限,苦樂不均,應(yīng)考核他們的優(yōu)劣,考慮地區(qū)的遠近,定為制度,這樣選拔人才就能公平而官場弊端也能革除。申屠致遠清心修持,堅守名節(jié),以侍奉權(quán)貴為恥,藏書萬卷,取名墨莊。家中沒有多余的財產(chǎn),教育孩子如同師友一般。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1321873.html

相關(guān)閱讀:朱敦儒《減字木蘭花(劉郎已老)》閱讀練習及答案
山水田園詩鑒賞方法及試題解答(上)
王士?《大風渡江四首(選一)》閱讀答案
吳鎮(zhèn)《[南呂]金字經(jīng)?梅邊》閱讀答案賞析
《史記?儒林列傳?伏生者》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