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隋書?劉方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古詩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劉方,京兆長安人也。性剛決,有膽氣。仕周承御上士,尋以戰(zhàn)功拜上儀同。高祖為丞相,方從韋孝寬破尉迥于相州,以功加開府,賜爵河陰縣侯,邑八百戶。高祖受禪,進爵為公。仁壽中,會交州俚人李佛子作亂,據(jù)越王故城,左仆射楊素言方有將帥之略,薦之,上于是詔方為交州道行軍總管,統(tǒng)二十七營而進。方法令嚴肅,軍容齊整,有犯禁者,造次斬之。然仁而愛士,有疾病者,親自撫養(yǎng)。長史敬德亮從軍至尹州,疾甚,不能進,留之州館。分別之際,方哀其危篤,流涕嗚咽,感動行路。其有威惠如此,論者稱為良將。至都隆嶺,遇賊二千余人來犯官軍,方遣營主宋纂、何貴、嚴愿等擊破之。進兵臨佛子,先令人諭以禍福,佛子懼而降,送于京師。其有桀黠者,恐于后為亂,皆斬之。尋授歡州道行軍總管,以尚書右丞李綱為司馬,經(jīng)略林邑。方遣欽州刺史寧長真、歡州刺史李暈、上開府秦雄以步騎出越常,方親率大軍舟師趣比景。高祖崩,煬帝即位,大業(yè)元年正月,軍至海口。林邑王梵志遣兵守險,方擊走之。三月,師次?黎江,賊據(jù)南岸立柵,方盛陳旗幟,擊金鼓,賊懼而潰。既渡江行三十里賊乘巨象四面而至方以弩射象象中創(chuàng)卻蹂其陣賊軍潰不可收俘馘萬計。于是濟區(qū)粟,度六里,進至大緣江,賊據(jù)險為?,又擊破之。四月,師至林邑國都。林邑王梵志棄城奔海,方刻石紀功而還。道遠無輟,士卒腳腫,死者十四五。方在道遇患而卒,帝甚傷惜之,乃下詔,贈上柱國、盧國公。
(選自《隋書?劉方傳》有刪改)
10.下列對文中畫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既渡江/行三十里/賊乘巨象/四面而至/方以弩射象/象中創(chuàng)/卻蹂其陣賊/軍潰不可收/俘馘萬計/
B.既渡江/行三十里/賊乘巨象四/面而至方/以弩射象/象中創(chuàng)/卻蹂其陣/賊軍潰不可收/俘馘萬計/
C.既渡江/行三十里/賊乘巨象/四面而至/方以弩射象/象中創(chuàng)/卻蹂其陣/賊軍潰不可收/俘馘萬計/
D.既渡江/行三十里/賊乘巨象/四面而至/方以弩射象/象中創(chuàng)/卻蹂其陣/賊軍潰不可/收俘馘萬計/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侯,古代爵位之一。古代爵位可分為公、候、伯、子、男。秦漢以后“侯”是僅次于“王”的爵位。
B.受禪,指王朝更迭,新皇帝接受舊帝讓給的帝位。后世曾有權(quán)臣以禪讓之名來奪取皇權(quán)。
C.仆射,官名。泰開始設(shè)置,以善射者掌事,故稱仆射!捌蜕洹边@一官名一直沿用到清末。
D.上柱國,古代官職。起源于春秋時期,為軍事武裝的高級統(tǒng)帥。唐以后逐漸成為戰(zhàn)功卓著者的榮譽稱號。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劉方剛毅果斷,得以軍功封爵。?祖時劉方南征交州,對待敵人或招降或斬殺,在平定李佛子和林邑國國王叛亂后,被朝廷追贈封為盧國公。
B.劉方軍紀嚴明,帶兵有威有恩。劉方軍令嚴明,軍容齊整,有違犯軍令的人必被斬首;同時又對士卒仁慈愛護,士兵患有病他也親自撫慰關(guān)照。
C.劉方方略得當,能以曉諭降敵。隋軍至都隆嶺,遇賊兵來犯,劉方遣將擊破,大軍逼近李佛子大營時,先派人向李佛子陳述利害,致其恐懼投降。
