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禹圭
長江浩浩西來,水面云山,山上樓臺。山水相連,樓臺相對,天與安排。
詩句成風煙動色,酒杯傾天地忘懷。醉眼睜開,遙望蓬萊。一半兒云遮,一半兒煙霾。
注釋:
①金山寺:在江蘇鎮(zhèn)江市西北的金山上,為東晉時所建。
②云山:形容山勢高峻,云煙繚繞。詩句就:意為詩句吟成。
③天與安排:上天給(我們)安排好的。與,給,替。
④天地忘懷:忘記天地間一切事物和所有憂愁。
⑤蓬萊:《漢書·郊祀志》:“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傳在渤海中。”后因以泛指想象中的仙境。這里當指金山寺的蓬萊宮。
前兩句使用了什么手法來表現(xiàn)金山寺?請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
前兩句通過側面烘托、以動襯靜等手法來表現(xiàn)金山寺的高大、壯觀。第一句用“浩浩西來”的長江作為背景,以動襯靜,渲染金山寺的雄偉壯觀;第二句,用“云山”,即云霧繚繞的山來側面烘托金山寺的高聳入云。
解析:注意分析“長江”“云山”等詞。第一句用浩大長江的動態(tài)襯托金山寺的安寧,第二句用“云山”烘托金山寺的高大巍峨等
參考譯文
長江水浩浩蕩蕩從西面涌來,水面上矗起云山,云山上簇擁樓臺。云和水相輝耀,樓與臺相掩映,天造地設巧安排。對著大好云山秀美景色吟成新詩句,對著浩翰天地傾杯酣飲忘去愁懷。睜開醉眼,遠望蓬萊仙島:一半被煙靄遮斷,一半被云彩掩埋。
賞析
金山寺在鎮(zhèn)江市西北,這首曲當是趙禹圭任鎮(zhèn)江府判時作的,可謂胸襟萬里,氣象斐然,有如仙境。《中原音韻》的作者,也是元代散曲作家的周德清說“此詞稱賞者眾”,可見在當時就獲得好評。曲子起句寫長江浩渺,氣勢磅礴,視野開闊;接著寫水面上飄浮的“云山”,山上的亭臺樓閣,都倒映在水中,清澄明麗,搖曳生輝。這自然造化的美景令人陶醉,令詩人的酒興詩情齊發(fā)。“云山動色”,“天地忘懷”,表現(xiàn)了作者豪邁的氣概和開闊的胸懷。當他睜開醉眼時,眼前又是另外一番景色:云遮霧障,縹縹緲緲,就像是那傳說中的海上蓬萊仙境一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1325143.html
相關閱讀:《竊讀書》同步練習題及閱讀答案
王維《曉行巴峽》閱讀練習及答案
薩都剌《過李陵臺》閱讀練習及答案
徐璣《新涼》閱讀理解及答案
《四知》閱讀訓練及參考答案