D.劉方林邑征戰(zhàn),士卒傷亡巨大。劉方南征林邑,異常艱苦,終刻石紀功而返,但由于長途跋涉,連日行軍,士兵腳都走壞,死去的人達十之四五。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分別之際,方哀其危篤,流涕嗚咽,感動行路。
(2)師次?黎江,賊據(jù)南岸立柵,方盛陳旗幟,擊金鼓,賊懼而潰。
答案:
10.C
11.C(“一直沿用到清末”錯,至元后不再有這一官名。)
12.A(“被朝廷追贈封為盧國公”錯誤)
13.(1)分別的時候,劉方見其病情危重而哀傷,嗚咽流淚,過路之人都為之感動。(“哀”“篤”“行路”任譯出兩點給2分,句意完整通順3分)
(2)劉方軍隊駐扎?黎江,林邑軍(賊兵)在南岸建立柵欄據(jù)守,劉方大張旗幟,擊鼓而進,林邑軍(賊兵)恐懼而潰逃。(“次”“盛陳”“潰”任譯出兩點給2分,句意完整通順3分)
譯文:
劉方,京兆長安人。劉方性剛毅果斷,有膽識氣魄。北周時任承御上士,不久因戰(zhàn)功拜上儀同。高祖楊堅任丞相時,劉方隨韋孝寬在相州平定了尉遲迥的叛亂。因功加開府,賜爵河陰縣侯,邑八百戶。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高祖楊堅受禪登基,是為隋文帝,劉方進爵為公。仁壽二年(602年),交趾(郡治宋平,今越南河內(nèi))俚人(古族名,主要分布在廣東西南沿海及廣西東南等隋朝地)首領(lǐng)李佛子叛亂,占據(jù)越王故城。左仆射楊素知道劉方有將帥之才,在楊素的推薦下,隋文帝詔命劉方為交州道行軍總管,率二十七營隋軍前去平叛。劉方軍令嚴明整肅,軍容齊整,有違犯軍令的人必被斬首;同時又對士卒仁慈愛護,士兵患病他親自撫慰關(guān)照。時長史敬德亮隨軍行至尹州,病重不前行,留在州館。分別之時候,劉方見其病情危重而哀傷,嗚咽哭泣流淚,過路之人都為之感動。劉方有這樣的官威和仁惠,議論的人都稱贊他是良將。隋軍進至都隆嶺,遇賊兵2000余人前來進犯,劉方派營主宋纂、何貴、嚴愿等擊破賊兵。隋軍繼續(xù)前進,逼近李佛子大營時,劉方先派人向李佛子陳述利害,李佛子因恐懼而投降,被執(zhí)送長安。其中一些桀黠之徒,劉方恐其將來叛亂,全都斬殺了。不久,隋煬帝委任劉方為歡州道行軍總管,以尚書右丞李綱為司馬,經(jīng)營林邑。劉方派欽州刺史寧長真、歡州刺史李暈、上開府秦雄等率步、騎兵萬余出越常(今越南宜春至海萬霎間),自己親率主力乘舟船開赴比景(今越南南部)。高祖駕崩,煬帝即位,大業(yè)元年正月,軍至?冢忠厝牒L帲。林邑國國王梵志派兵據(jù)險抵抗,被劉方軍擊跑。三月,劉方軍隊駐扎?黎江,林邑軍(賊兵)在南岸建立柵欄據(jù)守,劉方大張旗幟,擊鼓而進,林邑軍(賊兵)恐懼而潰逃。劉方指揮部隊南渡?黎江后,行軍三十里,林邑軍乘巨象由四面合圍。劉方派兵用弩射大象,象中箭創(chuàng)傷,象返走于陣中逃竄,林邑軍潰亂不可收拾,被俘萬人。于是劉方率軍渡過區(qū)粟、六里,進至大緣江,林邑軍據(jù)險為柵,又被劉方擊破。四月,大軍來到林邑國都。林邑國王梵志放棄國都逃入海島,劉方刻石紀功然后班師還朝。由于長途跋涉,連日行軍,士兵腫足,死了十之四五的士兵,劉方也染疾,在途中病逝。隋煬帝聞訊后非常悲傷,下詔書,追贈劉方為上柱國、盧國公。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1323496.html

相關(guān)閱讀:《史記?韓安國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晏子使楚》閱讀練習及答案
劉過《賀新郎》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賞析)
《岳陽樓記》(最后一段)“范文正公,蘇州人”比較閱讀答案
萬俟詠《長相思?雨》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